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號線一二期列車全部“到家”開始“跑磨合”

18號線一二期列車全部“到家”開始“跑磨合”

18號線一二期電客車

3月2日上午,龍泉山腳下,成都地鐵合江車輛段內,軌道交通18號線一二期最後一列電客車完成到段卸車,並平穩停放運用庫、完成整車消殺。至此,18號線一二期所有電客車已全部到段,這標誌著成都地鐵首條140公里/小時市域快線的電客車到段接車工作圓滿落幕,線路全面進入場段調試階段——通俗地講,就是開始“跑磨合”。

“18號線一二期接車工作累計歷時200余天。為確保籌備節點有序推進,我們在提前總結既有線路卸車經驗的同時,細化人員及作業需求,充分考慮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多方協調、嚴格卡控、充分預想,順利完成了2臺內燃機車、1臺鋼軌打磨車、2臺接觸網檢測車、1臺隧道清洗車、1臺綜合檢測車及26列電客車到段接車工作。”成都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瞭解到,26列電客車悉數“到家”,全面進入“跑磨合”階段的同時,18號線各系統接口調試、車站設備生產及監造、規章制度編制、人員上崗培訓等籌備工作也在全面全速推進。

時速

成都最快地鐵線路

國內首創時速140公里8A編組列車

軌道交通18號線一二期電客車車輛採用8A編組,全長187米,寬3米,最大載客量達2958人,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40公里/小時,是目前成都地鐵最快的車輛,也是國內時速最快的市域A型地鐵車輛。

列車外觀採用“冷酷黑”與“熱情紅”作為主色調,色彩搭配上一冷一熱、一靜一動,列車內裝則採用暖橘色調,營造溫馨的乘車環境。同時,為方便去往機場和長距離乘坐的市民乘客,18號線列車在座椅後背進行了加高,更加符合人體工學,並在每節車廂增設兩處“大件行李架”,用以存放大件行李。

此外,列車首次採用適應高速行車的流線型鋁合金車頭,能在長大隧道區間內運行時降低空氣阻力;首次採用貼有防曬膜的雙層有色玻璃車窗及具有氣密性能的塞拉門,減少陽光輻射並提升隔音效果;結合座椅佈局設計了縱向佈置的28寸LCD圖文顯示器和可自動調節亮度的LED照明,進一步提升了乘客乘車舒適度。

快線

服務市區與機場之間

打造兼具市域與機場客流的複合線

作為成都市東進戰略上首條主動脈,軌道交通18號線一二期工程起於火車南站,全長66.8公里,共設車站12座,是一條服務於成都市區與天府國際機場之間的快線,也是一條兼顧市域客流和機場客流的複合線。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完善成都市軌道交通骨幹網,充分發揮快速交通服務功能,為廣大市民朋友帶來更為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

“一條地鐵線路的籌備工作除了完成土建結構、裝飾裝修、設備進站等工作外,還需經過12-15個月的運營籌備、6個月以上的綜合調試、20000項以上功能測試,以及不少於3個月的空載試運行等。”該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將結合18號線線路及客流特點,緊密圍繞差異化行車組織、便捷高效化換乘組織、高品質特色服務等方面開展18號線一二期籌備工作。當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線路概況】

軌道交通18號線一二期工程起於火車南站,沿天府大道東側向南敷設,經環球中心、世紀城、麓山至天府新區博覽城片區,之後穿越龍泉山向東經三岔湖片區至新機場。線路全長約66.8公里,共設置12座車站,其中一期工程為火車南站至龍泉山隧道出口,線路長約41.2公里,設8座車站,均為地下站;二期工程為太平隧道至天府機場1、2號航站樓站,線路長約25.6公里,設4座車站。

記者 袁弘 供圖 成都軌道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