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分封功臣

天下基本平定,劉邦先建都洛陽,就是漢高祖。有一次,劉邦宴請群臣,問:“你們要說心裡話,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劉邦同鄉,王陵的母親在項羽營中,她為了讓王陵能跟隨劉邦,自殺了)說:“陛下傲慢而對人無禮,項羽仁慈。然而陛下派人打下一個地方,就封給他。項羽打了勝仗不知道論功行賞,所以失敗了。”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帷幄(成語的來歷)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糧,我不如蕭何;連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傑,而能為我所用,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會用,這是他失敗的原因。”

劉邦分封功臣


接下來就是封功臣。劉邦想給張良齊國三萬戶的封地,張良說:“當初我和您在留縣相遇,這是上天的安排,所以把留縣封給我就可以了,不敢接受三萬戶。”於是就封張良為留侯。劉邦認為蕭何的功勞第一,所以封他為酇侯,食邑最多。功臣不服,說:“我們身披戰甲,手持兵器,攻城略地。蕭何只是舞文弄墨,又不參加戰鬥,功勞卻反而在我們之上,這是為什麼?”劉邦說:“你們知道打獵嗎?打獵的時候,追咬野獸的是獵狗,但發現野獸蹤跡,指出野獸所在方向的是獵人。你們不過抓住野獸,功勞就像獵狗,而蕭何的功勞像獵人。再說你們不過是一個人追隨我,多的也不過一家兩三個,而蕭何帶著自己本族幾十個人跟著我打天下。”功臣於是沒話說了。接下來又排位次,群臣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多處傷,攻城略地,功勞最大,應該排第一位。”劉邦前面已經給了蕭何多賞賜了,這會就沒有反駁,但他心裡還是把蕭何排在第一位。這時關內侯鄂千秋說:“你們說得不對,曹參雖然有攻城略地的功勞,但這不過是一時的事情。而蕭何一直保全著關中,使得陛下糧食從來不匱乏。可以沒有曹參但不可以沒有蕭何啊!所以應該蕭何第一位。”有人一提,劉邦就說:“好。”於是把蕭何排在第一位,並允許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後來有很多這樣的,表示地位高,權力大或受寵)。鄂千秋也因此加封為安平侯。

劉邦同時封了七個異姓王:韓王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也叫韓信,是韓襄王的孫子,他跟著劉邦進入漢中。後來劉邦出關,韓王信帶兵平定了韓地,所以封他為韓王。

劉邦分封功臣

劉邦封了二十多個大功臣,還有很多人沒有封賞。劉邦就常常看見一些將領坐著議論,他問張良,“這些人在說什麼?”張良說:“這些人在商量謀反。”劉邦說:“天下都安定了,幹嘛還要造反呢?”張良說:“您以平民的身份起義,靠著這些人打下天下,分封的卻都是您親信的人,誅殺的都是您仇恨的人。現在這些人擔心自己沒有封賞,又害怕自己的過失而遭到誅殺,所以在一起商量造反。”劉邦憂心忡忡,問:“那該怎麼辦?”張良說:“您最憎恨的,而又是群臣所知道的人是誰?”劉邦說:“那就是雍齒。”張良說:“您就先封雍齒,別人一看雍齒都有封賞,就不擔心自己沒有封賞了。”劉邦於是封雍齒為什方侯,這才把群臣的情緒安撫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