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目前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不少故事情節因不符合歷史,被很多觀眾吐槽。而太監王振的出境,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歷史上真實的王振可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他可不是小太監出身,也不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幼時玩伴。他可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是一個有追求的人,他的上位直接打破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爺孫三代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初衷和“仁宣盛世”的光環,可以說從此影響了大明王朝的興衰榮辱。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王振是個啥樣的人呢?他靠什麼成為明朝建立以來權勢最大的太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據《明史》記載,王振其人,出生年月不詳,乃山西蔚州人,小時候愛讀書,長大後中舉,在當地任教育官員。因不滿職位卑微,俸祿少薄,於永樂末年自願淨身入宮,入宮後做了一名老師,專門為妃嬪、皇子以及太監宮女們講課。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一個甘願自宮當太監的成年人,而且還是地方的教育官員,這得多大的勇氣。反正王振就這麼幹了,與其卑微的活著,不如到皇帝身邊搏一把。在地方上做一個沒品級的官員,沒錢沒靠山的他看不到未來,而捷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入宮當太監。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入宮後他這個有知識的太監竟然得到了宮裡人的尊重,他被大家恭稱為王先生。他博學多識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終於有一天引起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注意。通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朱瞻基覺得王振這個太監還是個人才,有那麼兩刷子,於是便派他去侍奉年幼的太子朱祁鎮讀書。

這位有明主之稱的宣宗皇帝,也有識人走眼的時候,他萬萬沒想到正是他的這一走眼,給他的後世兒孫們帶來了無窮盡的災難。“宦官專權”的潘多拉魔盒被他無意中打開了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自此王振和太子朱祁鎮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起初,王振做為太子的老師,確實盡職盡責,他耐心教太子讀聖賢書,講治國之道,而且還很嚴格。

宣宗忙於國事,後期又醉心於鬥蛐蛐,很少陪伴太子朱祁鎮。王振就像一個父親一樣,在冰冷的皇宮裡教朱祁鎮讀書識字,給朱祁鎮講民間的事情,漸漸從沒出過宮的朱祁鎮對“博學多識”的王振產生了崇敬,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獲得了信任。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而這一切正是王振想要的,他離妻別子,甘願自宮,忍辱負重,為的就是拿人生賭一把,事實證明他賭贏了。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年僅9歲的太子朱祁鎮繼位,是為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後對他的恩師王振那是言聽計從,甚於聽他母親孫太后的話,為此母子倆沒少生氣。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至此,明朝開國以來最有權勢的太監橫空出世。王振一改謙謙君子、為人師表的形象,從此大權獨攬,廣結同黨,收納義子,其中不乏文武大臣,不久又很快控制了錦衣衛。電視劇《大明風華》裡孫太后垂簾聽政,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其實不然,事實上此時的朝廷大權已經被王振牢牢控制在手裡。王振內有皇帝信任,外有死黨幫襯,可以說已經權傾天下,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王振大權在握,想必一定是貪財弄權之輩。可是不然,王振此人並不貪財,也不專權,雖掌握朝政,統領群臣,但王振一點兒也不快樂,因為這並不是他的終極抱負。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王振不屑秦皇漢武,唯獨對永樂大帝朱棣那是相當崇拜有加,尤其是對朱棣五徵漠北那是相當的神往。更可笑的是他在心腹手下面前常自比諸葛亮和岳飛,覺得生不逢時,常感慨自己未能隨永樂皇帝橫掃漠北為最大憾事。

太監王振的志向是遠大的,理想也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憑著對小皇帝朱祁鎮的感情投資,他從一不入流的小學校長,混到大明帝國最有權勢的地位後,整個人膨脹了,什麼自知之明、天高地厚全忘了。

那時沒有武俠劇可看,王振自宮後練沒練葵花寶典那也不好說,估計也有兩下子,不然也不會膨脹到想橫刀立馬,馳騁疆場,建功立業。

但是歷史恰恰跟王振開了一個玩笑,給王振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這個機會的提供者是瓦剌也先大汗。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明英宗朱祁鎮時年23歲。蒙古諸部在瓦剌大汗也先的統帥下,兵分四路對大明帝國發動了進攻。

邊關告急,狼煙滾滾,六百里加急傳到京城,朝野大震。大臣們商議後決定派駙馬井源帶兵出戰。

然而王振不樂意了,他覺得大臣們沒跟他商議就派兵出戰,對他很不尊重。大戰來臨,你們把諸葛亮、嶽武穆涼在一邊,不聞不問的,這還了得。

王振於是到明英宗面前,慷慨大論,將英宗吹噓的無比英明神武,聽得血氣方剛的英宗血脈賁張,眼前彷彿出現了他太爺爺和父親指揮千軍萬馬橫掃大漠的場景。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在王振的慫恿攛掇下,就在駙馬井源出征後的第二天,明英宗朱祁鎮下達了御駕親征的命令,下令召集明軍二十萬立刻出徵。

為避免夜長夢多,王振於是施展了渾身解數,在短短五天內,很快拼湊了二十萬人馬。在王振看來,二十萬大軍碾壓瓦剌人那是分分鐘的事,根本不用考慮後勤補給、前敵偵查、軍事部署等事宜。同時為壯聲勢,王振對外號稱召集了五十萬大軍。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十七日,二十萬明軍在明英宗朱祁鎮和大太監王振實際統帥下,倉促出征。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這次出征,最終結局就是釀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在太監王振的瞎指揮下,土木堡一役,堂堂大明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混亂中名將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向書鄺塋、戶部尚書王佐、待郎丁核、王永和以及內閣大臣曹鼐、張益等文武大臣50多人慘死於刀箭之下。同時損失騾馬二十餘萬匹及大量衣甲器械輜重,最恥辱的是皇帝朱祁鎮被俘。

那位自比孔明、岳飛的王振大元帥呢?也死了,是被護衛將軍樊忠在亂軍用鐵錘爆頭而斃的。

大太監王振的人生追求:以朱棣為偶像,自比孔明、岳飛

王振的人生至此戛然而止,但其長達十四年的專權餘毒,給明朝後期宦官專權開了先河,劉瑾、魏忠賢、汪直等太監比王振猶過之而無不及,給大明帝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大明帝國自此江河日下,日落西山,直至被歷史黃沙淹沒。

#歷史#、#正史也瘋狂#、#歷史冷知識#、#大明風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