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安徽,簡稱“皖”,位於中國大陸東部,屬於華東地區,得名於

“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安徽襟江帶淮,沿江通海,歷史悠久,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皖西烈士陵園紀念著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等重大歷史事件;獨山暴動,打響了六霍起義的第一槍,載入史冊;獨秀園中感悟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陳獨秀不一樣的人生歲月......跟著小編一起開啟大別山將軍故鄉遊吧~

皖西烈士陵園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皖西烈士陵園位於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始建於1953年,是國家為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發源地、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等重大歷史事件和革命先烈而建造的重要標誌

園區現已建有烈士紀念塔、紀念館、塑像、雕塑、碑林、亭廊、悼念廣場等紀念建築物。館藏文物數量、質量位居安徽省前列。

建園以來,朱德、劉伯承、洪學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蘊山、趙樸初等知名人士以及東歐、朝鮮、越南等國際友人,港澳臺同胞先後前來參觀、題詞、留言。

獨山革命舊址群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獨山暴動,打響了六霍起義的第一槍,獨山革命舊址群是全國罕見、安徽唯一完整保存著蘇維埃時期集黨、政、軍、文化、教育、司法、經濟於一體的縣級機構舊址,是研究中共黨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獨山名字和它對中國革命的偉大貢獻,同時載入光榮史冊,如今遺留在鎮上的中共六安縣委和少共六安縣委、六安縣蘇維埃政府、赤衛軍指揮部等九處革命舊址群,作為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我黨一個縣級機構集中在一個地方,實屬安徽唯一,全國少有

金寨革命烈士陵園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金寨革命烈士陵園全國重點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烈士陵園面積25萬平方米,依山傍水,坐西向東,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景觀和人文景觀,是展示金寨光榮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褒揚烈士、教育後人”的場所。

園內包括革命烈士紀念塔、革命博物館、紅軍紀念堂、洪學智將軍紀念碑、紅軍烈士墓園及紅軍廣場、紅軍村七個部分,現已形成以烈士紀念塔為中心,融塔、館、堂、碑、墓園、廣場、紅軍村為一體、具有山區特色的大型綜合性紀念園。

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師部舊址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1929年5月9日,立夏節起義之後,各地起義武裝會師斑竹園,根據上級指示,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

“立夏節起義”舊址坐落在金寨縣南溪鎮丁家埠小街的關王廟,陳列室位於四合院正上方,為3間白牆木柱斗拱青瓦頂結構。一進陳列室大門,就看到徐向前元帥題寫的“立夏節起義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和一座雕塑。

西鎮暴動紀念館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西鎮暴動紀念館始建於1980年,從山下到紀念館,共建有113級臺階,門前有二對石獅。紀念館面積為485平方米,高21米,為樓閣式建築,木石結構上下兩層,四周迴廊,廊中有12根圓形大柱,對稱排列,重簷歇山琉璃瓦頂。

紀念館一樓陳列著革命先烈的遺物,二樓陳列先烈們的遺像、生平事蹟及暴動時的照片、繪畫等,再現了當年的暴動歷史場景。紀念館東側為西鎮革命委員會舊址。西鎮暴動勝利後,西鎮成為皖西地區的革命中心區域和一塊鞏固的根據地

紅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紅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汪胡氏宗祠,位於河圖鎮涼亭坳。宗祠始建於清雍正年間,平面佈局為一軸兩進左右跨院的四合院形式,佔地面積824平方米。

1935年2月3日,高敬亭根據鄂豫皖省委留下的指示信,在此祠召開大會,將82師及手槍團與方永樂率領的鄂東北獨立團合編為紅二十八軍,全軍1000餘人,由高敬亭任軍政委,統一領導鄂豫皖邊區的黨、政、軍工作。這是紅二十八軍第三次組建,從此揭開了大別山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序幕。

獨秀園

大別山——革命先賢故鄉遊

獨秀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1.37平方公里,為國家級重要人文景觀、紅色旅遊基地、光榮傳統教育基地和陳獨秀思想研究基地。

獨秀園在總體規劃上分為“生態密林區、獨秀園區、生態旅遊區”三大功能區。核心區東部為墓園區,其中設置一南北向的紀念軸線,主要由入口牌樓、墓道、陳獨秀雕像、紀念廣場、水面、墓冢等要素組成,並配備四周濃郁的森林綠化環境,著重營造強烈且鮮明的紀念性氣氛,表達人們對陳獨秀的敬仰與懷念之情,用以開展憑弔、緬懷等紀念性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