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倖存下來的人,就揹負著倖存者必須完成的職責,儘可能好好地活下去。哪怕有許多事情永遠不會完美。

——村上春樹

疫情期間,你的專業能做什麼?

這是疫情期間的熱點微博,閱讀量近500萬,各個專業從業者與學生一起探討:在國家飽受疫情肆虐的危急狀況下,除了捐款和捐獻物資外,我們還能憑藉自己的專業做些什麼?

這是在追問專業價值的背後,凝聚的其實是一份自我對於社會的認責以及反思。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

在這個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的“漫長假期裡,作為景觀設計師我們追問自己的專業以及個人在社會事務中扮演的角色。反思過往,思考在這樣一個疫情之後,我們可以專業的做些什麼,來增加城市公共生活的小確幸。

城市是人類最集約最高效的生存方式,也是與自然相處的一種方式,是對整個大自然相對最小影響的生存方式。當然也隱藏了很多風險,就如這次新型肺炎的傳播,就是高密度聚集生活弊端的一種體現。但是我們人類並沒有比城市更好的適於最多人生活的聚集生活方式。

疫情之後,生活繼續,我們不可能也不可以拋棄或逃離城市,不管從經濟、生態或者生活角度來說,城市還是最好的生存生活空間,尤其是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

疫情之後,生活繼續,我自私的希望,當我老去時能被更多的認識不認識的人關懷到,這種關懷是存在於社會分工裡的專業關懷,是社會的秩序基因。我們不能奢望在某天突然有人關心了你,只有在今天我們用專業關心了別人,這種關心會隨時間定格在社會秩序裡,以後我們自己才會成為受自己“恩澤”的人。

疫情之後,生活繼續,過去已是過去,歷史無法改變,我們可以從今天調整自己,用專業讓城市生活變得更美好些,哪怕只是一些小確幸。


.1. 你的城市對兒童友好麼?

作為設計師,我發現職業生涯裡,對景觀設計在城市公共空間意義的理解分為兩個階段,分割線為“為人父母”時。

回想起來,前階段是追求畫出漂亮的圖紙,做漂亮設計的階段,經常苦惱的是某個東西做的好看不好看,而很少去思考從功能角度設計是否真的合理,也沒有時間去認真回訪自己設計過的每一個項目,使用者是不是用得舒服。那或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階段。

當有了孩子之後,我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的來源,我關心周邊的環境是否安全,觀察城市裡不同的公共空間,不管是公園、街道還是社區,關心他們是否對孩子們友好。從此我每設計一個項目就會考慮考慮孩子們會怎樣使用,新建改造公園考慮是否設計一個專門的兒童活動區,需要適應那些年齡區間的兒童。

我瞭解體會城市公共空間怎樣被使用:

當我推著嬰兒車從家到300米外的公園,發現人行道上的小方磚對嬰兒車的顛簸不是一點點,斑馬線上到人行道那一點只有三五公分的不順接對於嬰兒車的小輪子也是一個挑戰。

幼童對沙子有天生的熱愛,可以在沙坑裡玩耍整個下午,回家前我多麼希望邊上就有一個洗手間,即方便如廁,也減少沙子對公園其他地方的沾染。

在沙坑裡拍掉沙子,到邊上洗個手,愉快的結束一天的玩樂時間。

喜歡沙子,不代表所有的沙子都討孩子喜歡,對於滑梯下來進入沙池,沙子進入鞋子的不適感,她們可能就會表示不能接受。而這樣的滑梯池可能是目前挺普遍的一種。

兒童對於爬高有天生的好奇,哪怕是我家有些膽小謹慎的小女孩,也會對爬到攀爬架的高處充滿期待,屢試不爽。而我在旁希望的是攀爬架下的鋪地是柔軟的,這樣哪怕她掉下來沒那麼危險。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對於孩子來說,

人行道邊高起的側石是她們的歡樂平衡木,

公園裡的置石是她們用來爬高的山峰,

小旱溪是她們的自然實驗室,

草坪真的可以讓她們放飛自我自由狂奔

......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孩子上學後,我注意到從家去往學校的路上存在諸多不便,人行道只有一米,放學時流出的人群只能在機車道上行走;

夏天3-4點放學時還是紅日當頭,老人們在毫無遮擋的烈日下等候;

雨天家長們尤其是老人接送孩子又是另一番窘境;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當自己成為一個真實的使用者的時候,才知道城市裡存在諸多與人為敵的空間,才知道自己設計裡存在的謬誤和漏洞。

往後,在城市公共空間領域可以為孩子們做什麼?

