歐洲最發達的國家——德國,為何沒有出現世界級“大城市”?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世界貿易大國,經濟實力超過英法等國,英、法有倫敦、巴黎等特大城市,德國城市化率超過90%,經濟又如此發達,為何沒有一座世界級的大城市呢?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邊鄰國眾多,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德國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丘陵、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

德國領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聞名全球。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如奔馳、寶馬、奧迪、大眾、保時捷都位於德國。2018年,德國GDP總計達3.997萬億美元,人均GDP4.8萬美元。其GDP高居歐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作為早期的工業化強國,德國城市化水平一直比較高。城鎮化水平超過90%。德國與同為西歐國家的英國、法國相比,倫敦、巴黎作為世界級城市,人口均在1200萬以上,分別佔全國總人口的19.2%、18.2%。而德國第一大城市柏林僅有440萬,佔總人口的比例僅為5.44%。

德國的城市數量多,且分佈較為均勻,單個城市的人口規模相對較小。雖然德國沒有超大規模的一線城市,但擁有眾多小而強的世界一流城市,法蘭克福、慕尼黑、漢堡、科隆、斯圖加特等,城市體量都不大,但都具備世界級的影響力。

德國城市人口上100萬的有11個,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首都柏林,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人口達到了400多萬。是 其次是漢堡,人口有300萬,慕尼黑和法蘭克福人口在200萬以上,超過10萬居民的城市有80個。中小城市的普遍繁榮,讓德國呈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氣質。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德國沒有出現大城市呢?


德國城市群的均衡發展,源於其地理、政治、歷史多方面的因素。德國除了靠近阿爾卑斯山脈的小部分地區,大部分地帶均為平原地貌,有利於城市均衡發展。此外,德國的主要河流包括西部的萊茵河、東部的易北河和南部的多瑙河,這三條河流的輻射區域基本把德國的領土覆蓋完了,打開地圖就能能看出德國城市的分佈與河流息息相關,

在歷史上,德國曾經歷過“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帝國由數百個獨立的邦國組成,其中包括侯國、公國、郡縣和自由城市等。各地基本處於自治狀態,每個邦國的最大城市都可以算是一個小的經濟中心。經過幾百上千年的發展,德國每個城市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產業基礎,人口分佈相對分散。

此外,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由於德國城市之間交通設施完善,各個城市的基礎設施水平比較均衡。德國各大中小城市之間以及城鄉之間在基礎設施、工作機會、就醫條件等幾乎無差異,醫院、學校、購物場所等一應俱全。所以,德國人對於居住地有足夠多的選擇,中小城鎮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很多德國的大企業就紮根在小城市中,例如,奧迪、大眾等享譽世界的汽車公司,就在一個很小的城鎮上。德國城市在很多方面實現了"平衡",這些小城鎮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定位,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力。中小城市的繁榮,為德國經濟的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