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封建”?

dt198125


是被題目給吸引了,本是專注於教育。

看問題,以及題主的描述:中國的“封建”是秦就結束了,還是持續到近代?

可以說這是一個學術問題。我們普通人要去理解,那麼我們就要用辯證的方法去看待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就用聊天的方式來闡述我自己的觀點。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會用到這個詞,它代表的是思想問題,表示思想保守、落後等等貶義。相信大部分人在這個用語上,我們會習慣的認為封建是到近代結束,一切類似近代及近代之前的行為言行我們習慣把它定義為封建。這個是平常生活上。

當我們轉到詞意上時,那就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認真點去認識封建。去網絡上查下百科。5

我們會發現封建出自《詩經》,有封邦建國的意思。這樣可能比較文鄒鄒的。我們就通俗點,就是劃地盤圈地,把天下像切蛋糕一樣一塊一塊的給劃分好了,讓小部分人成為它們各自的主人,地面上的人及萬事萬物都屬於那個人的,他擁有著這塊土地上的生殺大權。


我們依次看下去發現封建一詞,有四種解釋。

稍微總結下。可以把它分成三種角度去理解。

一,政治制度

封邦建國,那麼到了秦朝就結束了。

秦搞得不是分封制,而是中央集權制。那就意味著,至秦中國結束了封建制。

二,社會形態

我們在制度上擺脫了封建制。但我們的社會形態與封建制的相似度很高,還是有軍閥,有勢力劃分,不是一個完整體。制度上改革了,但是行為上還是存在各方勢力割據的局面。如果把政治制度看著是顯性的,那麼社會形態就是隱性的。依舊一個國家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勢力。

像這種形態一直持續到近代。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那就是持續到近代了。

三,思想狀態

這個就比較籠統,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全憑個人喜好。核心意思就是思想保守,泥古不化。以這樣的定義去評價,那麼它將隨著人們的繁衍而持續生存下去。

所以看問題,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如果要正確的認識這個詞,我們只有在教育上讓老師多花些功夫,讓孩子們學會用漢字。我們現在用的很多詞,大部分人不瞭解它的來源,都是直接用甚至出現亂用的情況。我自己也有這種問題。正在慢慢學習當中。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我們的字稱之為文字,每個字都是有故事,都是一篇文章。


江右老王


從字面理解,封即為分封,封邑的意思。建應該是組成和構造的意思。封建一詞應該是五四前後進入中國的。這本是對歐洲中世紀的國家體制的描述。強加於中國古代社會制度是有失的。首先從歐洲來講,是以城邦建立國家,國王為主,下面是分封的貴族,大地主,平民和奴隸。而貴族下面又有低級貴族和武士,而低級貴族和武士下面又有平民和奴隸,這樣構建成了比較固化的社會階層。國王對於國家的統治是以對貴族分封的權力以及軍功土地和其它社會資源的分配!

而中國至夏(暫時所能考證到的)開始就已經是城邦(或部落)但唯有不同的中國是家,國,天下。以天子為第一等,分封諸侯國。而諸侯國多倒是可以用封建的社會階層套用。秦最先打破此種規則,以軍功賞爵!滅六國統一後改變了原有的階層,天子為尊,以皇族為先,後為貴族,再有士族,再是平民,而後是奴隸。對於貴族以下的管理也不再是僅僅權力的收回封地而是生殺予奪,甚至是滅族滅種。權力的絕對集中已經超出了封建的範疇。後世的歷代帝王都以皇權不旁落為最基本的!漢後又是門閥世家但不再有土地的分封。至朱明後,雖是分封,但僅限皇族子弟,對於封建城邦原有貴族的所有的權力都已經不再擁有了。

綜上,我覺對於封建對應中國的只應是在秦以前。而自秦始應已經是皇權社會了。所以對於中國歷史不能一味的去照搬西人的東西。生搬硬套,為了支持西文西化,而抹去中華原有的文化我看大可不必!我覺得主度提出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重要的是在“用”上,而不是套!