1、公園內設置園中園,為兒童設計半封閉,最好是封閉的兒童遊樂園,進出採用門禁。甚至可以接入互聯網數據系統,對進出進行識別與管控(這次疫情下基於管控的各種驗證系統碼,就可以用來解決這個問題)。園中園是很多國家處理公共兒童活動場所安全問題的方法。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列針對公共兒童活動區的解決策略。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2、友好街區,可以放心讓孩子們獨自或老人陪同上下學的安全街道。

3、友好社區,可以讓孩子自由撒歡的居住社區。


.2. 老人們在城市公共生活被善待麼?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近幾年,我經歷了一批城市更新類公園改造項目,讓我看到了另一個群體--老年人,他們的生活節奏和活動方式跟我們是那麼不同:

夏天,5點半他們已經在出門開始晨練,到7點多太陽開始烘烤前他們已經回家,傍晚5點半他們已經吃完晚飯,家門口公園裡坐會,又開始晚間鍛鍊,散步、跳舞、舞劍、太極、快走......;

以我的作息規律,只見過他們晚上活動,而不知這是每日第二場。

冬天,除了鍛鍊,與三五鄰居老友,跟著太陽的角度調整坐姿坐向,是最有幸福感的場面。

雨天,對我們這年降雨覆蓋日達40%以上的城市來說,根本擋不住大爺大媽們每日健身的腳步,哪怕只是走幾圈也是必須。

......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關於善待老年人,這裡特別說一下廣場舞,中老年喜愛廣場舞,大部分人不理解,或是出於偏見,認為廣場舞是醜陋的社會現像。我以前也同樣不理解,但是現在我想說:

對廣場舞的誤解和偏見,

一是因為我們太年輕,還沒有老過,

二是我們還沒有認真研究過廣場舞。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就如這次疫情裡有個梗:

禁足一個月,男人理解了女人的產後抑鬱症。

同樣,當人至退休後,進入另一種生活狀態,需要太多內容來填充生命的空間。

早晚的健身裡廣場舞是健康、積極、入門簡單、適應人群廣泛的健身方式

讓老年人進行健康積極的健身活動,可以保持他們良好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可以減少對所謂保健品的關注和依賴。

對城市空間需求來說,廣場舞是最節省空間的健身方式,人均不足3平方米就可以進行。這是非常適合大密度人口城市的健身方式。

這次疫情裡,大家都看到了方艙醫院裡的廣場舞場景。這也佐證了我的這個認為。

關於廣場舞的最大的詬病是:噪音擾民!

作為設計師,基於近三年我對廣場舞的關注和記錄,我想說:

廣場舞噪音擾民,不是廣場舞本身的問題,而是總體活動空間分佈不平衡和活動空間設計有問題。

這幾年我對廣場舞的關注有點小執著,具體這裡不多說,只說基於我自己的觀察、數據記錄對比,提幾條減少、弱化廣場舞產生噪音的方法,噪音不可避免,但是可以細緻處理後可以做到不擾民

1、合理規劃分佈社區公園,讓大媽大姐就近運動,就近廣場舞,這樣人數少,組群也好,需要的播放音量自然就小。

(巨大的廣場裡幾支十幾支隊伍,場地需要爭奪、聲音需要覆蓋能不嘈雜?)

