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戰爭初期,朱可夫大縱深防禦體系為什麼土崩瓦解?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巴巴羅薩計劃”,在德國被譽為其軍事藝術的“最高成就”。它以“總體戰”、“閃擊戰”作為理論基礎,整合了德國對外擴張戰爭的所有經驗,體現了當時德國的主要軍事學說和戰術原則。

該計劃從它一問世就處於嚴格的保密之中。蘇聯方面儘管不知道具體的進攻時間,但德軍的企圖,他們還是知道的。於是,將朱可夫升任紅軍總參謀長,幫助鐵木辛哥積極備戰。但令人意外的是,戰爭伊始,朱可夫的大縱深防禦體系土崩瓦解。

大縱深戰役理論的核心,就是要擁有絕對的實力優勢。

1941年2月,朱可夫出任紅軍總參謀長後,立刻著手進行戰爭動員。隨著德軍在歐洲的肆虐,蘇軍上下深知大戰在即,在思想上十分重視備戰工作,各類演習不斷地進行,軍官培訓班也加快了培養進度,各類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首先,注重後勤保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贏得戰爭的保證,尤其是大縱深戰役理論更強調後勤的重要性。朱可夫與中央供應部、邊境軍區,對全國的物資進行摸底,積極協調國家儲備,將大量的燃料、糧食、彈藥送往邊境。

其次,對蘇軍實行戰時整編。將過去的步兵師,整合為合成化師,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兩個炮兵團,以及其他專業分隊,一個標準化步兵師要達到14500人。戰爭前夕,邊境部隊的170個師,有100個師達到了滿編。

更為重要的是,加大裝甲坦克部隊的建設。蘇聯自恢復組建獨立的機械化軍和坦克師後,已決定組建9個機械化軍,朱可夫到任後,提出擴建到20個。這可是32000輛坦克,就當時蘇聯的工業水平,在一年之內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同時,加強新式戰機的研發,並大量生產,特別是擴大航空兵學校的招生規模。在朱可夫的一攬子操控下,蘇軍進入了全面備戰的狀態,他一有空就到邊境軍區指導工作,並要求各軍區建立指揮所,進行各類突發事態的演練。

不過,平心而論,朱可夫雖說是大縱深戰役理論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但作為戰略性協調工作,他的經驗還很少。更何況,留給他的時間只有4個月,前線的準備情況離他預想的,還有很大差距,但也有近300萬人的部隊駐守邊境。

可為什麼面對德軍的“閃擊戰”,蘇軍連一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呢?

對於德國人的野心,蘇聯人不能說沒有準備,甚至說是十分重視防禦,他們在開戰前2年,就建立了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防禦屏障——東方戰線,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但為什麼蘇軍300萬部隊,在德軍進攻時,連個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一是,大縱深防禦體系並未完全建立。按照朱可夫的預想,蘇軍的準備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儘管在烏克蘭地區的蘇軍實力強大,但局部的優勢,不能扭轉戰局。在德軍“閃擊戰”的攻擊下,大縱深防禦體系極容易被迂迴、包圍。

二是,戰役突然性,蘇軍猝不及防。作為一場精心準備的戰役,德軍可謂是煞費了苦心,他們偽裝成蘇軍,在開戰前深入蘇聯境內,切電話線、炸物資倉庫、製造混亂。讓本就沒有什麼戰爭經驗的蘇軍,一下子就處於驚慌失措、混亂的狀態。

面對德軍的“鋼鐵洪流”,零星的抵抗根本不起作用。對蘇軍官兵們而言,潰逃是唯一的選擇,但怎能跑過坦克的速度,許多人成了俘虜。最慘的是空軍,可以說是,一夜之間1200多架戰機被擊毀在陸地上,從而喪失了至關重要的制空權。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蘇聯領導人依然寄希望於“東方戰線”,堅持認為是邊境小規模衝突,遲遲不下反擊命令,喪失了最寶貴的10小時,致使沒有第一時間向前線發出命令,等到反應過來後,前線的蘇軍已經“兵敗如山倒”了。

