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導讀:清光緒元年至光緒四年,中國華北地區發生了一場極為罕見了特大旱災饑荒,其持續時間之長、波及範圍之廣、造成後果之嚴重都是歷史罕見。光緒三年的《申報》,曾經用較大篇幅記載了這次災荒對人類造成的巨大傷害:到處災黎,哀鴻遍野,始則賣兒鬻女以延活,繼則挖草根扒樹皮以度餐,樹皮既盡,亢久野草亦不復生。路旁倒斃,無日無之。

美國學者沃爾特所成《饑荒的中國》更是直接給出了這場災荒導致的人類死亡及遷徙情況:從1876年自1879年間,“丁戊奇荒”導致900萬——1300萬人死亡,另有2000萬災民逃荒至外地。

可就在這場災荒中,受災程度幾乎居於首位的山西省,卻被《清史稿》予以了“同時荒政,山西為各省之冠”的積極評價,在飢餓生死線上徘徊的六百萬饑民得以成活,造成了一項註定不會被歷史淹沒的奇蹟。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丁戊奇荒”到底有多嚴重?《清史稿·災異志》如此記載:

光緒元年,青縣夏、秋旱。二年春,望都、蠡縣、灤州、臨榆旱。五月,肥城旱。八月,藁城旱。三年四月,武進、霑化、寧陽、南樂、唐山旱,應山夏、秋大旱。四年春,東平、三原旱。七月,內丘、井陘、順天、唐山、平鄉、臨榆旱。八月,京山旱。

有上述所載地區名稱來看,這場因大旱而帶來的災荒遍及山西、河南、直隸、山東、陝西幾乎整個華北地區,範圍之大,實屬罕見,對於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晚清政權絕對是一次致命性的打擊。

為賑濟災荒,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在爭取了21萬石漕糧的同時,不惜挪用團練軍餉36萬兩、北洋海防軍費8萬兩,更是破天荒的首次接受外國援助的善款。可就算如此,直隸一省的饑民餓死人數,依然讓人難以接受,由此足以證明這場災荒的巨大破壞力和殺傷力。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01 山西災荒,到底有多嚴重

清光緒二年,時任河道總督的元湘軍將領曾國荃調任山西巡撫,這位曾經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因為嗜殺成性而落得“剃頭匠”惡名的一代悍將,剛到山西就迎上了荒政處理的巨大考驗。

山西的受災程度有多嚴重?曾國荃在其朝廷上呈的奏摺中,曾經有過具體說明:

晉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餘裡,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祲奇災,古所未見。詢之父老,鹹謂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

這場被曾國荃稱之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讓山西民眾一度到了“甚至研石成粉,和土為泥。飢餓至此,何以成活”的悲慘地步,再加上當時山西通省種植鴉片、吏治敗壞又讓災情更為嚴重。根據《曾忠襄公奏議》記載,當時的山西

“一省之內,每日餓斃何止千人。二三千里目觀慘況,殘喘呼救,枯骸塞途”。曾國荃在此危難之際出任山西最高行政長官,不得不將賑災之事視為自己的頭等要務。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02 曾國荃的具體賑災措施

《清史稿·列傳二百》大致記載了曾國荃在山西巡撫任上,積極應對山西災荒的具體所行:

國荃力行賑恤,官帑之外,告貸諸行省,勸捐協濟,分別災情輕重、賑期久暫,先後賑銀一千三百萬兩、米二百萬石,活饑民六百萬。

結合相關史料記載,曾國荃的賑濟辦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措施:

1、減免賦稅

清朝時期,一旦有災荒發生,減少或者減免賦稅往往是最為常見的荒政措施之一。尤其對於“差徭之重倍於賦”的山西而言,稅賦的減免就顯得尤為必要。

另外,旱災盛行的同時,如果稅賦依然不改,勢必會造成社會動盪乃至暴亂。按照當時查辦賑務的大臣所說“山陝百姓差徭過重,平日田產所入,難資餬口,以致戶鮮蓋藏,罹此奇荒,幾成大變”,賦稅的減免已經成為曾國荃不得不進行的賑災手段。

為緩解災情和最大程度降低社會動盪可能,曾國荃多次上疏清廷,請求減免、緩交軍餉、京餉及各項錢糧。據《曾國荃全集》中的資料統計,曾國荃 自上任至離職,先後上疏達24次之多,大大減輕 了災民的負擔。僅差徭一項,“較之舊章,或減去十之五六 ,或減去十之七八”

除此之外,曾國荃還命令地方官員按戶稽查,將有丁之糧歸之於地,無丁之糧核實酌減,屬於逃亡之戶,一併減免丁糧,而各州縣的地丁銀也隨之一併得到蠲免,全部攤入地糧徵收,將“攤丁入畝”的制度發揮到極致,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負擔,有利於恢復災後的農業生產。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2、廣設粥棚

