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岳飛、于謙等功臣,後世都給平反了,為何沒人給商鞅平反

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如果把某個有功的大臣給殺了。後世一般都會為他平反。比如岳飛被宋高宗殺掉後,宋孝宗一上臺,就給岳飛平反。于謙被朱祁鎮殺掉後,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一上臺,就給於謙平反。崇禎皇帝殺掉袁崇煥後,南明政權也給袁崇煥平反了。

岳飛、于謙等功臣,後世都給平反了,為何沒人給商鞅平反

(朱見深畫像)

為什麼後世的皇帝,立刻就會給前面的皇帝殺掉的有功之臣平反呢?這是因為,其一,先前的皇帝之所以要拿下功臣,是功臣功高震主,先前的皇帝怕權力被奪去。但功臣被誅殺,黨羽被剪滅後,這些都不存在了。所以平反也不會對權力結構產生衝擊。其二,任何君王都是需要獲得大臣們擁護的。誠然,把功臣殺掉,可以避免權力被剝奪。但是,如果一個君王沒有忠心的功臣擁護,身邊只圍繞著一幫無能的奸臣,這個皇帝的權位,同樣是不會穩固啊。

所以,皇帝誅殺功臣,是為了權位,給被殺的功臣平反,也是為了權位。

那麼,既然都是為了權位,為什麼當年秦惠王把大功臣商鞅殺掉後,後世的君王們,卻沒人為他平反呢?

說商鞅是立了大功勞的,這個話可一點兒也不假。沒有商鞅變法,就絕對沒有秦國後面的強盛!

岳飛、于謙等功臣,後世都給平反了,為何沒人給商鞅平反

(商鞅)

戰國末期,各國都在變法圖強,為什麼只有商鞅變法,讓國家真正實現了強盛呢?這是因為,商鞅抓住了兩個核心點。

一是把舊奴隸主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分派。把奴隸社會的井田制,變成封建社會的個體耕種制。這種制度,極大地調動了老百姓生產的積極性。因為以前老百姓搞的是集體生產,種出來的莊稼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奴隸主貴族的。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自己的。雖然有一部分會作為租稅交出去,但好歹還有很多是自己的。所以,糧食產量就起來了。這也就是秦國之所以能夠強盛的最重要的條件。

二是商鞅建立了軍功獎勵制度。這個制度極大地調動了軍隊戰鬥的積極性。一支軍隊,能不能打勝仗,除了有強悍的身體素質和嚴格的戰術紀律外,最重要的,還要有自主意識。也就是說,士兵們要願意去打仗。實際上,士兵們其實都是不願意打仗的,因為打仗是要死人的。戰術紀律只是讓士兵們害怕,但是並不能激發他們自覺的意思。商鞅的軍功獎勵制度的意義,就是能夠激發士兵們的自覺意思。所以,秦國的軍隊打起來才會那麼強悍,才會打敗六國。

岳飛、于謙等功臣,後世都給平反了,為何沒人給商鞅平反

(秦惠王)

這一點,不只是秦孝公明白,連殺商鞅的秦惠王也是明白的。秦惠王殺掉了商鞅,而且還車裂了商鞅的屍體,但是他卻沒有改變商鞅制定的那些制度,一如既往地推行下去。由此可見,他自己也是明白,商鞅制定的制度是不錯的,商鞅對秦國是有大功的。

秦惠王后來的那些秦國君王,也沒有一個改變這種制度,而是一以貫之的推行下去。這就是他們都非常明顯地認識到,商鞅變法確實對秦國是很有好處的。

很多人可能認為這一點很好理解,其實很不容易把握。比如說後世的王安石變法,這個變法不管對錯,如果一以貫之推進,肯定是好的。但是,後來高太后上臺後,推翻了這一套。接著宋哲宗上臺,又執行這一套。接著宋徽宗上臺,先是推翻這一套,接著又執行這一套。然後由於宋徽宗亡國了,宋高宗上臺,又推翻這一套,還把北宋亡國的原因,賴在王安石變法身上。

其實,如果宋朝一以貫之堅持王安石變法,說不定宋朝還不至於被金國打殘。

岳飛、于謙等功臣,後世都給平反了,為何沒人給商鞅平反

(李斯)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看,既然商鞅是大功臣,為什麼秦國後來的君王,卻沒有給商鞅平反呢?

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秦國還沒有大統一。而當時商鞅最後雖然是被逼迫的,但不管怎麼說,他確實是舉起了造反的大旗。只要是造反,那就絕對是不會允許的。如果當時給商鞅平反,也就意味著,造反這件事是對的。這對尚未統一的秦國來說,顯然完全是一個錯誤的輿論導向。商鞅的這種情況,和于謙、岳飛、袁崇煥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當秦朝統一後,其實就可以為商鞅平反了。當時李斯就這樣評價過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附。”這顯然是要給商鞅平反的節奏。不過後來秦朝很快就亡了,也就沒機會給商鞅平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