當然,戰略上也有問題。按照蘇聯領導人的武斷想法,德軍的進攻方向在烏克蘭地區,朱可夫儘管不這麼認為,但對基輔軍區的投入是最大的。而德軍是分3路全線進攻,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戰爭初期,蘇聯的這個戰略錯誤是致命的。

當然,就實力而言,德軍遠勝蘇軍。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紅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建立的防禦體系,在德軍“閃擊戰”的迂迴包圍中,土崩瓦解了。根本原因在於,大縱深戰役的核心是要靠實力說話的,但就實力而言,蘇軍還不具備實施大縱深戰役的實力。

首先,朱可夫上任時間僅為4個月,戰爭就爆發了。他所要求的20個機械化軍只組建了10個;飛機的數量也遠遠不夠,陸軍缺口更大。作為大縱深戰役的倡導者,朱可夫認為,這樣的實力,不可能抵禦德軍的“閃擊戰”。

也只能在局部上實現大縱深防禦,那就是基輔軍區。朱可夫就是從這裡走向總參謀長崗位的,昔日的部下對他的戰術十分了解。面對德軍,烏克蘭地區的蘇軍確實抵擋了一陣子,儘管從全局看用處不大,但大縱深戰役的思路是正確的。

其次,雙方實力差距較大。當時的德國,已經奪取了歐洲幾乎所有的戰略資源,他們擁有羅馬尼亞的石油,鋼產量是蘇聯的2倍、煤產量更是達到了27倍。僅開戰當年,德國就生產了1萬架戰機,5千輛坦克,3萬門火炮。

而蘇聯生產這些武器至少需要3年。當然,德國經過多年的戰爭,工業生產已全部轉入戰時經濟軌道,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建成了300多家軍工廠。這在客觀上,也讓朱可夫的戰爭優勢,一時間很難實現,更不要說實施大縱深戰役了。

更關鍵的是,蘇聯儘管為了應對戰爭,進行了戰時動員,但只是部隊進入了戰備狀態,並沒有實行全國性戰時動員。這樣的結果,讓朱可夫在兵員數量也僅僅只是增加了80萬人,還有70個師沒有達到滿編,所以,他的防禦計劃不可能實現。

“戰爭就是命令”,戰爭爆發的當天下午,蘇聯就下達了全國動員令。14個軍區管轄內的23-36歲男性公民全部徵集入伍,所有行業實行軍管並轉產,所有的交通工具用於輸送部隊。並於第二天成立了最高統帥部,負責領導全國的武裝力量。

此時的朱可夫,進行戰略性備戰的意義不大了,作為戰將,戰場是他發揮優勢的最好地方,他被最高統帥部調往西南方面軍,在那裡有他的老部隊和老部下,由他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當然,與總參謀長比起來,他更喜歡上前線。

由此可見,蘇德戰爭初期,雙方的實力差距,才是影響戰爭進程的關鍵,縱然再先進的戰術原則,也要憑實力說話。朱可夫的大縱深防禦體系,在戰爭初期土崩瓦解,不代表其戰術思想錯誤,只能說是德軍的實力過於強大。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朱可夫傳》、《回憶與思考》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搞笑的問題!蘇德戰爭前期有大縱深防禦體系嗎?還朱可夫?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實施大縱深防禦作戰僅存於庫爾斯克戰役前期。明斯克戰役沒有,斯摩稜斯克戰役沒有,基輔戰役、列寧格勒戰役,甚至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皆沒有!



1941年6月戰爭爆發時,蘇軍執行的是總參謀部3月制訂的DP—41保衛國境線計劃,西部四個軍區中,6月22日共部署170個師。第一戰役梯隊56個師佈防在距邊境10—50公里處,第二戰役梯隊52個師部署於距邊境50—100公里處,第三戰役梯隊62個師分散於邊境100—400公里處。看似大縱深,實則除了邊境線上粗淺的師級野戰工事和營、團級築壘地域外,軍級、集團軍級和方面軍級的防禦工事皆無,軍隊純屬鬆散駐紮狀態!



