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個最萌動物評選,請選它


大熊貓原產於中國竹林地區,在過去半個世紀內一直是野生動物保護的象徵,拯救大熊貓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圖:竹林後藏著一隻大熊貓。它大部分時候都待在周圍,對著最愛的食物大快朵頤。熊貓曾經既吃肉,又吃植物。至少200萬年前,它們的食譜變成了竹子。 攝影:AMI VITALE,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中國中部的偏遠山區,這裡竹子茂盛,氣候涼爽溼潤,最適宜它們生活。夏季,它們可以攀爬到13,000英尺的高度,採食生長在高坡上的竹子。圖:一隻大熊貓寶寶躺在中國四川省碧峰峽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的草地上。 攝影:AMI VITALE,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食草動物往往有著較長的腸道,用以幫助對纖維物質的消化,而這種特徵卻是大熊貓所不具有的。而且,在2009年對大熊貓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後,科學家們發現大熊貓缺乏一種基因,該基因與所有已知的能夠幫助分解發現於竹子及其他植物中纖維素的酶類相關。圖:亞特蘭大動物園的大熊貓。這種標誌性的黑白色哺乳動物數量正在緩慢恢復中。 攝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大熊貓對於竹子的胃口似乎永遠不會滿足。大熊貓通常一天中整整有半天時間都在進食——每24小時中要吃上12個小時——並且每天要排便數次。大熊貓每天需要吃28磅竹子以滿足日常需求,甚至用拇指一般的修長腕骨拔出植物的莖稈。它們有時也以鳥類或齧齒類動物充飢。圖:在臥龍大熊貓繁育中心,大熊貓正在樹梢上玩耍,一臉憨態可掬。 攝影:AMI VITAL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理論上來說,野外棲息地連在一起後,大熊貓會更容易找到配偶,並提高基因多樣性。它們的活動空間也更大了:隨著氣候變化,愛吃竹子的大熊貓可以自由地覓食。圖:在臥龍大熊貓繁育中心,大熊貓正帶著寶寶探索領地。 攝影:AMI VITAL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大熊貓喜好獨處,它們擁有高度發達的嗅覺,可以幫助雄性避開彼此,並在春季求偶交配。雌性大熊貓在五個月的孕期後分娩,每胎產1-2仔,但無法同時照看一雙幼仔。圖:在中國大熊貓繁育中心成都研究基地,一頭年幼的大熊貓正在享用竹子大餐。攝影:JAK WONDERL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