為迅速有效地救助貧困饑民,曾國荃下令在所有宏觀賑濟手段之外,採取最為直接的救濟饑民的辦法——于山西各地分設粥廠煮粥。據史料記載,僅曾國荃直接參與的粥棚搭建就有四家,分別為“太原設三家,分別設在大南門外的駱駝廠 ,北門外十方院,新甫門外郝莊,運城也設有一家”。粥棚的規模之大,每日每家大致能夠保證一萬饑民得到照顧。

在設立粥棚的同時,曾國荃還專門就民間向官府借貸糧食一事,向朝廷上呈了一道申請減免的奏疏:

民力拮据,若令照例徵還,不特民力未逮,即原借之戶大半流亡,率 皆無著 ,誠恐奸骨盆役藉官擾民,以桃代李 ,或累及鄰族,或苛派里社 ,甲倒累甲,戶倒累戶,流弊無窮。

如此舉措在儘可能保證饑民得以存活的同時,還一定程度上收攏了民心,保證了以後賑災措施的順利施行。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3、籌糧集款

大災之下,錢糧的絕對供應才是硬道理,可是根據《曾忠襄公奏議》的記載,當時的山西財政幾乎慘不忍睹:

晉省庫項之入款,歷年以來,朝收而夕解,酉入而辰出,向無涓滴之存,久付山嶽之債。邇年庫空如洗,室罄長懸。

啥意思?

省財政已經空空如也,無力賑濟一省數百萬災民。可曾國荃畢竟是曾國藩的弟弟,身後畢竟有著強大的政治資源,既然自省財政匱乏根本無力實施自救,曾國荃就開始轉向社會各方面籌款籌糧。藉助曾國藩和自己昔日的巨大影響力,曾國荃積極聯繫當時諸如李鴻章等大人物,為山西賑災呼籲朝野,並籌集到較其它受災省份更多的朝廷撥款和賑糧。

據《曾國荃全集》記敘,自光緒二年到光緒四年的兩年多時間內,曾國荃經過多方努力,共籌得“捐銀十萬一千二百七十八兩,糧 一千五百石”,為山西災民帶來了生之希望。

除了官賑,曾國荃還奏請朝廷准許,重開捐納以供災荒賑濟。在“丁戊奇荒”中,山西通過賣官鬻爵得到的捐銀高達千萬餘兩。與此同時,曾國荃還“告貸各省,勸民助捐”

。在李鴻章等大吏幫助下,在晉及京、滬等地紳商和香港及南洋各埠華商中募捐,籌得了鉅額賑災救荒款項。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晚清重臣李鴻章(中立者)

另外,為了解決因為災荒而使得人力、畜力運輸變得異常困難之山西與外省各地運輸問題,曾國荃動用各種關係,傾其所能,建立了一套通達的運糧路網,使籌到的賑糧得以運回山西,賑恤饑民。

在整個籌糧集款的過程中,曾國荃較之其他受災省份之督撫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性優勢,有著強大的人脈資源、朝中勢力做自己作為堅實的後盾,但其當時畢竟是山西巡撫,畢竟有著造福一方的職能範圍限制。況且,能夠使得山西通省“活饑民六百萬”已屬不易。

4、以工代賑

在曾國荃所施荒政政策中,被其認為“既可安撫丁壯災民,又可保存畜力,以備農耕,實為賑災權益之策”的以工代賑之法,不得不提。

在上述道路運輸的恢復性運糧路網建設中,曾國荃採取的就是以運代賑的辦法,“以彼地之民,以運彼地之糧”。除此之外,他還組織災民修整河道,為災荒之後的生產恢復奠定了絕對基礎。

在曾國荃的多方努力下,山西全省得以成活六百萬饑民,被《清史稿》評價為“民德之,為立生祠”,將其之前嗜殺成性的負面形象一舉改變。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03 與荒政配套的雷霆手段

前面我們已經提及,山西一省的災荒之所以如此嚴重,和當時山西官場的吏治敗壞、通省種植鴉片等因素有著直接關係。所以,除了賑濟災荒外,曾國荃在整頓吏治、清理鴉片種植方面拿出了雷霆手段。

1、吏治整頓

剛剛調任山西之際,曾國荃就對山西官場的吏治腐敗情形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這一點在其書信中,曾經有過具體說明:

查晉中吏治之壞,非一 日矣。胥吏之追乎 ,迫之已久,小民日受流離轉徙之苦。而為牧令者,方且肆無忌憚,不顧斯 民之肥瘠,但求私囊之豐盈 ;不恤下民之怨諮,但伺長官之喜怒。