第一戰役梯隊分佈稀疏,甚至一個步兵師的防區寬達70公里(依據PU—36條令,一個步兵師防禦地帶為8—12公里寬、4—6公里深),它們的作用僅在於確定敵軍的突擊方向、遲滯敵人的進攻。第二、三戰役梯隊負責消耗、破壞、阻止敵人攻向德維納—第聶伯河,並實施反攻將對方逐出國境。

蘇軍自建軍始崇尚進攻,防禦階段不過大反攻短暫的序曲。22日21時15分,鐵木辛哥和朱可夫聯合簽發第三號令,要求西部各方面軍使用一切力量和手段進攻敵軍並將其殲滅在邊境地區。這個命令最災難性的後果是,讓西方面軍急於實施大反攻和避免合圍前調第10、13集團軍,造成後方空懸德軍趁虛而入。西方面軍的覆滅緣於德第二、三裝甲集群的雙鉗分進合圍,西4北、西南方面軍能安全退卻得益於德北方、南方集團軍群僅一個裝甲集群。


歷史扒糞機


講實話怕縱深戰略,如果真的能玩得好的話,那麼為什麼當時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會敗得一塌糊塗呢?

要論對於自家公式修建誰都比不過,發過來發過來的馬奇諾防線真讓德國人來打,確實德國人得頭疼好一陣子!可是最後呢,馬奇諾防線還是被德國人給突破,天下沒有不長縫的雞蛋!就算沒有找個薄弱點,敲個縫,縫也就產生了!

沒有一條防線是十全十美的,肯定會產生自己的弱點!你提出的這種大縱深的防禦戰略肯定會留給敵人包抄或者是突破的點,那麼德國的閃電站就是找到這個突破點進行突破!

與其說朱可夫的提議是在提出大縱深戰略,到還不如說朱可夫是在竭盡全力的維持前線的軍隊!只有維持自己軍隊的規模,敵人發動進攻的時候才有更多選擇的餘地,否則軍隊數量太少,一下子就被敵人給打敗了,沒有任何戰略預備隊,那你這仗怎麼打?鬼來了都打不贏啊!

所以朱可夫的大縱深戰略一直要求提升前線的軍隊數量,這一點不是不可以理解怎麼講的,只要前線的軍隊夠多,就算德國人找到了前線防線的弱點突破出去,我也有兵力做好防備工作,比如說派軍隊把這缺口堵上,或者是我直接去追擊已經突破進去的德國軍隊,給他來個側面截擊!德國人就算在精銳也會因此遭受重創!

這點德國人心裡面最有數,為什麼當時在突破馬奇諾防線進入阿登森林,然後突破到法國西海岸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情況,英國和法國人就是太迂腐了,他所有的軍隊全部集結於馬奇諾防線和當時的法國北部,面對德國人突擊慌成一團,如果這個時候英國和法國能夠聯合組建起一支快速縱隊去攔截德國人的裝甲部隊,戰爭的結果尚且難知啊!

朱可夫要做的就是這個,我不希望我的軍隊一直被拴在前線,這樣的話這些軍隊跟死了有什麼區別?純粹就是一個木頭人!也就能夠當一下敵人的活靶子,那我就要靠這些活靶子去打仗!肯定不是啊!

朱可夫還是希望能夠多增加一些前線的兵力,能夠多增加前進的裝備,這樣的話方便接下來靈活應戰,他可沒有寄希望於憑藉這條防線,禦敵於國門之外!當初打諾門坎戰役也就這樣的一條部署,雖然前蘇聯一開始打仗確實有贏的機會,(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是朱可夫一直等到援兵和資源到期以後,才把步步深入的日本關東軍兵團給打了個稀里嘩啦!