以上是在下的淺見,莫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小李探花26


這個問題問的好,值得探討一番。在主流學術界,素來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和封建制度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事實上真是這樣嗎?可能未必。我們可以先從“封建”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內涵談起,然後就能對問題下基本結論了。



什麼是封建呢?說起來可能很複雜,但關鍵本質就四個字:封邦建國。也就是主體政府通過分封宗室、勳臣在指定區域建立指定規格的邦國,以為國之藩籬,屏障中央。據周禮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當然這是周朝時候的規矩,到了春秋、戰國雖然還是封建制,但周天子衰微,地方諸侯早已把規矩整的一團糟了。

恰恰到了秦滅六國建立秦朝,強化了中央集權,全國範圍內推行了郡縣制,完全代替了封建制。所以如題,提問者的問題描述是對的,秦國是封建制的產物,秦朝則是封建制的終結者。只是到了兩漢,封建制時有時無,卻也是一直在持續,劉邦開啟了異姓王的封建口子,最後也給關閉了,劉氏宗室卻也一直享有封邦立國的權力,漢武帝時的“推恩令”也沒根本消滅封建制,只是分散弱化了邦國的實力。到了隋唐、宋元等朝代,封建制已經名存實亡。

明朝雖然算是“封建”的一次事實上的迴光返照,朱元璋的兒孫們有藩王名號,也各有藩地,卻沒有成為正式的藩國,因此算不上。清朝統治者則更狠了,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們以及公侯等,無詔不得出京,哪還有半點封地承載封建?從漢以後到清,都處於帝制專制時代。

如果讓我說,頂多能算到東漢,中國的封建制就壽終正寢了。你覺得呢?



司馬砸光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中國人提起封建,大都不自覺的和僵化、落後、專制聯繫起來,於是便有了“封建迷信”、“封建專制”、“封建遺毒”。迷信不對,專制不行,遺毒要除,這三個事物是要不得的,是不好的東西,但是“封建”本身是中性和客觀的,我們要正確認識“封建”。

故事還要從三千多年以前說起,那一天周武王姬發站在火光閃耀的鹿臺上,那火是紂王放的,紂王在商朝滅亡前夜自焚而死。那熊熊火光象徵著周的勢力如日中天,姬發卻高興不起來,牧野之戰的場景歷歷在目,殷商的遺民該如何處理,功勳臣子該如何安置,友邦部落該如何犒賞,面對著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姬發一籌莫展。

問題產生辦法,矛盾催生創新。

一系列的問題雖然棘手,但卻難不倒姬發和姬發背後的智囊們。開會商討,敲定方案。

方案就兩個字——封建。

封是分封,就是分土地,分資源,當然,還得考慮到殷商遺民的利益,畢竟滅國不滅祀。

建即修建,就是建邦國,劃人口,不過,那時候地廣人稀,再怎麼建也建不出“北上廣”來。

於是,姬發便封紂王的兒子武賡於殷,繼續統治著殷商遺民。為防止殷商叛變,姬發又在殷的周圍封了自己三個兄弟來監視武賡:封管叔建邶,封蔡叔建鄘,封管叔建衛,史稱三監。這樣似乎還不夠,功臣們還沒有分到蛋糕,於是又封周公旦於魯(今河南魯山),封召公奭(讀如“是”)於燕(今河南郾城),封太公望於齊(也在今河南境內)。

周王朝就這樣完成了第一次大封建,封土建邦,諸侯們和殷商遺民得到不錯的待遇,作為回報,他們要承認周王朝政權,臣服於周天子,即所謂天下共主。姬發擔心的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在他還在世的日子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我們往往說似乎正常,也就是說可能還會出問題。

事實是姬發一去世,天下就出事了,而且是大事。姬發去世後,兒子成王繼位,周公旦攝政。管叔那個傢伙,也就是武王的弟弟,封到邶的那傢伙不瞭解周公的苦心,心裡不服氣,殷民之主武賡的心也早就不安分,於是三監聯合武賡發起了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叛亂最終被周公平定,管叔、武賡被殺,蔡叔被流放,霍叔削為民。

天下重定意味著權力和資源又要再次洗牌。第二次封與建開始了,封周公旦之子伯禽於魯(今山東曲阜);封太公望之子丁公於齊;封康叔於衛,統領部分殷商遺民;封紂王之兄微子啟於宋;封唐叔於晉;封蔡仲於蔡;又在洛邑建東都。這是周朝歷史上第二次大封建,周公平叛與第二次封建,都使周朝的領土完成了東擴。

事實上,封與建是周朝立國之初不得不採取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直到秦朝才被郡縣制所取代,後人對封建二字的壞印象可能是源自近代,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那時中國的落後是從古流傳下來的制度和思想導致的,封建變成了“落後”“專制”“教條”“僵化”甚至是“剝削”的代名詞。


趣簡歷史


先說答案

一、什麼是封建?

