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支援!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

足不出戶本是最安全的做法,

但有這樣一群人

戴上口罩和手套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不是警察、不是社工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

志願者

他們讓我們看到

普通人在生死麵前亦可偉大

他們讓無數人在陰霾的日子

感受到溫暖

今天是學雷鋒日

讓我們一起走近疫情下的“雷鋒們”


01


他是志願者


1月26日,

專業技工志願者危鳳、危超兄弟倆

駕駛著自家的挖掘機,

參與到建設工作中。

志願,支援!

兄弟二人日夜輪班,

機器一天都沒歇。

危鳳說:

“等我當爺爺時還可以跟我孫子講講,

以前為了大武漢、為了祖國做過貢獻。”

志願,支援!

正是無數像危鳳、危超兄弟這樣的志願者,

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火速完工才有了保障,

更多患者得到救治的速度才有了保證!


02


他是志願者

志願服務武漢醫護、市民出行


一聲徵集,

1500多名網約車司機

組成志願者保障車隊,

90後的陳靈毓就是其中一員。

她每天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為不浪費防護服,

她中途不吃飯也不喝水。

志願,支援!

乘客下車後,

陳靈毓都會給車輛仔細消毒。

因穿著嚴密的防護服,

一天下來,防護服裡汗流浹背。

志願,支援!

正是有許多這樣的城市“擺渡人”,

才使得已經疲憊不堪的醫護人員,

無須為出行擔憂;

本就有些慌亂的市民

得到些許慰藉。


03


他們是志願者

志願為生產醫療物資貢獻力量


上海一家口罩廠有這樣一批“臨時工”,

他們身份各異,

12個小時不眠不休。

他們的加入讓企業的產能翻了倍。

48歲聽障人士孫劍說:

“我只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

希望這場疫情快點結束!”

志願,支援!

12小時後,

20位“臨時工”志願者

向工廠清點交付了30萬個口罩。

志願,支援!

他們翻倍的不僅是口罩的數量,

更是普通百姓、醫護人員

可防護的概率!


04


他是志願者

志願守護醫務人員


快遞小哥汪勇

從開車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到幫忙採購生活必需品,

再到解決醫療隊的吃飯問題……

他和夥伴們冒險奔走在武漢大街小巷,

為抗“疫”竭盡全力。

他曾和同伴們籌款10萬元,

“把商場裡所有羽絨服都買光了”,

還曾自己聯繫餐館訂餐為醫務人員供餐。

志願,支援!

因擔心給家人帶來危險,

汪勇一直住在公司倉庫裡,

但汪勇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因為“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志願,支援!

正是有了他們,

醫護人員才能以更好的狀態,

心無旁騖地全力救治更多生命!


05


他是志願者


楊傑專職運送醫療物資,

曾花了兩天一夜、用小車分8趟

把所有貨物送到目的地,

他還會安裝ECMO、呼吸機和紫光殺菌機器人。

一個通宵,

他和另一名志願者

安裝了15臺呼吸機。

志願,支援!

運送像呼吸機這樣的大件時,

楊傑和其他志願者就靠肩扛手抬來搬運。

經他裝卸、運送的醫療設備

數量有上千件,總價值五千多萬元。

志願,支援!

正是他們,

讓重要醫療物資及時到位,

讓更多生命得以救治!


06


他是志願者,

志願用鏡頭記錄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

一個期待春暖花開的武漢。


小林是武漢的一名80後志願者,

他接送醫務人員、為感染者送藥;

他也是一名影視從業者,

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著疫情之下的武漢。

志願,支援!

在小林的視頻裡,

人們看到了武漢人的生活,

疫情的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

但那不是“絕境”。

“我想讓人們看到,

我們在非常積極勇敢地面對那些‘難’。”

志願,支援!

在他們的鏡頭之下,

我們彷彿能聞到

鴨脖子、熱乾麵的香味,

能聽到江輪的汽笛聲,

能看到一個勇敢、充滿希望的武漢!


作家池莉說:

“武漢這地方就是這麼江湖、散漫、任性、

俠義、火氣大、五湖四海、千人千面。”

這或許是很多人願意為她付出的原因吧。

為了她,

許許多多人不介意自己

再多幾個志願者工作的頭銜,

直到她重新恢復“煙火氣”!

志願,支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