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故事】揭開涅槃窟的神祕面紗

從敦煌第158窟涅槃圖像看,割耳剺面雖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一種葬俗,但在隋唐時期已為漢人社會所熟知和接受,同時也發展出明志取信、訴冤、請願等新的功能。至於刺心剖腹,作為一種自殺方式雖在西漢以後很少被人採用,但到隋唐時期此風又盛,這與此期大量來華的粟特人所傳之祆教法術有關。敦煌第158窟涅槃壁畫中出現刺心剖腹圖像,則是吐蕃佔領時期敦煌粟特人改信佛教的真實反映。由於這兩種風俗與漢族社會的倫理觀念相沖突,遂一再遭到國家的禁止。


各國王子舉哀


根據學者的研究,涅槃圖像最早產生於公元二世紀的印度犍陀羅藝術中,中國境內最早見於連雲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及新疆克孜爾石窟,在敦煌則始見於北周建平公於義開鑿的第428窟,隋唐時期涅槃圖像獲得巨大發展,到歸義軍時絕跡。第158窟是開鑿於吐蕃統治晚期的前段,在西夏時重修的一個繪塑合一的洞窟。除西壁佛壇上長達15.6米的釋迦涅槃塑像外,最引人注目者莫過於北壁涅槃變壁畫中的各國王子舉哀圖。

整個畫面表現了在俗信徒因得知釋迦入滅而極度悲痛的場景,可以看到,如同吐蕃佔領時期的其他壁畫一樣,畫面最前列站著吐蕃贊普。其右側為一漢裝帝王,頭戴冕旒,身穿大袖裙襦,由二宮女攙扶,做痛哭狀。其他十三人都為中亞或西域的王者裝束,其中一人右手持小刀割自己左耳;左側一人手持雙刀,刺向自己袒露的前胸;在他們的前面有一人,左手捏鼻,右手持刀切割;其左側一人裸上身,手持長劍刺入自己的心臟。哀悼場景極其慘烈。


【敦煌壁畫故事】揭開涅槃窟的神秘面紗


割耳剺面

割耳剺面原是北方歐亞草原各遊牧民族中盛行的喪葬習俗,《東觀漢記》載:“耿秉為徵西將軍,鎮撫單于以下,及薨,賜朱棺玉衣。南單于舉國發哀,剺面流血。”這恐怕是現存漢文史料中最早的記錄了。匈奴之後,氐羌、契胡、突厥、車師、粟特、鐵勒乃至後來的蒙古、女真等民族皆有此俗。

這一習俗在民族交流與融合達到較高水平的唐代社會屢見不鮮,如唐太宗崩時,“四夷之人入仕於朝及來朝貢者數百人,聞喪皆痛哭,剪髮、剺面、割耳,流血灑地。”這不禁使我們想起第158窟壁畫中佛陀入滅,各國王子悲痛欲絕的畫面。

在西域文化史上,割耳剺面之俗還用於表現送別的悲傷和訟冤的悲憤,顯示了胡俗文化內涵的多樣性。其實還不止於此,此舉還表現在為了明志。

【敦煌壁畫故事】揭開涅槃窟的神秘面紗


刺心剖腹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圖像中出現的刺心剖腹形象,研究人員認為其與吐蕃民族類似的哀悼習俗有密切關係,但也不得不承認,吐蕃的葬俗乃是用刀鋸腦、以木刺肋,這與用刀剖胸、以劍刺心有所區別。那麼它究竟是何來歷?

與割耳剺面不同,刺心剖腹的行為實際上並不是葬俗。早在西漢時,它就曾作為一種自殺方式而出現,南陽出土的畫像石對此提供了圖像學的證據。研究者認為,這兩幅圖表現的都是《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的聶政刺殺俠累後自殺的故事。在這兩幅圖中,聶政均右袒,露出胸腹,左手掀衣,右手持劍刺入腹中。漢代的自殺現象類似中世紀和近代日本武士的切腹,採用這種方式自殺已漸成絕響。事實上,這種方式在東漢後並未斷絕,到隋唐時期又頻現於史籍之中。

【敦煌壁畫故事】揭開涅槃窟的神秘面紗


割耳訴冤之事屢禁不止


割耳剺面與刺心剖腹這樣以殘毀自己身體來表達激烈情感,並以之作為實現自身特殊目的之工具的胡俗,是與儒家“孝”的傳統嚴重衝突的。在唐代,它們極大衝擊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合毀傷”的古訓,從而為一些漢人所接受和採用,其廣泛影響甚至還引起了朝廷的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割耳明志之風早在隋與唐初就影響了以禮法名世的山東士族,如鄭善果之母清河崔氏,年二十而寡,其父強迫她再嫁,她抱著善果誓曰:“婦人無再見男子之義,且鄭君雖死,幸有此兒,棄兒為不慈,背死為無禮,寧當割耳截髮以明素心,違禮滅慈,非敢聞命!”也有普通民女截耳自信。

很明顯,自毀身體雖為儒家經典和國家律令所共同禁止,而國家法令似乎也並未被認真執行,以致割耳訴冤之事屢禁不止。

事實上,其屢禁不止正表明,這種習俗對於黑暗的司法不失為一種無可奈何的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