所謂的封建,就是分邦建國。

分封國土多少的標準,是以爵位為依據。

在封建制社會,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天子。

天子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讓他們建立諸侯國。

諸侯再進一步把諸侯國的封地,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給百姓,讓百姓進行經濟生產。

2、中國的“封建”是秦就結束了,還是持續到近代?

秦朝之後的朝代是郡縣制,而不是封建制。

封建制

《禮記·王制》: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天子之卿視伯,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

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

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上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祿;君,十卿祿。次國之卿,三大夫祿;君,十卿祿。小國之卿,倍大夫祿,君十卿祿。

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數各居其上之三分。凡四海之內九州島,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晳,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凡九州島,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

封建制的終結

在封建制國家管理模式下,諸侯國只要把天子攤派的稅賦交夠了,剩下來的都是自己的。卿大夫只要把公侯攤派的稅賦和上級的提留交夠了,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百姓只要把卿大夫攤派的提留交夠,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這種模式,雖然能層層往下攤派任務,鼓勵下級組織的積極性,但是它的副作用非常可怕。因為它會出現下級組織,完成上級攤派指標之後,結餘的留存,會比上繳的部分更多,甚至是多的多。如果再加上瞞報產量和偷稅漏稅的操作手法,後果更不堪設想。果然沒多久,周王室就窮的揭不開鍋了,而諸侯國則越來越富。周室式微,諸侯做大,周朝進入了諸侯國主導一切的春秋戰國階段,畢竟,誰有錢誰說了算。整個國家被諸侯割據得四分五裂。

封建制的弊端,導致周室式微。進一步,也反噬了封建制的既得利益者,作為諸侯國統治者的公侯們。因為卿大夫在大包乾模式中,賺的錢超過了公侯,於是馬上就出現了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這種更深層次的國家分裂。

諸侯僭越天子,比如鄭國攻打周王室,比如晉國把周天子弱化成自己的傀儡。

卿大夫僭越諸侯,比如田氏代齊,比如三家分晉。

春秋戰國幾百年亂世,說明了一個道理:封建制大包乾行不通了,得換一個可持續的國家管理模式。這個升級模式,便是郡縣制。

現在的人說秦朝之後,中國開始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社會,其實恰恰相反,秦朝終結了封建制,開始了郡縣制。


平凡2850


關於封建,有狹義上的封建和廣義上的封建兩種。

  • 狹義上的封建是一種分封制的社會結構,它是西周邦國制度的核心,但是秦帝國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等人的主張,廢除了諸侯分封制,而是採用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從這一點來講,從秦帝國統一中國之後,這種狹義的“封建”實際上就消亡了,從提問的內容來看,題主所問的封建應該指的是狹義上的“封建”,後文再細談。

  • 廣義上的封建是由馬克思提出的,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一般認為這種封建社會形態的時間跨度為,公元前475年(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開始)到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比較特殊的是戰國時代,名義上的周天子以及分封制還是存在的,雖然七大諸侯國也不怎麼鳥這個天下共主。同時,這個時期井田制和奴隸制開始逐漸崩潰,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所以這段時期狹義上的封建和廣義上的封建是交融並存的。

下面重點討論下狹義的“封建”,更為詳細的內容建議看一看易中天老師的《從春秋到戰國》這本書,講解的比較詳細。

封建,不僅僅要封,而且要建,封指的是封邦,建指的是建國。封,就是給諸侯分一片領土,一塊地盤,還要明確的劃出疆界。具體的做法是,在邊境線上挖溝,稱之為“溝封”。挖出來的土,堆在溝的兩邊高高隆起,叫做“封土”。土的上面還要種樹,叫做“封樹”。種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固隆起的封土,防止坍塌,同時也使得疆界更加醒目。

