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電影狂潮裡幾乎沒有美國大片笑傲群雄的地位

2007/4/13 80年代觀影記


1980年代,電影狂潮裡幾乎沒有美國大片笑傲群雄的地位


“文革”結束後的70年代末期飢不擇食,什麼“復映片”、“進口片”、“國產新片”片片都熱,中華、思明、開明電影院一路問去,門口總是雲集著那麼多等退票的影迷。但到了80年代那種瘋狂看電影的熱情有了明顯的降溫,老電影已經漸漸淡出,層出不窮的新片子也開始不是每片必看了,儘管看電影仍然是國人娛樂生活的首選,但人們開始比較有選擇地挑著看,中國影院享有著電視普及前夕最後的輝煌。

現在回憶起來,整個80年代,我們的影壇幾乎沒有美國片的地位,可能其中有經濟原因,國家買不起大片,有點印象就是《第一滴血》和《超人》。但那時中國影院可謂群雄崛起的戰國時代:隨便一個國家的好片,都可以一屁股坐在好來塢票房的頭上:法國《最後一班地鐵》、墨西哥《葉塞尼亞》、日本《人證》、奧地利《希西公主》、埃及《走向深淵》、西德《英俊少年》……片片讓我津津樂道,如數家珍,那是影迷與佳片的戀愛啊!但最精彩的是英國動作片,《女英烈傳》原聲片是我們廈大學生的聽力教材,百聽不厭:那人性人情,女性溫存中的勇敢,不露聲色卻入心入肺!最為激動人心的是《卡桑德拉大橋》,廈門首映時我還在讀大三,居然是一大早翹課去“中華”看的,這樣好看的電影只有早場有票,下午和晚上絕對一票難求!此外像《39級臺階》、《海狼》、《尼羅河上的慘案》、《苦海餘生》、《野鵝敢死隊》等,它們在扣人心絃的情節中依然強化了對人性的刻畫,每部極為耐看耐聽,如今每每在電視轉換中不期而遇,仍忍不住雙眼發直。就是這個時期,讓我心靈深處有了“英國情結”:每一部都如一個緊握的拳頭,象形之下,美國片很熱鬧,卻鬆鬆垮垮的,對白只有高小文化,!

正是有了這麼多的外國好片,因此我對國產片就越發挑剔,整個80年代,數百部二三流的片子充斥著銀幕,中國坐失了這個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穿行在記憶中的好像就只有一些可以回味的插曲:《歸心似箭》、《淚痕》、《帶手銬的旅客》、《紅牡丹》……現在值得重溫的畫面似乎就只有清雅自然的《城南舊事》,她以抒情散文的手法,展示老百姓的善良,那雙小姑娘水靈靈的眼睛,才有穿越時空的魅力。

那時我看電影還殘留著老影迷的“一事能狂”:1984年11月5日中央電視臺播映久違的蘇聯新片《這裡黎明靜悄悄》(只在電視臺播,不能在影院映)。我是從小(50年代)看蘇聯電影集藏蘇聯郵票長大的,由於中蘇吵架,從60年代中期到1984年已經整整20年沒有看過一部蘇聯新片,但單位有急事要我出差北京,結果我半路毅然放棄臥鋪,在杭州下車,於車站的“鐵路工人俱樂部”看了電影的播映,然後半夜三更再換車站票繼續行程。但隨後陸續進口的蘇聯片已經不行了,一個行將解體的大國在銀幕上氣數已盡。

1980年代,電影狂潮裡幾乎沒有美國大片笑傲群雄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