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公里•月 京津冀28市排第三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佈,2019年北京市降塵量均值為5.8噸/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7%,超額完成2019年初確定的6.5噸/平方公里•月的目標任務。

北京市揚塵汙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北京降塵量5.8噸/平方公里•月 京津冀28市排第三

據介紹,“量大面廣”是北京市揚塵源的主要特徵。據統計,北京市建築開發面積多年維持在2億平方米左右,市政、交通、水務、園林等工程廣泛分佈,各類道路里程接近3萬公里,裸地面積總體維持在200-600平方公里之間。施工揚塵、道路揚塵、裸地揚塵影響相互疊加,揚塵汙染防治工作壓力巨大。最新一輪的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結果表明,揚塵對北京市PM2.5排放貢獻率達16%,超過燃煤和工業,是僅次於機動車的本地第二大排放源。

各區都重視揚塵汙染防控,將揚塵汙染防治管理職責落實到街鄉鎮的同時,創新機制方法,積極試點探索。其中,朝陽區建立“一把笤帚掃到底”工作機制,統一制定8個街道266條道路和公共用地的清掃作業標準並開展深度保潔。大興區成立以主管區長為主任的揚塵專項治理領導小組以及七個行業揚塵治理專班,每週拉練檢查,整合車載顆粒物監測、道路塵土殘存量、道路塵負荷監測三套顆粒物監測體系,依託科技手段管控揚塵汙染。懷柔區強化工地“門前三包”管理,壓實施工單位對於工地出入口道路清掃保潔責任,明確檢查方式及罰則。

同時,積極創新監管手段,建成覆蓋全市街鄉鎮共計1020個監測點位的粗顆粒物自動監測網絡,實時掌握全市揚塵汙染情況。構建全市統一的施工工地揚塵視頻監管平臺,督促各行業規模以上施工工地安裝視頻監控,監控信號統一接入平臺,強化施工揚塵監管。通過車載走航手段,每月對全市平原地區250餘個街鄉鎮約1700條道路實施塵負荷監測評估,不斷督促提升道路清掃保潔水平。通過高分辨率衛星遙感監測手段,逐月對市域內各類裸地開展動態監管,實現對裸地揚塵早發現、早治理。

從全市來看,北京市揚塵汙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2019年北京市降塵量在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中排名第3,比2018年提升了9名,但揚塵汙染防治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階段,必須持之以恆狠抓實幹。2020年,全市還將進一步深化揚塵汙染防治工作機制、推進治理技術升級、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駱倩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