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小爐匠和甫志高的都是名角 錢廣登上銀幕 原型沒少遭罪

經典的老電影,不僅讓人記住了諸多主要角色,其中的一些配角也實在令人難以忘懷。

諸如《林海雪原》中的小爐匠欒平、《烈火中永生》裡的叛徒甫志高、《青松嶺》中落後農民車把式錢廣等,都值得說一說。

他們在劇中是配角,屬於銀幕上襯托紅花的綠葉,更是一部影片獲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老電影《林海雪原》中,欒平外號小爐匠,是奶頭山土匪許大馬棒的聯絡副官。他先被解放軍剿匪小分隊俘虜,後脫逃潛往威虎山,認出假扮土匪的楊子榮又不敢說破,反被楊子榮趁機處死。

影片中,小爐將欒平形象猥瑣,戴著狗皮帽子,見人點頭哈腰,一雙狡黠的眼睛滴溜亂轉,顯示出一直賊心不死。

在《林海雪原》中,扮演欒平的演員叫楊成軒。比起後來在京劇和電視劇中小爐匠欒平的扮演者,楊成軒絕對是“銀幕上的第一欒平”。

影片中,農曆除夕,正當楊子榮在威虎廳大擺百雞宴,準備配合奔襲來的剿匪小分隊裡應外合消滅座山雕之時,小爐匠欒平突然鬼鬼祟祟闖到威虎山。

在這緊急關頭,楊子榮壓住緊張心情,表面不露聲色。他抓住欒平不敢說出曾被解放軍俘虜過的軟肋,先發制人,取得了座山雕和八大金剛信任,最後把這個“喪門星”親自槍斃。

楊成軒是吉林九臺人,1927年出生。他1946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師直宣傳隊隊長,志願軍總部話劇隊隊長,親身體驗過槍林彈雨。1958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為專業演員。

由於楊成軒經歷過戰爭、從炮火硝煙的年代走過來,加上他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所以,他將《林海雪原》中欒平這個狡猾、詭異的漏網土匪,演繹得惟妙惟肖。

演小爐匠和甫志高的都是名角 錢廣登上銀幕 原型沒少遭罪

楊成軒還曾在話劇《楊勇立功》中飾楊勇並獲獎。在影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中飾聯絡員;在《霓虹燈下的哨兵》中出演解放軍連長;在故事片《分水嶺》中飾救火老漢;《回民支隊》中飾哈少福;《奪印》中飾陳廣西。在戰鬥故事片《戰上海》中,他飾國民黨京滬杭警備副司令劉毅的秘書;還在《英雄虎膽》中飾演過小土匪。

楊成軒曾導演過話劇《比翼齊飛》和數部軍教片,創作過話劇和歌詞。他善於挖掘人物內心世界,表演含蓄深沉、樸實。

除銀幕上的反派外,他也扮演過正面或中間派的小人物。如電影《雷鋒》中看守倉庫的老工人、《秘密圖紙》中登三輪車受傷的工人,《槐樹莊》中的老農等等。

因長期積勞成疾,楊成軒不幸於1976年逝世,年僅49歲。影視界痛失了一位有為藝術家。

在小說《紅巖》和老電影《烈火中永生》中,叛徒甫志高是最令人痛恨的人物。

甫志高的形象,是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以幾個叛徒為原型塑造的,其第一原型叫任達哉。

任達哉本來就革命意志不堅定,他先是在重慶的地下組織裡當聯絡員,後來脫離地下組織,跑去上海參加了國民黨軍統組織,隨後又被軍統除名。此人隨即再回到重慶,並憑藉曾做地下工作的經歷騙取了組織的信任,再次成為地下組織的聯絡員。

根據戰犯徐遠舉(影片中徐鵬飛)在被俘後交代:“任達哉不堪毒刑拷打,交出了他的領導楊清,說楊清經常約他在保安路警察局對面某茶館見面。我即派二處渝組組長季縷,押任達哉去保安路約定地點尋找,轉了兩天的馬路,於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在保安路警察局對面某茶館將楊清抓到···”。

“楊清”其實就是中共地下黨重慶市委委員許建業,《紅巖》中許雲峰的原型。任達哉因為是當時當地第一個叛變的地下黨員,所以他成了小說《紅巖》中叛徒甫志高的第一原型。

那個年代,重慶地下組織聯絡員的職位雖然不高,但是掌握很多人士的聯絡方式,所以任達哉的叛變給地下組織帶來重大損失。

真實甫志高的原型任達哉在被特務利用窮盡後,於1949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被國民黨特務槍殺。而在電影《烈火中永生》裡,甫志高是被雙槍老太婆甩手兩槍擊斃的。

電影裡設計的情節是:甫志高曾經是渴望進行革命活動的進步青年,因身份暴露,上級許雲峰通知他不要回家,因為敵人已經在附近埋伏等待抓捕他,可當時甫志高剛攢了錢給新婚太太買了牛肉乾。在明知有危機的情況下,他仍抱著僥倖心理,想回家和老婆吃完牛肉乾後再轉移,以至終於被捕,最後經不住嚴刑拷打叛變投敵。

