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天降橫財”,孩子們爭相“贍養”。老人:不用,我們自己養


老人“天降橫財”,孩子們爭相“贍養”。老人:不用,我們自己養

【1】孩子們“嫌棄”老人“沒本事”

魏大爺跟老伴兒幾十年了,擠在一個小平房住。

老倆有仨孩子,老大和老二都是女兒,老三是兒子。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平平淡淡。老倆都是一般工作、正常退休,收入不高。孩子們一個個心氣倒是挺高,但到社會上一“練”,也都那麼回事兒。

魏大爺和老伴兒都挺想得開:咱沒那富貴命,就別惦記富貴生活。生活簡單點,挺好。

孩子們卻都不以為然,想跑跑工作、託人找份好點的事兒做,老人又幫不上忙。時間一長,孩子們都覺得爸媽挺“沒本事”,靠也靠不上。

孩子們成年之後,大姐、二姐還好點,嫁出去之後就分出去住了,起碼愛人那邊有房子。老三都奔四的人了還沒結婚,還跟著老人一塊兒。理由很簡單:工作不好,工資收入低,買不起房,娶不起媳婦。

一開始老人還經常說教仨孩子,時間一長,說的也沒勁了,孩子們也來得少,懶得“受教”。仨孩子對老人的“印象”都不好,而且最“煩”老人的一點是,老倆的工資都自己存著,從來沒說拿出來點支援一下孩子。

大姐好像一直都挺“關照”老三,跟老倆提過幾次,經常“描繪”兒孫滿堂的美好畫面:

“爸媽,要不你們給他點錢,買個房子,先把媳婦娶回來?你們不指著抱孫子麼?你想想,你們老倆,天天逗著孫子玩,多高興啊!”

老人“天降橫財”,孩子們爭相“贍養”。老人:不用,我們自己養

魏大爺幾次都沒同意:

“能抱上孫子是福分,抱不上也沒辦法,孫子又不是我們想要就能要的。你們都長大了,我們也不能管你們一輩子。什麼事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爭取。

我們也老了,就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再說了,現在房子多少錢一套?我和你媽攢的這點錢,今後看病恐怕都不夠,哪夠買房子?

買房子的事兒,你們姐弟之間商量著來吧,我們幫不上忙。”

老人話說到這份上,姐姐也“蔫兒”了。好話誰都會說,好人誰都會做,做好人的話說起來更容易,但是讓她做出點什麼實際行動,基本戲不大。

【2】姐弟三人聯盟,瞬間“瓦解”

弟弟挺“感恩”姐姐幫著說好話,姐弟仨擰成了一股繩——都對老人沒什麼好印象。只是從來沒有人想過自己:本事、工作、日子過好過壞,為什麼要依靠別人?

倆女兒回來很少,兒子倒是天天回去,不回去也沒地方住,只是跟老人之間基本沒有什麼交流。

一段時間,城市集中改造。魏大爺家正好處在圈定的拆遷範圍內。

一聽到這個消息,孩子們都“炸了窩”:這是家裡“暴富”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魏大爺家一下子“熱鬧”起來了,紛紛都在幫助出主意。魏大爺和老伴兒一直都不置可否。倆老人早想開了,拆成什麼樣,也不是自己說了算,得按照政策來。至於兒女們的表現,老倆不糊塗,很清楚是什麼原因。

最終拆遷方案下來了。雖然魏大爺家原來的小平房面積不大,但是位置好,老倆也沒要錢,安置補償了兩套兩居室的房子,還是對門。

仨孩子,兩套房,怎麼分?兒子先發話了:

“我得要一套。我這一直還沒地方住呢。趕緊弄套房,得娶個媳婦,再大了,老爺子連孫子都抱不上了。”

一聽這話,倆姐姐不高興了。仨孩子,合著你一個人就單獨佔一半兒,那哪兒行?大姐說話了:

“爸媽還沒說話呢,輪得到你麼?這房子是爸媽的,怎麼也得看爸媽的意見。再說了,咱們姐弟仨,最差的結果也是平分,爸媽,你們說對不對?”

