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黟縣:有農模式讓農民從農活中“解放”出來

“又到插秧的季節咯。”黟縣碧陽鎮柏山村柏山農田基地,黟縣有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韓龍生和他的小夥伴們駕駛著插秧機正在作業。“一輛插秧機一天能插20畝地,我們三四個人很快就能把柏山這邊的事兒幹完,要是以前,根本不可能,兩個人埋頭幹一天也就插個一畝地。”韓龍生笑了笑,轉身又回田裡幹活去了。

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在柏山村落了地、成了真。去年,有農公司在柏山村成立農友種植專業合作社柏山分社,部分農民以200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11戶貧困戶以小額貸款資金入股,村集體以管理入股,農民搖身一變成了股民。焦金昌祖祖輩輩都以種田為生,是種田的一把好手,沒曾想年逾60倒是從頭學了一回“如何種地”,所以他對“有農”感情格外親厚,“沾了合作社的光喲,土地入股之後,插秧他們插,打稻他們打,平時去田裡看看就行,一點都不用煩神,每畝地還能分500元。”入股以後,老伴兒安心去杭州帶孫子了,他在合作社打工,手裡管著230畝地,“就負責5月至10月期間的田間管理,算起來能掙將近7000元,農閒我還能去做小工,生活完全不用愁。”

村民嚐了甜頭,日子也添了奔頭,據瞭解,目前柏山村已有80多戶共300多畝地入股合作社,2戶種糧大戶也將田地委託給有農公司代耕代種。

短短一年光景,柏山村實現了傳統耕種到現代機械化生產的蝶變,這一切得益於有農公司的有農發展模式。有農公司自2014年成立,不斷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在黃山市率先實現山區糧油全程機械化生產,“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式經營和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化營銷,形成了包括整村土地流轉的屏山模式、代耕代種的碧山模式、農民土地入股的田川模式及與家庭農場共建基地的聯合體模式在內的有農發展模式。據縣農委副主任朱華麗介紹,目前有農發展模式已惠及全縣10餘個村和30多個家庭農場。

通過不一樣的發展模式,“有農”把越來越多的農民從繁重農活中“解放”出來,讓農民不再把目光侷限在腳下的一畝三分地,擁有了更多元的就業選擇和更豐富的收入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