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山區群眾有一種精神食糧,一般人沒見過


龍勝各族自治縣,是全國貧困縣之一。作為苗、瑤、侗、壯、漢五個常住民族組成的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的文化生活卻是異常濃郁,尤其是舞草龍、吊龍,甚至還有辣椒編織成的龍,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觀賞奇觀。

隨著春節的臨近,在龍勝各族自治縣樂江鎮寶贈村,今年55歲的吳必勳等村民正在抓緊製作吊龍,準備在春節前後為鄉親們表演吊龍舞。

吊龍是中國龍舞種類之一,吊龍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寶贈村以前曾有表演吊龍舞的習俗,後來卻失傳了。吳必勳告訴記者:“我父親小時候,村子裡就有舞吊龍的,不知道為什麼失傳了60多年。

這是我們村裡的一種文化,我想重新把它傳承下去。”為此,2017年11月開始,吳必勳在諮詢了村子裡80多歲老人後,開始反覆嘗試摸索,力求在村裡重現吊龍。

吊龍用楠竹和木料扎制骨架,用彩紙、花布貼龍身,龍身內置彩燈,而龍頭的製作最為複雜。

一條吊龍製作需十多人同時進行,要耗時1個多月,是竹編、布藝、繪畫、剪紙、裁縫等多種手工藝和音樂、舞蹈、禮儀習俗融為一體的綜合型藝術。

經過不斷努力,2019年5月,吳必勳完成了第一條長度約32米的吊龍。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村裡失傳60多年的文化給“續”了起來,吳必勳成了村子裡名副其實的“龍的傳人”。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吳必勳和村民們就想再嘗試一次,一方面可以再次熟悉工藝,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新的吊龍在春節前後出現在鄉親們的眼前。甚至,他們還想到傳承,給孩子也灌輸發揚傳統文化的思想。

近日,記者來到寶贈村時,吳必勳正和村民們探討吊龍的製作工藝。吳必勳告訴記者:“一條吊龍製作需多人同時進行,相當精細,是真正的民間特色手工藝術。我們除了做吊龍,也在抓緊練習,好在春節的時候給大家表演。”

眼下,吳必勳的吊龍隊伍以50多歲的村民為主,但是村子已經有越多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上吊龍。吳必勳還收了兩個年輕的徒弟和他一起製作和練習。他說:“我希望更多的人喜歡上吊龍舞,我願意把自己摸索的經驗和他們分享,共同把這樣的文化傳承下去。”


很多村民都說,不管是吊龍也好,草龍也罷,這都是傳統文化,是精神糧食,不能丟,不能放棄。記者滕嘉 通訊員吳生斌/文 記者滕嘉/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