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我們不難看出,封字就是在土上種樹。

封對應的是一種邦國制度,一個天下,許多邦國;一個天子,許多元首。這就和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的帝國制度是迥然不同的。帝國制度是“一個天下,一個國家,一個天子,一個元首”。各諸侯國的君主對他們的封地享有主權和治權。同時,天子對這些諸侯不僅要封,而且還要建。建,也許比封更關鍵。

建,是指的建國,主要包括授土、授民、授爵。

  • 授土。祭壇由青白黃紅黑五色土築成,象徵著東西南北中。諸侯分封到哪一方,就取哪一方顏色的土,再摻和代表中央的黃土,用白茅包裹交到諸侯手裡。這個過程就叫做“授土”,表示諸侯擁有了這塊封地的主權。

  • 授民。表示諸侯對封地上的人民享有統治權。

  • 授爵。指定國君,命名國號,比如魯國、宋國等,表示諸侯相對獨立,權利合法,並擁有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的世襲權。

按照這種封建制,秩序就建立起來了,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個層次。

  • 最頂層的叫“天下”,它代表全世界,所有又稱為“普天之下”。天下的最高領袖為“周天子”,為天下所有人的共同君主,稱為“天下共主”。它的邦國稱為王國,家族稱為王族,家庭稱為王室。

  • 次一級的叫“國”,國的君主叫“國君”,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統稱為“公侯”。它們的家族稱為“公族”,家庭稱為“公室”。

  • 再次一級的叫“家”,家的君主稱為“大夫”,大夫也是世襲的,叫某某氏,比如魯國的季孫氏。所以這裡也體現國和家的區別,國君稱姓(姬姓、姜姓、贏姓),大夫稱氏,所以大夫的家族是氏族,家庭則稱為氏室。

這樣天下、國、家層次就分明瞭,這就是所謂的狹義上的封建。


積翠古亭


“封建”這個詞這個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我們可以大致區分兩種,以下由在野武將來講解一下~

第一種用法,就是我給你一塊地,你隨便用來幹嘛我不管,打仗的時候你跟我一起上。

這裡有兩個地方值得注意。一是土地,你獲得土地以後,往往也獲得了依附土地的人口,這個時候你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給你土地的人不來管,這就是說,他不來徵稅,也不會來管你在那裡做什麼事情。所以周天子把土地封給諸侯以後,並沒有負責監察的職官;理論上,他們定期來彙報,講一講自己在那個地方上做了什麼,然後周天子表揚一下做得好的。就是這樣了。南北朝的豪強,有自己的莊園,不光不納稅,而且當時人覺得他們可以處置自己的奴客。齊民要術裡甚至還說,如果“稼穡不修,桑果不茂,畜產不肥”,就可以鞭打那些勞作的人(鞭之可也)。西歐中世紀就更加如此了,一份11世紀的文書講:

“領主不可以掠奪農民的人身及財產,除非是自己領地上的農民。”

換句話說,在自己的地盤上,想做什麼上面的人不管。與這種獨立性相對的,就是軍事義務。打仗了你就要出兵力出裝備。

所以,概括來講,這個意義上的封建,就是以分配土地來構建軍事力量,和它對應的,當然就是利用賦稅來組織軍事力量。這個分析方式對我們探索歷史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二種用法,是講一種經濟關係。這是說,你給我種地,你是我的人。

這是什麼意思呢?首先,這意味著我把你當人看,你是人,不是牲口,不是東西,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你不是古典意義上的奴隸——他們是純粹的物品、牲口。作為人,你是有一定的權利的,有些物品就是你的,你可以賣給別人;甚至,個別情況下,我要的話,也要問你買。但是,儘管我承認你是人了,但你是我的人。你的結婚,要我同意。如果你是男的,嫁給你的人也變成我的奴隸了。你們的小孩,當然還是我的奴隸。

所以,這個意義上的封建生產關係,也叫農奴制。農奴制是近代以來,孔德、黑格爾、馬克思等思想家構擬出的社會發展的一個環節:奴隸制——農奴制——僱傭制,這三者是一個人性的發展個進步。奴隸完全不是人,農奴是別人擁有的人,僱農就有人身自由了。

這個理論就非常理想化了。實際情況不同地區之間相差很多。


在野武將


封建包含三層意思: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的封建在中國結束於秦漢,作為底層社會制度的封建結束於民國,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封建一直殘存在社會上。三者共同點就是人身佔有和人身依附。

