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一個明星學者的演講,如果辭采華麗,內容重複,而其所謂的論點放到大漢論壇、大秦論壇、大唐論壇、大宋論壇、甲骨文論壇,放到地產論壇、美食論壇、金融論壇,放到鄉村發展論壇、核戰爭論壇、銀河系論壇、廢舊垃圾再利用論壇,皆能合身,我們是該為該學者的才華悲哀呢還是欣喜呢?


文|馬川(《時代人物》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如果提一個問題:在當下中國,哪一位學者受到的爭議最激烈但又最火爆?最佳答案是:于丹。


大約是2006年國慶節期間,41歲的女教授于丹登上央視的《百家講壇》,連續七天開講“《論語》心得”。2007年春節期間(又是一個黃金時段!),于丹再次登上《百家講壇》,開講“《莊子》心得”。2006年12月和2007年春(也許是夏),封面印有于丹的頭像的“于丹《論語》心得”和“于丹《莊子》心得”兩本書,相繼在中華書局出版。讀者諸君請注意,這兩年,中華大地剛好湧現出一股空前的“國學”熱潮,于丹又剛好在最強勢的媒體CCTV上開講,講座長達一週,又剛好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兩個節日期間開講,講的又剛好是中華民族最經典、最神聖的《論語》和《莊子》,最重要的是,“她講課時,神閒氣定,娓娓道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語言妙趣天成”,有這麼多的剛好,所以,于丹的講座,“好評如潮”。在中華書局及時推出的“于丹《論語》心得”一書中,出書幾乎從不請人撰序也不在封面刊印個人照片,甚至個人簡介也只有“易中天,廈門大學教授”九個字的易中天先生,還應邀為“于丹《論語》心得”一書撰寫了精彩的序言——“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一文。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于丹《論語》心得”除了封面的個人照片以外,書舌上還有個人的另一張可愛的靚照,並附有于丹比較詳盡的個人簡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其後出版的書及時調整為副院長),影視傳媒系主任。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影視學概論”,“電視理論思潮”等課程,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影視藝術學科基礎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國影視美學叢書”等大型理論工程的編著工作。曾獲得1996年度北京市優秀教學獎、2001年度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優秀教師獎等多項獎勵。(因太長,本刊忍痛省略一點)出版《形象 品牌 競爭力》等專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藝研究》《現代傳播》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專業論文十餘萬字。 知名影視策劃人和撰稿人。為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今日說法》《藝術人生》等50個電視欄目進行策劃(這50個欄目中包括《百家講壇》嗎?),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科教頻道總顧問,北京電視臺首席策劃顧問。古典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2006年“十一”黃金假日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七天解讀《論語》心得,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于丹如此詳盡的介紹,除了說明她和央視親密的關係以外,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她紅,但紅的範圍當時還不夠大;她火,但火的程度當時還不夠爆。所以,接下來,她開始頻繁地飛赴各地進行簽名售書,頻繁地接受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密集性的採訪(接受採訪中,她及時地抖出了四歲學《論語》的爆料),參加各種各樣的論壇和會議。國內媒體炒火了以後,又十分及時地接受了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境外媒體採訪。作為傳播學的系主任和教授,于丹顯然明白現代傳媒火力密集、交叉傳播的效果。效果當然出奇地好。幾乎是幾個月的時間,于丹家喻戶曉,于丹的名氣迅速傳遍華夏大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家庭婦女為她激動,大學生為她自豪,老人為她驚訝。男人們呢,則為她一流(也有人認為超一流)的口才歎服。在網上,于丹的萬千粉絲為她激動,(粉絲們自稱“魚丸“)稱她“妙語連珠”,“滿腹經綸”,“出口成章”,“功德無量”,“句句精彩”,“中國第一才女”,甚至稱她為“女聖人”。媒體呢,也送上了一項高雅的帽子——叫做“學術超女”。而且,“學術超女”一詞,幾乎是一夜躥紅。據媒體報道,于丹簽名售書時,曾創造了上萬人排隊的火爆場面,有兩次,一場簽名售書就高達13000冊和15000冊。除了《品三國》的易中天先生以外,于丹創造了中國女性單場簽名售書的最高紀錄。一個為央視50多個欄目擔任策劃和顧問的傳媒學教授,憑藉一流的口才,踏著全民國學的熱潮,搭載中國最強勢的傳媒,披著中華民族最莊嚴最神聖的古典外衣,以一股凌厲的攻勢,在“捧”與“罵”這兩個必不可少的精妙元素的協作與對峙中華麗轉身,迅速躥紅。“學術超女”,及至後來的“國學大師”,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國學大師”應運而生


毫無疑問,于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大學教師。她聰明、勤奮、認真、敬業,她獲得的一系列教學和科研榮譽足以證明。于丹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功不可沒,因為普通百姓關心《論語》和《莊子》的數量在增多。


