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咸陽旬邑的花子饃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風俗習慣形成了各地方獨特的地域性文化,體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渭北旬邑自古以麵食為主,饃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以旬邑特產花子饃最為有名。

來看!咸陽旬邑的花子饃

花子饃初看好像並蒂綻放的花朵,故名“花子”。寓意有花必有果,花開成實,勞有所成,表達了人們對幸福勞動和美好生活的讚美。
再看花子饃又酷似一顆心。寓意人們在勞動生活中團結一心,休慼與共,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民以食為天,勞動的果實自然是用來祭祀祖先和上蒼的最好貢品,也是人們禮尚往來,相互饋贈的珍貴禮物。在旬邑鄉村,花子饃是禮饃,在宴席上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婚喪嫁娶,花子饃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食。家中過事,頭件大事先要安排專人蒸花子饃,因為饃蒸得好不好,影響整個宴席質量。

來看!咸陽旬邑的花子饃

從淘麥、晾曬到磨面,從和麵、餳面、揉麵,使鹼到火候的把握,蒸出暄軟白淨的花子饃,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讓來賀禮幫忙的親朋好友吃飽喝足,也體現出事主的誠意。一盤花子饃端上桌,熱氣騰騰,爨香撲鼻,像一顆顆誠摯的心,是事主人家的真心、誠心和感恩之心。

來看!咸陽旬邑的花子饃

花子饃看起來是分開的兩朵花,合起來看又像一顆心。這來自人們對淳樸生活的感悟:看待花子饃眼光的分分合合,其實是做它、吃它的人那顆心的分分合合。眾人分心,離心背德,則為二心。心意相合了,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花子饃在人們的飲食文化中逐漸有了特定的文化內涵——為人處世相待以禮,相知於心。

來看!咸陽旬邑的花子饃

據說花子饃起源於周,流傳至今。它所蘊含的詩禮文化,由古老先民的隆重祭祀,到逐漸深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細節,滴灌著我們的精神血脈,成為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