人類開始農耕時代後,基層生產形式就是一群人種一小塊地。直到八十年代雲南還有個別村子,除了鹽什麼都不與外界交換。糧食自己種,布自己織,油自己榨,房子自己蓋。在整個農業經濟時代,這就是生產的基本模式。但是由於生產力低下,頗遇天災,各姓氏,各部落,各村寨互相搶掠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種“過下去就過,過不下去就搶”的狀態裡,人們需要依附強者,團結起來對付其他人。所以慢慢就形成“庇護-依附”關係,就是“你們聽我的,我罩著你們”。這就是作為政治制度的封建制的來源。中國最早可考證的商朝就是個部落聯盟,商王罩著一群小部落,後來代替它的周朝其實是另一個部落聯盟。

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是政治封建制的鼎盛期。後來從秦始皇一直到漢景帝,花費近一個世紀時間,終於將封建制改成了郡縣制。從那以後,封建制在漢族地區就結束了,但在少數民族地區一直保存著。成吉思汗出道後就是先整合蒙古各部落,然後才對外征服。努爾哈赤也是先統一滿族各部落才南下。西南地區直到民國還有殘存的土司制,當地人不知道有民國,只知道有頭人。

中國的近鄰日本,直到明治維新前還有各種藩,也是典型的封建制。印度直到獨立時還有各種土邦,中央政府通過贖買甚至武力征服,把它們統一成現在的印度。西方各國在中世紀是典型的封建制。比如德國,無論人口還是面積只相當於中國一個省,中世紀居然有幾百個小國,十九世紀才統一。

但是,封建作為國家政治制度消失後,社會生產力仍然是小農經濟,所以這種“庇護-依附”關係在基層一直保留下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時代皇權不下縣,基層村村寨寨都自己抱團,鄉紳就是法官,甚至有自己的武裝。一直到清末,很多部隊都打著主官的旗號:張字營,王字營等等,兵效忠官,官效忠大官,最後效忠清室。

工業革命造成了社會化大生產,社會分工不斷深化。今天的城市居民已經不可能獨立生活,必須與其他行業的人進行交易。對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業緣關係,不是血緣和地緣關係。經濟基礎變了,上層建築才會變,社會分工是封建制度結束的最重要動力。

中國現代史上的軍閥混戰時代,是封建制的最後結束。1949年後的中國徹底消滅各種割據,政權建設到村一級,成為從形式到內容都統一的國家。現在我們只能在中東、非洲某些落後國家裡能看到封建制殘餘,當地人更忠於部族而不是國家。

由於政治上,社會上長期以“庇護-依附”為基礎,整個封建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文化首先強調人身依附。妻子是丈夫的財產,子女是父母的財產,農民是地主的財產,甚至大官都是國王、皇帝的財產。彼此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社會基礎不是個人,而是血親大家族。

在這種文化道德薰陶下,人們習慣於把他人當成自己的財產,而不是獨立個體。我們在《英雄本色》之類香港黑幫片裡看到的,就是幾十年前現代城市裡殘餘的封建道德文化:小弟要忠於大哥,大哥要罩著小弟。直到今天,農村地區封建文化重於城市,小城市封建文化重於大城市。很多人仍然把血親家族,而不是國家社會當成第一位的存在。另外,也有不少人在戀愛婚姻家庭中中保持著封建意識,將戀人、配偶、子女當成自己的財產。一些私營業主甚至會公開在企業裡讓員工向老闆宣誓效忠。

所以,在政治的,社會的封建結束後,清除思想意識中的封建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科技文化鄭軍


漢語的‘’封建‘’,源自於封侯王,建屬國。可上溯到黃帝軒轅氏時代,黃帝正妃嫘祖生的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玄囂,是為青陽,降居江水。另一個名叫昌意,降居若水。也就是說,這兩個兒子分別被封為江水和若水地方的主人。在堯舜時代,尚未見到這種分封的事情,到帝禹時,不僅帝位世襲,還分封子孫嗣國。周朝姬昌姬發,大行分封之道,將國土分封給子孫及功臣,建立不同等級的王國、侯國、大夫國。史稱諸候列國。原本用心是想一旦朝廷天子有事,各國可以幫扶。但事情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列國自強做大,互相之間,爭城奪地,視天子有如無,乃有戰國之禍亂。各諸侯國內,還可再分,如齊國孟嘗君的封地是薛。秦統一後,不行分封制,行郡縣制,遭到儒生博士的反對,為此,還鬧了個焚書坑儒。漢朝又恢復了封建制,還非劉姓不得封王。劉邦時,韓信想自封楚王,呂后把韓信殺了。但皇帝的子孫和功臣的封地,不象周朝時那麼大,錢糧供受封者專享,小的僅叫食邑。國家大部分土地還是以郡縣或行省道州縣劃分,朝廷委派文武官員管轄治理,收租稅錢糧。

