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肺炎是潛伏在老人身邊的“殺手”


肺炎是潛伏在老人身邊的“殺手”

肺炎是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如吸入、過敏)等導致的炎性病變。肺炎發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感染性因素,也有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是指病毒、非典型病原體、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了肺部,引起肺部炎症。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化學塵埃、放射線、過敏原、自身抗體、移植物抗宿主等因素,也會引起肺部的炎症。

1. 肺炎的常見症狀

肺炎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畏寒(怕冷)或寒戰、發熱。常規退熱藥物可暫時使體溫下降,但藥力過後,可再度發熱,甚至居高不下。發熱同時或數天後會出現咳嗽、咳黃痰,也有部分患者僅有乾咳,部分患者會出現胸痛、痰中帶血。如果病情嚴重,雙側肺大面積肺炎,則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憋氣、發紺(口唇青紫)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已有呼吸衰竭的徵象,有生命危險,需立即就醫治療。如果同時出現其他系統症狀,如水腫、心慌、黃疸、貧血等,可能是腎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損傷等的徵兆,說明病情危重,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需要到醫院全力救治。

由感染性病原體引起的肺炎具有一定傳染性,需要注意防護。對於老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應加強防護,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如有條件讓患者單處一室,物品專用並清潔消毒,探視時戴口罩、手套,必要時戴帽子、穿隔離服等。

2. 怎樣觀察肺炎症狀的變化

肺炎一般會出現發熱,因此監測患者體溫非常重要。瞭解患者體溫的波動類型,有助於醫生判斷病情的進展情況和推測可能感染的病原體。常用方法是測定腋下體溫,正常體溫應在 37℃左右,37.3~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度發熱,大於 41℃為超高度發熱。肺炎的發熱低、中、高熱均有,但以中、高度發熱多見。

此外,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狀也比較突出,特別是咳痰的性質,不同病原體導致的痰液性質可能不同。例如,惡臭的痰提示可能有厭氧菌感染;鐵鏽色痰為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徵;黃綠色或翠綠色痰提示為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白色黏痰且牽拉成絲提示有真菌感染的可能。也有一些病原體的感染極少有痰液排出,如支原體肺炎的感染常為乾咳無痰,同時伴有頭痛。

患者或家屬需記錄每日不同時間點的體溫變化,以及咳嗽和痰液的性狀,就診時及時告知醫生,以便及時診斷治療。

對於肺炎的治療,首先需要患者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適當的營養。由於疾病本身對於機體的消耗,患者需要補充適當的液體和營養,但切忌過多,以免超過機體處理能力,進而造成內環境紊亂。在充分的營養支持之下,需要開始針對病因的治療。如果是由外來病原體引起的,則需要針對病原體進行治療。一般來說,細菌性肺炎非常常見。例如,針對肺炎鏈球菌肺炎,醫生可能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青黴素族、頭孢類等藥物抗感染;對於非典型病原體(軍團菌、肺炎支原體)導致的肺炎,醫生可能會選用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治療;對於一些少見細菌、真菌、病毒的肺部感染,醫生會針對病原體選用適當的藥物治療。因此,患者不可自行選用抗感染藥物治療,一定要遵從醫生的指導和處方。

另外,通暢的引流,也就是儘可能地把氣道內的痰咳出,有利於肺炎的治療。感染引起的氣道刺激會造成持續咳嗽並影響日常生活,因此適當應用止咳化痰藥物也是需要的。但需注意,強力的中樞鎮咳藥可能不利於排痰。因此,止咳化痰藥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如果患者病情嚴重,發生了呼吸衰竭,醫院醫生會採取一系列的搶救措施,如呼吸機支持治療,包括無創機械通氣、有創機械通氣等,甚至包括更高級的體外膜肺氧合支持,心電、血壓、呼吸的監測,高級抗菌藥物的使用以及營養支持等,這時需要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積極配合,共同渡過難關。

4. 怎樣預防肺炎

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適時增減衣物,防止受涼感冒,尤其是發生流感後,容易繼發肺炎。要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C,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雞蛋,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梨、橙子、百合、黑木耳等滋陰潤肺的食物。合理運動,增強體質。

戒菸、限酒,避免吸入粉塵和刺激性氣體。預防肺炎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肺炎疫苗,接種 1 劑後,2~3 周即可產生保護性抗體。

肺炎是潛伏在老人身邊的“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