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病例:患者反覆上腹疼痛,胃鏡示隆起型糜爛


病例:患者反覆上腹疼痛,胃鏡示隆起型糜爛

病 史 簡 介

患者女45歲,反覆上腹疼痛幾個月。胃鏡示隆起糜爛型胃炎。這是醫生開的藥,但好像沒有效果。

過去有胃炎病史和膽囊息肉史。

胃鏡檢查:

病例:患者反覆上腹疼痛,胃鏡示隆起型糜爛


病理檢查:

病例:患者反覆上腹疼痛,胃鏡示隆起型糜爛


曾經用過的藥物,但沒有效果:

病例:患者反覆上腹疼痛,胃鏡示隆起型糜爛


回 復

已詳細閱讀了你發來的病史資料,根據胃鏡圖片及病理報告,你是糜爛性胃炎診斷明確。

糜爛性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內鏡下又可分為:平坦型、隆起型。急性糜爛多為平坦型糜爛,隆起型糜爛多為慢性病變。

隆起型糜爛,病變隆起,表面糜爛,進一步又分為非成熟型和成熟型。非成熟隆起性糜爛,病灶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而隆起,大多數胃鏡描述“見散在點片狀糜爛,部分呈隆起型糜爛”,即為此種類型;成熟隆起性糜爛,是由於反反覆覆的炎症,病灶纖維組織增生而隆起,典型者病灶隆起表面呈臍樣凹陷,該病又稱疣狀胃炎。

非成熟隆起性糜爛,雖然是屬於慢性糜爛,但該隆起是由於炎症水腫引起,藥物治療後大多能癒合,當然治療時間較急性糜爛要長。

成熟隆起性糜爛,即疣狀胃炎,藥物治療後表面糜爛可以好轉,但隆起難以消退,容易復發,相對而言容易癌變。

從你胃鏡報告來看,是“多發性隆起性糜爛”,描述過於簡單,沒有詳細描述隆起病變形態,但從胃鏡胃片上顯示來看,胃竇小彎側一條皺壁明顯腫脹,表面糜爛,屬於“非成熟隆起性糜爛”,至於其它糜爛灶在圖片上沒有很好的顯示。

糜爛性胃炎一般表現為上腹脹悶、疼痛、胃納減退、噯氣、反酸、燒心、嘈雜樣不適等症狀。你的症狀主要表現是胃疼,這是由於胃酸對糜爛面的刺激所引起。

至於糜爛性胃炎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目前認為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藥物、環境、免疫因素等有關。

大量研究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80%慢性活動性胃炎的患者胃粘膜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活動性胃炎進一步發展就是糜爛性胃炎,根除幽門螺桿菌後胃粘膜炎症消退,糜爛也可以癒合。而且國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0%以上,因此建議你做一次C13或C14呼氣試驗,以明確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若陽性必須予以根除,否則治癒後也容易復發。

另外,長期不良飲食如食用過冷、過熱、過於粗糙及刺激性食物、不消化食物,長此以往可導致胃粘膜的損傷。很多藥物可以損傷胃粘膜引起炎症糜爛,尤其是非甾體類止痛藥、傷藥等等。

糜爛性胃炎的治療,若幽門螺桿菌陽性,首先根除幽門螺桿菌,隨後主要是抑酸護胃,平時儘量減少對胃粘膜損害的不良習慣,儘量避免損害胃粘膜的藥物。

膽囊息肉,一般沒有症狀,但部分膽囊息肉長大後可以癌變。若息肉超過1cm,需手術切除膽囊。若1cm以下息肉,又無膽囊結石者,可以B超動態觀察,一般半年一次觀察息肉變化,若近二個月息肉增長超過0.2cm或息肉長大到1.0cm以上,需要手術切除膽囊,否則不需要治療,藥物治療也不能使膽囊息肉縮小。

你發來的這些藥物大多是中成藥,對你的隆起糜爛不可能會有好的效果!熊去氧膽酸治療膽囊息肉也是無效的,不需要的!

建 議

1. 做C13或C14呼氣試驗以檢查幽門螺桿菌,若陽性,予以根除治療。

2. 停用現在藥物,這些藥物對你無明顯療效,也不會使胃糜爛癒合。可服以下藥物:

雷貝拉唑片20mg早、晚飯前半小時口服每日2次。尿囊素鋁片2粒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口服。曲美布丁片2粒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口服。

曲美布丁片服藥2周後胃痛消失即可以停用,其它二藥物服藥8周,不要症狀一好轉就停藥,必須繼續服藥以鞏固療效,使糜爛癒合。建議治療2個月後複查一次胃鏡,以觀察胃糜爛情況,以決定下一步是否治療。

3. 平時要注意胃部保養

進食鬆軟易消化食物,三餐規律、定時定量,吃八分飽,飲食要淡口味、少辣、低鹽、低糖,進溫熱食物、忌燙、忌冷,忌刺激性大的食物、忌過分糙糙食物、忌筍,心情開朗,少壓力。注意衛生,避免傳染上幽門螺桿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