天災之外,再加人禍,會給山西饑民帶有多大的傷害,可想而知。所以,要想實現荒政的順利推行,就必須現行對吏治予以雷霆手段的整治。我們以幾個具體例子予以說明:

光緒三年,曾國荃上疏,參吉州知府段鼎耀、榮和縣知縣王性存、阿東解糧委員、試用縣丞郭學海漠視民生、扣留侵吞賑銀、中飽私囊,請求查辦。

光緒四年,曾國荃發現陽曲縣倉書李林儒、孫毓樹利用職便盜米五十石,審明案情,就地正法。

光緒四年,又參稷山縣知縣王懋庚於大災之年無視民生,“私派捐輸,修理衙署”,奏請革職查辦。

光緒五年,上疏朝廷,指永濟縣知縣洪貞頤在徵收光緒三年上忙錢中徵多報少、克留備用,請旨查辦。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向來認為“事以得人為本,以察吏為先”的曾國荃在山西巡撫任上,再現了自己以往心狠手辣的弒殺本性,除了擁有正規行政級別的在編官員外,那些魚肉百姓、貪汙受賄的“小蒼蠅”們,曾國荃甚至一度不再請奏朝廷就予以就地正法的處置。

從光緒二年到光緒五年,僅僅因為在災荒之中犯下過錯的官員,被曾國荃上疏參劾並予以處置的就有四十餘人。曾國荃整飭吏治、嚴懲賑災中的舞弊行為,有助於膠為切實地賑恤災民,緩和官民對立,刺激相關官吏秉公任事,促進賑災成效的提高。

2、禁菸

自鴉片戰爭以後,國內的罌粟種植得以迅速發展,自道光年間便開始種植鴉片的山西省,到曾國荃到任的光緒二年,幾乎達到了通省種植、遍及各地的瘋狂地步。據史料記載,當時山西的耕地中,有多大九分之一的土地種植了鴉片,絕對程度上減少了糧食產量,加劇了饑荒的嚴重程度。

曾國荃到任後,通過對山西境內耕地種植情況的詳細瞭解,甚至給出了“雖曰天災,實由人事”的荒災性質認定。《曾忠襄公奏議》記載了曾國荃就鴉片種植帶給山西災民的嚴重傷害:

境內廣種罌粟,沃野千里,強半皆種此物,畎畝農夫吸菸者十之七八。晉省地畝五十三萬餘頃,地利本屬有限,多種一畝罌粟,即少收一畝五穀,小民因獲利較重,往往以膏腴水田遍種罌粟,而五穀反置諸磽瘠之區,此地利之所以日窮也。種罌粟之戶,強壯的勞力首先用以保證罌粟田的管理,良田反荒蕪而不治以致地利既差,人力又減,一遇天災流行,遂至疲荼而不可救藥。

鴉片的大面積種植,直接導致了糧食短缺;而糧食短缺又成為山西難以抗禦災害的重要原因。有鑑於此,曾國荃決心致力於禁菸。

光緒四年,在得到朝廷的允許後,曾國荃頒佈了禁菸章程,要求所有栽種罌粟者,拔除改種五穀,州縣官吏私徵罌粟畝稅者立予參撤。同時,將保甲制度強行用到禁菸制度中,規定:一甲之中有種罌粟者,責成甲長押令拔除,立即改種五穀;如族長甲長知情徇隱,則罪其族長甲長,如州縣官吏據為利藪,私自徵收罌粟畝稅,一經查明立即參撤。

“丁戊奇荒”中的曾國荃:一代嗜血悍將,也有一心為民的另一面

除此之外,曾國荃還號召鄉約里社互相監督,同時委派政府專員前往各地督查,確保禁菸政策得以順利推行。

曾國荃的禁菸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鴉片的種植,使

“種罌粟者較去年約減十之六七”,由此增加了糧食的種植面積,並相當程度上縮短了災荒行程和災荒之後的生產恢復。

後記

作為曾國藩所創湘軍旗下吉字營的統帥,曾國荃在統兵期間以破城後縱兵殺搶而落得“剃頭匠”之惡名,尤其在攻破天京城後,縱容湘軍屠殺太平軍將士,固然有著泯滅人性、為人詬病的所在。但在執政地方,尤其是在“丁戊奇荒”的危難之際,曾國荃臨危受命,出任山西巡撫以後,通過採用多種賑濟政策、大力整頓山西吏治、雷霆清理鴉片種植等手段,使得“同時荒政,山西為各省之冠,活饑民六百萬”又絕對不失為功德一件。

參考文獻:《清實錄·光緒朝實錄》、《清史稿·列傳二百》、《清史稿·災異志》、《曾忠襄公奏議》、《曾國荃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