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今天繼續給大家講《資治通鑑》中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能發人深省。

漢六年(前201)正月,天下安定,漢高祖劉邦要對追隨自己創業的功臣們分紅。劉邦自己的兒子年幼,並且兄弟少,認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為同族較少,被孤立的原因,於是“欲大封同姓以填撫天下”。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隨後他開始給自己親近的幾位大臣如蕭何、張良等人先行封賞,將蕭何封為酇侯,是眾大臣中賞賜最多的一位,張良則在齊國挑選三萬戶作為賞賜。不過對於這個賞賜,張良拒絕了,他說道:“臣追隨陛下,是上天再給臣的旨意,陛下用臣的計策能夠取勝,是臣子的幸運,您如果要賞賜的話,請賞賜魏無知吧,是他將臣舉薦給陛下的。陛下只需要將留縣賞給我就夠了,我受不起這三萬戶。”

劉邦聽了張良的話,心中非常高興,於是誇讚道:“若子,可謂不背本矣(不忘本心,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隨後封張良為留候。

之後劉邦決定對其餘將士論功行賞,這個時候張良立刻阻止道:“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意思是說陛下您平時最憎恨誰?並且大家都知道您憎恨他。劉邦回答曰:“是雍齒,他與我積怨頗深,曾多次背叛我害我陷入窘迫,我本想殺掉他,可是他也有很多功勞,我不忍心。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張良聽完之後立刻說道:“今急先封雍齒!”

既然劉邦如此討厭雍齒,張良為何急切的要劉邦第一個封賞最討厭的人?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原來在劉邦封賞諸將之前,下面的大臣們都各個爭功,認為自己的功勞最大。蕭何與張良等謀臣受到如此大的賞賜時就引起了下面將士們的不滿。古代作戰時,直接在一線參戰的將軍往往是看不起背後的謀臣的,認為他們只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稍微有點危險就能逃跑,怎麼能比得上他們在戰場上流血殺敵的功勞大?於是紛紛向劉邦提出反對:“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小者數十合。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劉邦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反而以獵人與獵犬舉例,稱這些將士們為獵犬,捕捉獵物雖然是獵犬在前面撲殺,但是倘若沒有獵人尋找獵物然後解開繩索或者牢籠,這些獵犬也不可能抓到獵物。劉邦說的話一點也不講情面,直言:“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意思非常直白且難聽:你們只不過是一條有功勞的獵狗罷了!

聽到劉邦的這番比喻,想必將士們心裡很不舒服,但也不敢再多說了,最終這件事也被劉邦強行壓下來。張良也正是看出了這一點,為了不再激怒這些將士們,才不願意接受三萬戶的封賞。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而因為這番爭執,封賞大臣們的事情也都暫時擱置了。不過這件事並沒有結束。

有一次劉邦在洛陽南宮行走,他遠遠的看到好幾個將士在沙地上交談。劉邦問道:“此何語?”,張良回答:“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劉邦聽後大驚:“如今天下初定,他們為何要謀反?”張良回答道:

“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親(劉姓諸侯)愛(親近之人,如蕭何張良等),所誅皆平生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擔心)陛下不能盡封(這些將士擔心天下土地被“親愛”分完,輪不到他們),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

聽到張良的這番話,劉邦心裡擔憂,開始悔恨之前所說的話,沒有考慮到更多將士們的心情,於是就立刻著手對這些將士們進行封賞,安撫他們的心態。不過張良認為如今將士們的不滿已經升起,第一要素是儘快安撫,按照傳統的論功行賞的話需要時間太久,畢竟人數眾多,需要時間一一整理他們的功績,中間難免出現變故。

因此,為了安穩住他們的心,張良就獻計讓劉邦率先賞賜他最討厭的人,就是為了給將士們表個態:我劉邦連最討厭的人都能封賞,難道會忘記你們嗎?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劉邦就按照張良的計策實行,“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趨(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果然“群臣人人自堅矣。”張良的計策可謂是高明。

《資治通鑑》將這件事的始末介紹得很通透,讓人能夠明白給“員工”賞賜也是有學問的,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大問題。不過你以為這件事就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這麼簡單麼?《資治通鑑》對於這件事還有更深度的解讀。

司馬光認為,張良除了為劉邦出謀平定將士們的反心之外,他更高明的地方就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引導”劉邦。

前面提到,劉邦問張良那些人在沙土上說什麼的時候,張良回答的是:“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從這句話中可以聽出張良對於這件事是早就知道的,張良作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被委以心腹,為何要等到劉邦看到了才說出這件事?為何不提前告知劉邦?答案很顯然:就是張良就是藉機讓劉邦體會一下諸臣們的心情!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劉邦自得天下之後,開始用喜怒來進行賞賜與誅殺,喜歡阿諛奉承的人得到好處,而正直的大臣們卻人人自危,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因此張良就是藉此機會提醒劉邦:陛下從布衣做到皇帝,靠的是這幫兄弟們。陛下應該感激這些將士,為君者不應該無端猜忌全憑喜怒,為臣者也不用猜疑恐懼專心做事,這樣國家才會無憂無患。

世人皆知劉邦殘暴弒殺,但是為何沒有聯合起來反他呢?我們不能只看劉邦弒殺的一面,還要看他給屬下的“懷柔政策”。有很多時候,劉邦都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因此就體現了張良這種善諫之臣的重要性。

對此,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張良評價道:

若良者,可謂善諫矣。”

《資治通鑑》就是如此,對於歷史事件的剖析非常透徹,往往能夠看到歷史事件背後的含義,通過這則故事,我們不僅學會了“領導如何給員工分紅”,還能學會“員工如何勸誡領導”,可謂受益匪淺。“帝王之書”的美譽,可不是空穴來風。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多讀一讀《資治通鑑》,這部著作越讀越有滋味。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不過對於沒有文言文基礎的朋友,閱讀原版《資治通鑑》比較吃力,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版資治通鑑》,這本書是由臺灣國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先生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並且在翻譯的時候嚴格遵守原著本意,絕不平添枝葉。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書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劉邦給大臣封賞,張良獻計:先賞最討厭的人!結果發現此計真高明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筆者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1.2萬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