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魯迅,中國近代文壇的奠基者、文學巨匠,被譽為“精神世界的戰士”、“青年導師”,毛澤東更是推崇魯迅為中國近代的“聖人”。他的筆桿子就是與敵人作戰最好的利器,在政治黑暗的年代,不畏強暴執筆與敵人作戰,充分顯示了一個文人的擔當、一個文人正直的氣概。然而,就是這樣一箇中國近代文壇巨匠,在生活中卻過得非常拮据。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魯迅在生活中真的很儉樸很儉樸,這其中既有家人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

或許很多人會說,魯迅作為文壇巨匠,又在大學任教,報社擔任編輯,他的收入不是應該很高嗎?確實,魯迅的收入在那個年代的知識份子中算是很高的。據資料顯示,從1912年-1926年,魯迅在北京工作期間,一共收入銀洋共計4.1萬元,平均每年2900元;1927年-1936年在上海工作期間共獲得收入銀洋7.01萬元,每年大概7000元左右。按照當時的物價計算,在北京期間的收入相當於今天的164萬元,在上海期間的收入相當於今天的210萬元。有人肯定馬上說“哇,百萬富翁啊”,“真有錢,吃抽不愁了”但是,你知道嗎?1926年魯迅離開北京時還是以負債身份離去的。後來到了上海,漸漸的名氣大了,稿費和薪酬才慢慢提高,但是他在去世前的生活一直很儉樸,甚至在病床上還在為兒子周海嬰將來的學費發愁。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魯迅生活如此拮据,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開銷大

魯迅自幼年起家道就中落了,家中經濟收入一直很微薄,後來好不容易從日本留學歸來當了老師,有了一點收入,但是他要獨自肩負整個大家庭的經濟責任,每個月要給母親和弟弟生活費。1912年在北京工作以後,全家都搬來跟著他,但是掙錢的僅他自己一個人,二太太羽太信子花錢更是大手大腳,買東西只要日本貨,看病只要日本醫生,出入都要配備汽車,三兄弟除了他都已經結婚並且有了孩子,下人也是一大幫,管家和採辦還時不時的貪汙……一大家人,住房子都要十多間,搬一次家,買個新房也要買十多間。魯迅一家搬到上海時,買下的房子是三層的獨棟樓房,這其中大部分錢是向好友許壽裳借的。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2. 身體不好,看病花銷大

魯迅一生患有牙病,但他不知怎地,又特別喜歡吃糖,這導致他30歲以後牙齒都掉光了,吃飯只能靠著假牙咀嚼,牙疾伴隨他的一生,身邊時刻要備著各種治療牙疼的藥,看牙醫也成了他經常做的事。

魯迅的牙病很嚴重,導致嚴重的消化不良,慢慢的引起了胃病,魯迅在40歲左右就患上了嚴重的消化道疾病、胃擴張症,便秘等。為此,又不得不經常去醫院看病,買藥。疾病伴隨著魯迅的一生,藥罐子也伴隨了魯迅的一生,魯迅晚年由於長期的慢性病,使得他飽受病痛折磨,1936年,生命中的最後一年,魯迅一直臥病在床,平時喜歡的糖和煙也不用了,送到床邊去的飯菜常常原封不動,他寬慰家人,等病好一些了在食用,可是,他的病再也沒有好過。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3. 救濟身邊的朋友

魯迅一生待人溫和,有很多朋友,不少人慕名前去北京找他,魯迅也不拒絕,給他們租房子,幫他們找工作,甚至老家的一個年輕人和他的妻子竟然直接到北京認魯迅為父親,當時魯迅和夫人還沒有孩子,魯迅也就認了,後來魯迅搬去上海,還一直給這個“兒子”寫信。到上海定居後,與魯迅素不相識的蕭軍求助魯迅,魯迅熱情的幫他聯繫出版社和報社。朋友生病,沒了收入,魯迅聽到了趕緊寄錢救助,上海不少的青年作家都曾得到過魯迅的幫助……雖然魯一整都在批判民族的劣根性,但是他在生活中又格外關心百姓與體察民生疾苦,他熱愛中國,他更深深的熱愛著中國的人民,並對中國彼時的狀況和下層人民深深感到悲痛,所以這就導致了他,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別人予求他就予助。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魯迅一生過得很勤勞而節儉,沒有半點名人的樣子。除了要求住的房屋好一些,大一些,敞亮一些以方便他看書以外,對其他的東西沒有太多的要求,平時常用的糖和煙都是最普通的,他說,只要能抽能吃就可以。1926年到上海後,稍稍有些講究,但是他穿的衣服也總還是灰布的,有時候吃完糖,由於沒有手絹,就隨便在袖子上擦一下;有時吃飯只吃一碗蛋炒飯,蛋要炒的很老,就是紹興老家鄉下的做法,平時也不喜水果、和肉類。據魯迅的朋友回憶,魯迅家中常備兩種煙,朋友來了就抽好一點的,而自己平時抽菸很節約,因為怕浪費,等煙要燒完前,總是要猛吸一大口才扔掉。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魯迅和朋友打趣的說道:“我好像一頭牛,吃進去的是草,吐出來的是奶、血”。是啊,吐出來的是血,1936年秋,這位文壇巨匠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他卻又永遠的活在了我們的心中,這位偉大的戰士,用自己吐出來的血,有力的抨擊了反動派,抨擊了封建禮教,同時又喚醒了一大批在愚昧中前行的人。正如毛主席說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36年秋,魯迅的靈柩,在夜陰裡被埋入淺土中去,西天角卻出現了一角微紅的新月。

魯迅往矣!但魯迅依然活著。

魯迅:中國文壇的巨匠,生活中卻如此拮据,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