西語的封建,詞根是Feudal。封建社會叫作Feudal society。封建制度叫Feudality。封建主義叫作Feudalism。封建又是歷史學和社會學術語。學術上將人類社會從古到今,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時代,地主掌握生產資料,佔有土地,僱農租用地主的土地,以農產品抵租。還有些佔有少量土地的自耕農。西方為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中國為地主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之前的奴隸制社會,則是豪門貴族式生活方式,奴隸主對奴隸,有生殺予奪買賣的權利。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狀況,以工廠機器為主要生產資料,工人提供僱傭勞動,為城市聚居為主的市井公民生活方式。

現今,作為國家形態的封建制度,已經不存在。當人們說封建的時候,意味著封建時代遺傳下來的制度殘餘、意識形態、倫理道德,如三從四德、天地君親師等等。當然,筆者的意思,並非說所有封建意識或觀念都是壞的,人類的意識形態的演進,本身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最根本的人性,會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有不同的價值觀體現。


華中小隱


封建,簡單地說,就是封土建邦。封土建邦只是封建的形式,而其含義之深刻就要從封建制的起源說起。

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論》可謂是對封建制做了一針見血的揭示。“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莫非不欲去也,勢不可也。”

柳宗元認為,封建制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而且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就是上古的聖王也沒辦法解除封建制。

柳宗元借用戰國儒家荀子的言論:大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爭而不已,這時候就會有智而明者出現,講道理論斷是非曲直讓人聽命,於是這樣的人成為君長,可服眾。聚而成群的人相互之間的鬥爭的規模會更大,於是有了軍隊,出現了更有威望的人。群的首領君長聽命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就是諸侯。諸侯之間相爭就規模更大,又出現更有威望的人,諸侯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土都要聽命於他,就是方伯、連帥。鬥爭的規模再升級,又出現更有威德的人,方伯連帥也要聽命於他。這樣的人安定百姓一統天下就成為天子。

所以封建制的產生是先有鄉里長官再到諸侯、方伯、連帥,最後有天子。而澤及人民的人死了,人民還會尊奉他的子孫成為首領、諸侯、天子。這是封建制產生的原因。

當然,以上是儒家學派所認為的封建制。

實際上我們現在能瞭解的只有商周時期資料相對比較完備的封建制,上古時期的封建制因為資料的缺乏已經沒有辦法瞭解是不是真的像荀子說的那樣。

拿西周封建制舉例:

文王時已為方伯,即西伯,是一方的諸侯領袖。在周人東進的過程中也不斷有諸侯歸附。武王繼位後在克商之前於孟津觀兵,訓示八百諸侯。這些先後追隨武王的諸侯在武王克商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武王立周之後,有三個部分的政治勢力都需要安撫。一是周的血親重臣;二是這些追隨武王的諸侯;三就是殷商的舊勢力以及前代聖王的後代。

西周的分封就是將權力和義務分給這些親族子弟、重臣諸侯們。《禮記*王制》說周設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西來的新取得政權的周人將土地分給封君,每個封君取得了一片土地,還有分領的人群。封君獲得的人群包括司官、殷舊民,還有原來土地的原住民。西周的分封是族群的重新組合。天子賜予國號、疆土、告誡的文辭以及各種禮器作為受封的象徵。西周的封國是春秋列國制度的前身。

西周時期是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周天子不是後世的皇帝,不具備絕對的中央集權。真正屬於周天子的範圍只有王畿之內,但分封到各地的諸侯又有對周王室的種種義務。這種特殊的體制是因為周克商之後需要對多方勢力多個族群制衡所產生的。這就是早期王朝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