演小爐匠和甫志高的都是名角 錢廣登上銀幕 原型沒少遭罪

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飾演叛徒甫志高的演員叫稽啟明。

1964年影片籌拍時,劇組挑選扮演叛徒甫志高的演員,飾演江姐的於藍推薦了上海人藝的稽啟明扮演,他們倆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修班同學,於藍知道其演技能力,也順利得到了導演水華認可。

稽啟明(1922----2008)江蘇鎮江人。1936年考入鎮江縣立職業中學,1940年加入抗敵演劇二隊、九隊,先後在湖南、廣西、四川及上海等地從事抗日救亡演出活動。1949年起,他所在的文藝團體改為上海市軍管會文藝宣傳隊、華東文工二團、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他均任演員。

1955年,稽啟明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幹部訓練班學習,1958年後參加拍攝了影片《黃浦江故事》,扮演方振海。在話劇中扮演的角色有《黃浦江黎明》中的楊大剛、《難忘的歲月》中的魏鐵夫、《枯木逢春》中的方冬哥等。

1964年出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第二期學館表演教員期間,稽啟明應邀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扮演叛徒甫志高一角。他以精湛的演技,把叛徒甫志高可嘆、可悲、可恨的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給觀眾留下很深印象。

1986年,稽啟明還在長影攝製的影片《怪圈》中扮演王師傅,1987年在影片《夏之雨,冬之夢》中扮演男主角萬鶴鳴。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度熱映的影片《青松嶺》,除了主角的萬山大叔李仁堂外,作為配角的“投機倒把”壞分子錢廣引起了觀眾極大興趣。

那段流行小調“錢廣趕大車,給我捎點貨,榛子辣椒和蘑菇···”不脛而走,幾乎誰都能哼幾句。

1992年初夏,趙本山在北京平谷縣拍電視劇《一村之長》時,見到曾在電影裡演錢廣的承德話劇團老演員李樹楠,表現十分親熱,而先前他們未曾謀面。後來,趙本山一句話道破其中奧秘。他說,自己這些年演小品中戴的帽子造型,就是從錢廣那學來的···。

在影片《青松嶺》中,錢廣被設計為一個自私油滑的落後農民車把式,他不熱愛集體,而是時時處處搞“投機倒把”(做小買賣)活動,經常為某些人帶運私貨到城裡去賣,嚴重影響集體生產,他還故意把拉車牲口訓練出在大榆樹下必須甩響“三鞭子”的習慣,大馬車走到大榆樹下不打三鞭子,牲口就要驚車。錢廣的陰謀被識破了,經調查證實他還是個逃亡的富農分子。

在片中扮演錢廣的,是承德市話劇團任演員李樹楠。他以嫻熟演技和豐厚的農村生活體驗,通過無可挑剔的一招一式、一舉一動、一絲狡猾的冷笑,硬是把錢廣這一落後“壞”農民形象演活了。以至讓無數觀眾深深記住了他,記住了錢廣。

1928出生的李樹楠,是河北豐寧人。1949年參加熱河省文工團任歌劇演員,後轉入承德市話劇團。1965年和1973年,曾兩度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參加拍攝《青松嶺》,在影片中飾演錢廣。正是兩番出演錢廣,使他和電影藝術結下了緣份。

1977年後,他先後受邀在多部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曾參演過《大河奔流》、《我在他們中間》、《風雲初記》、《雙雄會》、《少年彭德懷》、《俠女十三妹》、《月月》、《田野又是青紗帳》等影片。還參加過《雪野》、《一村之長》、《青松嶺後傳》等電視劇演出。

李樹楠的表演樸素,表情表現力強,帶有天然的幽默色彩,一些戲份不太重要的角色,經他一演,都給人留下深刻印像。

演小爐匠和甫志高的都是名角 錢廣登上銀幕 原型沒少遭罪


演小爐匠和甫志高的都是名角 錢廣登上銀幕 原型沒少遭罪

很有趣味的是,錢廣的真實原型叫張會,是河北省興隆縣青松嶺鎮果園村農民車把式。當時的特殊年代,張會一天到晚總是不閒著,其實就是特別勤快。他在給生產隊趕車外出時,經常為自己家賣點蘑菇、榛子等山貨補貼生活,並樂於助人,也經常幫其他社員戶帶點東西。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承德話劇團在青松嶺深入生活,張會的故事恰被劇團的同志所知曉。於是,編劇張仲明便根據這個原型,藝術塑造了錢廣這一舞臺角色,1965年劇本又改編成了同名電影。

電影上映後,當地人許多人都認定張會就是錢廣,弄得張會很多年抬不起頭來。

據張會的二兒子介紹,除了張會一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經常挨批判,就連他和哥哥的婚事都受了很大影響。姑娘家只要一聽說是錢廣的兒子,扭頭就跑。兩個人都是很大年齡了才湊合著說上了媳婦。

改革開放以後,張會曾到上級反映自己的情況,1984年夏天,興隆縣為張會恢復名義,給他頒發了“致富光榮”牌匾,並請他與另九名致富模範身披紅花,在縣城參加慶祝遊行。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