2、社區公園空間佈局合理,減少大廣場或不設計大廣場,分散設計成多個容納五十人以內活動的小廣場,小廣場之間間距合理,減少廣場舞族群之間互相干擾;

3、小廣場位置儘量避免鄰近居住區,或者周邊有連續灌木和大喬木掩映隔離,

減少對居住區的影響

4、廣場形狀相對規則,以正方正或圓形為佳;

5、跟進公園和場地使用管理,可以通過聲音測試數據對比,對廣場進行分類,對廣場舞播放設備最高分貝進行限制,對使用時段進行分級,最後彙總形成對具體小廣場的廣場舞使用說明

這個種處理矛盾的方向會成為城市管理精細化的一個內容。

面對問題的實質,雖然不一定就能完全把問題消滅,但主要矛盾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畢竟迴避、打壓只會帶來新的問題。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大家有時間在公園裡看到跳廣場舞健身的中老年人,不妨放下成見,參與其中跳上一段,或許能感受到某種快樂;再者可以掏出手機,下載一個測聲音分貝的APP,測測他們的音樂與車水馬龍的街道噪音的數據,對比對比,誤解自然消除。

往後,鼓勵老年人多出去健身、活動,多參加積極健康的健身活動,比如廣場舞這樣的好項目,定是很有利於保持好心情好身體。

我不知道當我退休後會不會也參加到廣場舞的行列裡,但是我會一直支持廣場舞這個健身方式,這真的是非常適合當下老年人的健身方式。


.3. 過往的建設給我們帶來什麼?

孩子和老人是我們最重要的牽掛,顯然此前對他們的關懷不足。而背後有複雜的成因,這是社會現階段的現象,無關對錯,我們關注動態發展的趨勢即可。

記得去年北大李迪華教授(第596位講者)在一席的演講,題目是:

“夜深人靜,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牽手穿過這個曲橋,難道你們不擔心他們會掉到水裡嗎?”

後來轉載的題目有改為:“我們建設了那麼多年,終於讓城市醜的千篇一律。”

建議大家再觀看一下,一定會感同身受,會心一笑,鬱悶從心來。

“危機四伏”的人行道

“精心”設計過的充滿危險的廣場、臺階、人行道

會要人命的健身器材在城市裡比比皆是

道路崎嶇的教學樓

有齒輪的無障礙通道--關鍵時刻一定“用不上”的設計

演講之後,城市管理者對於城市建設的精細化方向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些年的建設,給我們帶來經驗,好壞參半。好的不表了,不足的就如李教授提到的種種怪現象。

這背後是這些年重重建設輕研究,建設輕管理,重建設輕評估的後果。

已有規範和標準,在使用多年後,被驗證需要調整和矯正。

前段時間住建部公佈了最新《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標準(徵求意見稿)》,關於將道路綠化率取消,用綠化覆蓋率來替代,引起一部分園林專家反對,支持者甚眾。我就不解了,這些專家難道你們都不走人行道的麼?道路讓給植物還是讓給人,難道還需要辯論一番?

下面兩圖是我百度街景隨便輸入兩個城市(杭州、寧波,我還是挑了比較優秀的城市,哈哈!)的兩條路看到的景象。這是普遍的人行道狀態,人行道的實際淨寬,在被各種佔道和不明原因折騰後,就只夠一個人通行,並排或對向行走,經過行道樹時基本就都需要避讓單方先行。

公交站佔據了整個人行道斷面。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非機動車停放後,基本沒有人行道的空間;後段好不容易寬敞些了,又碰到了公交站,行道樹也沒了。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看完這兩圖,專家們,即使你們自己不走,難道忍心會讓你的父母、孩子、孫子在這樣的路上走?

城市公共空間是人的生活與活動空間。

繡花式的精緻美化再怎樣也是表面的裝飾,不能改變空間的功能格局,與其花很多錢很多力氣用很多花草來裝扮街頭,不如給周邊居民提供真實可以使用的互動空間。綠地率再高,綠地再多,沒辦法給人使用,那只是空擺設;綠地再多,沒有覆蓋率,又能有多少生態價值?


基於過往的建設經驗,調查、研究、分析、對比、總結出更多適於我們國情的,適於我們生活習慣,符合生態價值的城市公共空間形態。具體項目裡更加註重項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使用者的體驗、注重項目使用後評估。這才是專業應用和公共知識積累過程。

對於過往,我們真的忽略了太多本質的東西,把我們作為人的真實的最基本的對城市公共生活的需要都忽略了。

疫情過後,我們好好面對真實的自己,用專業,關注我們真實的需要、關愛我們真正在意的人。愛別人也是愛自己。讓我們的城市公共生活更多些小確幸。

疫情之後,我們的專業能做什麼?——設計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