但是,對於于丹的批評之聲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2007年春,本刊記者曾購買兩本“于丹《論語》心得”分送兩位大學校長。一位校長說,“于丹能把‘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中的“小人”解讀成小孩子,怎麼能講《論語》呢?”,另一位校長乾脆把書扔到一邊說:“唉,羞辱孔子!”。


在網上,力挺于丹和反對於丹者也形成了激烈對峙、勢均力敵的兩派。每有吹捧著,必有反對者;每有批評者,也必有力挺者。以嚴肅的學者為主流,批評于丹辭采華麗,思想淺薄,嬌柔做作,自做多情。一些激烈的批評者指責于丹解讀古典“南轅北轍”,“譁眾取寵”,“販賣新詞”,“淺薄作秀”,實足的“炒作天才”,“策劃大師”。更激烈者則大罵“垃圾”,“褻瀆聖賢”,是“學術界的芙蓉姐姐”。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2007年春,來自清華、北大、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等院校的九位博士和碩士生,因不滿於丹對《論語》解讀的常識性錯誤,不滿某報連續七天用半版的篇幅“關注”于丹,聯名在“天涯論壇”上發出呼籲網貼,要求“讓于丹下課,向全國人民公開道歉”。九位博士和碩士一一指出于丹對《論語》的多處常識性錯誤解讀,批評于丹文史功底淺薄,狂妄無知,是“灌水大師”。言辭最為激烈的當屬博士生徐晉如。徐晉如稱,“于丹用《論語》的一類概念炒作出了一大桌味同嚼蠟的大餐,藉此炒作自己”。九博士聯名指出:“媒體對於于丹之流的狂熱吹捧,等於是把廁所當作客廳。”“對一個憑藉強勢媒體的巨大影響力,以閹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樂事的文學歷史盲,予以如此不恰當的‘關注’,其結果只能導致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走向衰亡。”


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火爆的籤售現場,一名男子為了表示對於丹炒作的抗議,快速擠進人群,亮出抵制快餐文化的T恤衫,上面寫著:“孔子很生氣,莊子很著急。”


但是,九博士也好,眾學者也好,大學校長也好,他們的單純在於,他們並不懂得他們天真的抵制和反對恰恰是商業炒作環節中最需要、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理,所以精神產品一般是越禁止受眾越多,明星成長也往往是越罵越紅火。“芙蓉姐姐”和“鳳姐”、“馬諾”都明白的這些原理,但他們並不明白。


“學術超女”從此更加火爆。她儒道兼濟,融通古今,名氣從國內迅速蔓延到國外,出席論壇的範圍也從學術延伸到商業,講座的範圍也從讀書、歷史、音樂、文化、傳媒延伸到區域經濟、城市建設和文化產業。百度搜索就可以發現,于丹現在正以每月數場,甚至每週數場的頻率密集地出現在全國各地各城市甚至日本東京的各種不同的高端論壇上。2010年7月,一本打有“中國”頭號的商業刊物赫然刊出商業廣告:“開天闢地三位國學大師同臺演講”。于丹正是三位“國學大師”之一。廣告中,于丹大師手撐下頜招牌式地微笑著,那種微笑似乎在證明,她已經十分輕鬆地從“學術超女”完成了向“國學大師”的跨越。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是誰迷失了自己?


2010年7月,為配合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開發建設,古都咸陽籌辦了一場高規格的“中國大秦文化高層論壇”。時間定在7月29日。出席論壇的專家包括:《史記》研究專家、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作者、西安曲江大秦帝國文化公司董事長孫皓暉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子今,當然也包括“學術超女”于丹。而且,不論是邀請函上,還是論壇的安排表上,于丹教授都排在專家名單的第一位。有記者問主辦單位工作人員:于丹是大秦文化研究專家嗎?為什麼安排在首位?工作人員老實回答:“我們也認為她比較淺薄,但于丹名氣大。”一位受邀專家質疑主辦單位一負責人,這個論壇的安排為什麼如此突出于丹?這位負責人回答得更乾脆:“我們就是把她當作大眾文化明星,用的就是明星效應。”