這個才是縱深戰略的要點,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等到時機成熟實力成熟,我再發動鉗形攻勢把敵人徹底消滅,我就是等著最後那一集!

如果說我淺顯兵力夠多能夠做到自保,等到德國人入侵以後,德國人頂多兩個選擇,要麼去進攻我前世的這些據點,但是重兵防守你要打下來也得付出重大傷亡,而且我後方可以做足準備,要麼德國人直接突擊我的後方,放棄前線的防線和據點!那麼我可以在後方組織兵力,然後與前線的部隊前後夾擊,先消滅德國人的突擊部隊和精銳部隊,然後再回過手來去對付德國人的後續部隊!

總之戰場就是這樣一種運作,在局部地區實現兵力優勢,快速吞掉敵人的兵力,然後再總的戰場上面行程單點上面的壓力最終壓垮對手!

這個戰爭方法在軍事上面有一個專業名稱叫做斜擊!

但是很顯然,朱可夫所提的這些事情,不僅前蘇聯沒有這個能力,短時間之內把它組建起來,就連前蘇聯高層對於這場戰爭發動的時間也基本上保持一種異常的樂觀行為,當德國人發動進攻的時候甚至以為德國人就是在挑釁!

所以說有的時候,為一個元帥,他考慮事情要比一個將軍要多!不僅要保證軍事上面的時間,還得去維持後方的政治問題!


漩渦鳴人yy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紅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建立的防禦體系,在德軍“閃擊戰”的迂迴包圍中,土崩瓦解了。根本原因在於,大縱深戰役的核心是要靠實力說話的,但就實力而言,蘇軍還不具備實施大縱深戰役的實力。

首先,朱可夫上任時間僅為4個月,戰爭就爆發了。他所要求的20個機械化軍只組建了10個;飛機的數量也遠遠不夠,陸軍缺口更大。作為大縱深戰役的倡導者,朱可夫認為,這樣的實力,不可能抵禦德軍的“閃擊戰”。

也只能在局部上實現大縱深防禦,那就是基輔軍區。朱可夫就是從這裡走向總參謀長崗位的,昔日的部下對他的戰術十分了解。面對德軍,烏克蘭地區的蘇軍確實抵擋了一陣子,儘管從全局看用處不大,但大縱深戰役的思路是正確的。

其次,雙方實力差距較大。當時的德國,已經奪取了歐洲幾乎所有的戰略資源,他們擁有羅馬尼亞的石油,鋼產量是蘇聯的2倍、煤產量更是達到了27倍。僅開戰當年,德國就生產了1萬架戰機,5千輛坦克,3萬門火炮。

而蘇聯生產這些武器至少需要3年。

當然,德國經過多年的戰爭,工業生產已全部轉入戰時經濟軌道,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建成了300多家軍工廠。這在客觀上,也讓朱可夫的戰爭優勢,一時間很難實現,更不要說實施大縱深戰役了。

更關鍵的是,蘇聯儘管為了應對戰爭,進行了戰時動員,但只是部隊進入了戰備狀態,並沒有實行全國性戰時動員。這樣的結果,讓朱可夫在兵員數量也僅僅只是增加了80萬人,還有70個師沒有達到滿編,所以,他的防禦計劃不可能實現。

由此可見,蘇德戰爭初期,雙方的實力差距,才是影響戰爭進程的關鍵,縱然再先進的戰術原則,也要憑實力說話。朱可夫的大縱深防禦體系,在戰爭初期土崩瓦解,不代表其戰術思想錯誤,只能說是德軍的實力過於強大。





文旅攬勝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胡說,戰爭初期的戰略部署都是斯大林親自安排的,只是在遭受了巨大損失之後,不得已才讓朱可夫頂上的。


923老石油


哪有什麼防禦體系,41年原本蘇聯是要進攻德國的,完全是攻勢部署,但萬沒想到被對方先下了手。


datiqin


也是蘇聯的馬奇諾防線


武士盜


你這是在黑朱可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