老人“天降橫財”,孩子們爭相“贍養”。老人:不用,我們自己養

看著幾個孩子們的“表演”,魏大爺很平和的說道:

“不分。在我和你媽沒都走之前,不分,就是我和你媽的。你們別惦記。”

兒子一聽急了:

“爸,你這不分,讓我到哪兒住去?住平房的時候,跟你們老倆住一塊兒,還能照顧照顧你們。我這沒地方住了,再找可就不一定挨著你們近了。這照顧起來就不方便了。”

二姐冷冷看了老三一眼:

“你是怕沒人照顧你吧?”

魏大爺想的很明白,也知道自己和老伴兒未來的養老怎麼安排。這麼些年下來,他們心裡很清楚,指望著孩子,根本不現實。養老,還得靠自己:

“不用,我和你媽,我們自己養老。”

【3】老人把房子全把在了自己手裡

安置房下來了。魏大爺和老伴兒做了三件事:

  • 第一件事兒,是和老伴兒每個人名下一套,而且說明白只屬於一個人。相當於是跟老伴兒做了個“婚內財產分割”。
  • 第二件事兒,老倆分別寫了一份遺囑,指明誰先走了,自己名下那套房全部歸對方。
  • 第三件事兒,老倆住一套,另外一套租出去了,收租金也能不少錢。

為拆遷分房的事情,孩子們沒少鬧騰。好不容易盼來一個“翻身”的機會,父母都沒給到孩子,全把在自己手裡了。

倆女兒為這事兒變得“勤快”很多,分別跟老人談了很多次的“心”:

“爸媽,你們老了肯定得有人照顧著。這兩套房子又是門對門,一塊兒吃個飯都方便,萬一有個什麼著急的事兒,電話都不用打我們就能過來。

你們說自己養老,就沒想過萬一哪天動不了了怎麼辦?誰在床邊照顧你們?哪家不是最後都靠女兒給爸媽養老?”

兒子總是拿“孫子”說事兒:

“爸媽,你們就我這一個兒子。我那倆姐姐嫁出去,給別人家生孩子去了。咱們家怎麼也得有個孫子吧?到現在我還沒結婚,人家就是嫌咱家沒房子。這不就卡在這兒了麼?”

老人始終不鬆口。孩子們看著老人這股子倔勁,實在沒辦法。

老人“天降橫財”,孩子們爭相“贍養”。老人:不用,我們自己養

魏大爺的老伴兒有時候有些心軟,有一次跟魏大爺唸叨起來了:

“老魏,你說咱們做的是不是有點不太好?畢竟是咱們孩子。有時候聽他們說的,我覺得還是有道理的。要不咱們再琢磨琢磨?實在不行,把那套房子租給兒子也行。”

魏大爺回應道:

“老伴兒,你多想想,如果沒有拆遷這事兒呢?

這先撇一邊不說。三個孩子,兩套房,你說怎麼分?怎麼分都打架,最好的方式就不分。至於說的租給兒子,你說收不收錢?收多少?

家人之間,最好別做‘生意’,沒法做。”

【4】結語

父母對子女有扶養義務,但是沒有管一輩子的義務。孩子從小接受父母的哺育,父母年紀大了,就要承擔贍養義務。

有哪個父母,自打孩子生下來那一天起,就開始計:今天喝了多少錢的奶、明天吃了多少錢的飯、後天花了多少錢買衣服?

我相信,沒有一個家庭的父母會計算到這麼精確的賬,等著孩子來還。道理很簡單:對於血肉,父母給的扶養是無條件的——反過來,作為兒女,是不是也應該從中感悟到什麼?

很多中國式的家庭,老人一輩子都在為子女盡“義務”。父母應該給的是什麼?是孩子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對子女一生的包吃包住。

子女並不能完全把自己“混”的好與壞,與父母之間建立起必然的聯繫。

魏大爺和老伴兒在兒女眼裡看來,是“沒本事”的父母,沒什麼錢,沒什麼“關係”,幫助孩子改善不了生活條件。但是,自己的生活,是需要自己奮鬥打拼出來的,依靠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很軟弱的行為。

在自己沒混好、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惦記老人的財產,更不可取。

個人認為,老人的做法是對的。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