2010年7月29日上午,孫皓暉和王立群等專家分別做了“秦文化開掘與當代中國的文明跨越”以及“秦文化的特點與貢獻”等理性發言,闡述了具體的觀點,贏得了聽眾的欽佩。但是,論壇並未達到高潮。因為聽眾並沒有見到大明星于丹。中午一點,于丹趕到了酒店,工作人員告知,於教授是從上海一個會議上分身而來的。按照安排,下午兩點半論壇繼續。但是,所有專家和主持人提前或準點趕到會場時,會議卻不能按時開始。因為,明星學者于丹還未到場。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和劉珊玲只好坐在會場等待。兩點四十七分,高潮到了,于丹出現了。于丹在保安、警察、工作人員以及助理的陪同下鶴立雞群地出現在會場。遲到了,但她並沒有說明原因,沒有道歉,也沒有一絲歉意。她面帶微笑,風光無限地走到前排,聰明得體地說著:“你們才是我敬仰的前輩”,然後頗有點領導會見下屬一樣,氣定神閒地走到前臺,和所有已經坐定等待的專家一一握手。這場論壇,只有在她“接見”式的握手之後正式開始。大約四點左右,于丹登臺演講。于丹做了名為“城市精神與文化復興”的三十分鐘演講。十分遺憾的是,三十分鐘裡,看熱鬧的受眾過癮地感受到了于丹表演的激情,感受到了她對唐詩的熟讀和天才式的記憶力。除了在各種論壇裡曾經多次出現過的“座標”,“擔當”,“責任”,“照亮我們的心靈”等舊詞彙外,于丹這場演講還抖出了“緬懷”、“迷茫”、“輻射”、“穿越”、“滄桑”、“烙印”、“風骨”、“人格”、“邂逅”以及“長風浩蕩”、“華燈初上”、“夜幕沉沉”、“陽光燦爛”等多個新鮮的名詞和成語,前後穿插朗誦了九首(也許是十首)唐詩。于丹演講起來的確是手勢優美,聽起來音色也很美,但專家們卻聽不出什麼新鮮的觀點。可以說,有演講家的精彩表演,有過去不斷重複的美麗辭彙和套話。但是,有點東拉西扯,有點形式左右內容,與大秦文化基本關聯不大。或者說,有一點勉強的關聯,但是,這篇演講放之四海而皆準。放到大漢論壇、大唐論壇、大宋論壇、甲骨文論壇,放到地產論壇、美食論壇、金融論壇,放到鄉村發展論壇、核戰爭論壇、銀河系論壇、廢舊垃圾再利用論壇,一切論壇都很精彩,都能合身。一個學者,這樣萬能的講演,我們不知是該為她悲哀呢?還是為她欣喜呢?


有必要交待一下於丹演講結束時的情形。時間大約在五點左右,于丹尚在臺上,論壇所在的咸陽國貿酒店會議層的一部電梯已經打開,但由保安控制,大批等候上下樓梯的人員均被擋在電梯門外不準進入。保安說:上邊有通知,這部電梯有貴賓專用。貴賓是誰?就是于丹。一對青年男女衝進電梯,說:“我給於丹老師專門刻了一枚印章。”方準進入。于丹演講完畢出場,又是大批警察和保安護駕……于丹的演講和做派,引起了嚴肅的學者的議論。一位目擊的學者憤怒地感嘆:“會議遲到,保安層層,這是學術界奇異的特權現象!一個清醒的學者,首先要自己對自己這種做派反感!”本刊記者在會後曾問孫皓暉先生,對於于丹在大秦文化論壇上背唐詩喊口號式的演講能否忍受?孫皓暉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受不了!”孫先生說:“一個真正的學者不能以形式代替內容,不能徒有美麗的套話而不出思想,更不能像于丹自己所說的這樣‘信息量太大,抵達率太低’,以實際思想的巨大反差自己否定自己。”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于丹在“《論語》心得”和“《莊子》心得”中的許多“感悟”現在已被網友掛在網上視為“經典”。譬如:


“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人能夠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人最難認知的是自己的心”;

“品牌由品和牌組成,不要牌號很大,但品沒有建起來。”;

“對自己的評價,只有內心能夠做出準確的回答”;

“留一份寂寞給生命,讓生命可以更開闊”;

“所謂聖賢,言談舉止就是這麼樸素,樸素得甚至讓今天的我們都有些懷疑”。


于丹看清自己的方向了嗎?認識自己的內心了嗎?能拒絕虛榮並耐得住寂寞嗎?言談舉止樸素嗎?沒有被物質迷惑嗎?于丹這個品牌是品高呢還是牌號大呢?


于丹,學術“超女”還是國學大師?雜誌社長馬川:美麗的套話

于丹是不是“國學大師”,這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也許于丹是真的不知道或沒有預感某些商業機構給她贈送這樣的桂冠。但是,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就是巨大的虛榮和巨大的物質誘惑實在難以抵擋,或者她已無力抵抗,所以就像餘秋雨先生一樣對“大師”稱謂半推半就?或者,像唐駿先生一樣,對主持人在大會上介紹他為“加州大學博士”採取默認的態度呢?或者,如她在“《論語》心得”中所說的,她“有這樣的大眼光”,她就是要“抓住我們眼前的每一個機遇呢?”


其實,說到底,不是我們不需要心靈雞湯,但一日三餐天天喝,對身體未必有益。不是我們不需要美麗的辭彙和激情的表演,不是我們不需要商業,也不是我們不需要流行歌曲,關鍵是我們不需要浮誇地傳播樸素的孔子和莊子,不需要以古典的名義褻瀆古典,不需要假唱的歌手,不需要理性的學者重複呼喊空洞淺薄的口號。社會文明有責任要求嚴肅的學者減少表演,提升品質。這恐怕是最基本的要求。

  

(原文轉載於《時代人物》雜誌2010年9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