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武穴市梅川镇小学 夏仿贤 龚太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深深认识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展示课上,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多样化:朗读、默读、自由读、范读……一时间,语文课上书声琅琅,“读”领风骚,好不热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朗读呢?

一、融入自己,读出情感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入于境。出色的朗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醉的艺术氛围。那么,在语文教学,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其实,朗读就必须要求语文老师有一定“读”的基本功,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实践证明: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例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中的“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我就抓住了“啊”字这一语气助词的读法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这一叹词抒发自己见到草丛中小虫子时的惊喜之情。读时,这个“啊”字应用气声,读得短促些,充分将作者的惊喜之情表现出来,凭语感去“破译”,这样学生就会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语感训练也加强了。

二、带着问题,读出精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课堂上,不是让学生拿起书无目的地读起来,而是教师既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又要留给学生一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使学生有“迹”可循,带着问题,读出精彩。例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课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设疑: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既能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带着问题读完课文后,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使我们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另外,在课前要布置朗读预习作业,课堂上要检查,检查后要有中肯的评价、具体的指导,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后还要布置朗读作业,鼓励学生对文质兼美的文章熟读成诵。

三、展开想象,读出个性

朗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艺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那么如何将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开动脑筋,要让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出个性;让学生尽兴地表演,演出神韵;让学生自由地想象,悟出语文味来,也就是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朗读起来,并展开想象,学生读着读着,胸中的感情有如大海的波涛一样涌现出来。有的学生说:“我好像就站在大海边,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是贝多芬在对盲兄妹俩讲述着大海的故事。”从学生的发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们是真正的朗读主体,他们在朗读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其实课堂就是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当一个个学生在声情并茂、小脸涨红地朗读时,我们才收获到教学成功的喜悦。

总之,朗读教学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只有多方面指导和督促学生朗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出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到升华,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