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的“THE END”

“斯皮尔伯格的“THE END”

“斯皮尔伯格的“THE END”

《头号玩家》在黑大影院也上映了,关于它所引起的热潮充斥在公众号、微博等各种评论中。在被电影里潮水般的流行文化元素Shock到后,你可能很难意识到,让这么多年轻人在影院里鼓掌欢呼的斯皮尔伯格,今年已经72岁了。

斯导初次扬名,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1976年,他执导的《大白鲨》在第48届奥斯卡上拿到四项提名,虽然不敌《飞越疯人院》错失最佳影片,却在技术奖项上收获了三座小金人。对于一名年仅29岁的青年导演,这几乎是电影学界对他的作品所能给出的最高肯定。

​家里出了一位电影天才,父亲却不怎么夸奖儿子。他始终认为,电影只是奇技淫巧,拍电影就是在玩物丧志。用今天的话来讲,斯皮尔伯格出生在一个极客家庭。他的父亲是通用电气的高级工程师,主导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计算机的研发。受父亲熏陶,斯皮尔伯格从小就熟悉各种技术玩意儿。在其他小朋友处于偶尔去看看电影的阶段,斯皮尔伯格已经是端着8mm摄影机到处拍的斯导了。

《头号玩家》的每帧画面都具有巨大的信息量,由此而来的“兴奋到窒息”,甚至要比你把大仲马的《三剑客》一口气读完强烈数倍。

如果非要做个对比,那么《环太平洋2》缺失的疯狂感,被《头号玩家》完美奉还。“初代高达大战机械哥斯拉”堪称影片最燃的时刻,日本小哥变身前的表情将在笔者的记忆中永远定格,虽然变身只有一分钟,但谁不知道《灌篮高手》的经典台词呢:

“你最荣耀的时刻是什么?而我呢,就是现在了!”

从数据上,《头号玩家》的首日成绩已然领先北美。​豆瓣更是在如此庞大的评论基数上,依然保持着9.1的好成绩。​事实上,这个分数曾经还一度达到了9.2,并维持了很长时间。只是到了今天,它又稍稍回落了。

影片不仅没有过度偏袒游戏,还从各个角度告诉观众,不要一味地沉迷虚拟世界,也应适时地回归,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喧扰到最后归于平淡,是斯氏电影所用的一贯手段,就像10年前的《拯救大兵瑞恩》。

​《头号玩家》称不上是一部多么有”格调”的电影,一路到底的线性叙事,勇者斗恶龙的王道剧情,有些情节还有点小尬,加上多多少少经不起推敲的设定,你很难说它9.1的评分相比某些科幻经典来说是不是过誉。

但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片子里的态度足够诚恳。几乎半个世纪以前,父亲批评他沉溺的那些“奇技淫巧”,全都不折不扣地在这部“大游戏”里展现出来。这个时代最顶尖的CG技术、最极致的声光效果和无数精巧的ACG元素堆砌在一起,造出了斯皮尔伯格梦里的那款游戏。

看到”绿洲”之父哈利迪带着童年的自己从那扇虚拟的门里远去时,笔者一度以为整部电影就要结束。​在那个场景里,主角帕西法尔察觉到哈利迪并不像是一个NPC,仿佛拥有自己的情感。所以他问哈利迪:你究竟是什么?

哈利迪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说:

“再见,帕西法尔。谢谢你玩我的游戏。”

这可能也是老玩家斯皮尔伯格自己,所能写下最深情的-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