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1

《傳染病》是一部外國的電影,在2011年9月9日在美國上映。它的分數並不高,很久以來一直是6.6。

奇怪的是,這一次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之前,這部片子在網上得到的評價並不高,有不少人吐槽,而現在呢,很多人甚至覺得這部電影很神奇。

其實說穿了,當年這部電影的拍攝靈感來自非典,裡面有蝙蝠帶病毒的橋段,而這一次2020年的疫情,感染也來自於有賣野味的某海鮮市場。

2

當年《傳染病》上映的時候,我想最吸引人的就是影片中可以說是大咖雲集。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取景方面,華納公司很捨得下本錢。影片分別在亞特蘭大、芝加哥、舊金山。甚至迪拜,瑞士,英國,巴西,俄羅斯,馬來西亞和亞洲的日本和中國香港等地區取景。

澳門賭王的明星女兒,何超儀也有參演,戲份很少,出場沒多久,就發病死了,她的哭戲,短暫而真實。

3

推薦這部電影,絕不是為了加重焦慮。相反,我最近一直在和身邊的朋友說:振作,要有信心,太焦慮時,試試聽多點輕音樂。幸好,我身邊的朋友,大都有自己的小房子,而且,她們以前就不是“月光族”,所以,壓力不大。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可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可以是反思。

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手法,一開始,就是病毒傳播的第二天的情節,一直等到最後,世界上的人們都被疫情折磨得苦不堪言時,才播出了病毒第一天的情況,也等於是告訴了觀眾,傳染病的原因。

4

原因很諷刺,不外是: 因果循環,環環相扣。

地球上的人類很多,並且,他們不單止需要生存,他們還需要發展。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正如在“食”這一方面,當他們的錢只夠溫飽時,他們只要填飽肚皮,就能獲得幸福感。而當他們有朝一日腰包鼓起來時,就可能不單純為了果腹,而是進而追求口福,最後,美味的食物還不滿足,還必須是稀有的、昂貴的。

影片中,人類為發展,推土機剷平了一片樹木,蝙蝠沒有了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就把家安在了豬的家裡。

豬是人類為獲取豬肉而圈養的,蝙蝠吃剩而滴落在地上的食物殘渣,被豬毫不嫌棄地吃了,病毒開始在豬體內生存。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圖文無關

而豬,最終的生存價值,是為人類奉獻,以各種不同的烹飪方式,被完美地呈現在人類的餐桌上。

5

第一例死亡的女配角貝絲,就是一家公司的高層,她簽署了一份協議,於是公司動工,開始剷平樹林:蝙蝠的家園。

在香港出差的時候,她的班機延誤了,導演也很奇怪,安排了她與前任又續前緣的橋段,而她在國內的老公和兒子,都在期待她回家。至今看不懂這一橋段的設計是何用意。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貝絲的老公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回家後,她熱烈地擁抱了兒子,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沒多久之後,母子倆相繼因傳染病去世。

香港、東京、倫敦,被感染的人們,相繼毒發身亡。

全世界陷入了恐慌。

6

這個時候,圈錢大V來了,他是一個男人,在網絡上謊稱自己也得過這例傳染病,但是,他對著千千萬萬網友說:他靠吃連翹恢復健康了。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實情是他根本沒有得過病,只是為了與藥商勾結,讓連翹大賣而大賺一筆。

是不是很熟悉?人性的陰暗面,實在是太可怕。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醫務人員還在爭分奪秒地研製疫苗和生產疫苗時,民眾卻在搶奪連翹。

學校停課,垃圾滿大街,而研製成功的疫苗卻還沒有辦法大量生產,不幸染病的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7

冬天過後,春天是一定會到來的,那是勝利的曙光。

影片的最後,當然是以人類戰勝病毒而告終。疫苗從一始的量少需搖號發放,到到來能大量生產醫治民眾,傳染病終於被扼住了喉嚨。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醫學專家米爾斯傾盡全力地救治別人,自己卻被不幸感染了,臨死之前,她依稀看到旁邊的病人冷,還想著把身上的羽絨服奉獻給他人。

到今時今日,相信那些以往有吃野味的人,腸子都悔青了吧。

老祖宗是有智慧的,他們為後代試吃過,覺得好吃的動物,才會一代代圈養下來,我們應該珍惜他們曾經的付出。

人類,看似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對大自然,還是很心存敬畏。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不說了,這部《傳染病》,香港的譯名叫《世紀戰疫》,推薦大家去看一看。

感謝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