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年輕人的“老年”生活

養老是一個大趨勢,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經歷非典後,大家的生活進入了正常的狀態,認為這樣的疫情未來再不會大規模出現。現實讓我們栽了一個大跟頭,經濟停滯,全國大規模抗議,動員大量的資源、人力物力打這場病毒狙擊戰。問題就出來了,大城市的結構模式在這次疫情中出現了大規模的感染潮,相反農村的天然優勢,地廣人稀,沒有大規模的感染,大家就會認為是否農村在生活保障上有很大的優勢呢?

這並不是單一個社會問題,這是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結果。可以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房子、生活等日常關注的民生問題中相互關聯。自從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30多年,一切都是經濟導向為主,城鎮化,一環扣一環,要在大城市中生存,不易。這是兩千年來的歷史告訴我們的規律。從一個朝代建立起來的時候,階層就已經劃分。最好的資源總是被輕易分得,那普通人,如同芸芸眾生般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為了美好的生活而奮鬥、打拼,最終卻又在日常瑣事中泯然眾人,稍微大一點的浪花看起來漂亮,然後在一遍一遍的循環。

每個人都在看起來好的方向上發展,很多打拼的人在社會上碰了壁,比如受不了氣,稍微受了委屈就要辭職,年輕氣盛,可以說是年少輕狂。慢慢的房價上升,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產生,婚姻問題首當其中,西方女權思想衝擊,民眾的思想大幅改變,大量鄉村的人走向了城市,田也不種了,種地的收入還不如進城務工收入高,普通人想的不多,只解決當下的問題就可以了。未來的事情以後再說。

年輕人的老年生活,並不是說大家都不生活了,而是提前過起了老年的生活了。學習一些退休後的人的生活作息,工作也沒有什麼目的,做一段時間留點積蓄,就看是物色地方了,最好是農村,山村,有水水電有網的地方,山清水秀,過起了隱居生活了。每天種種菜,養養花,餵雞餵鴨,釣魚,有條件下河抓魚,養狗,遛狗,閒看雲捲雲舒的愜意生活了。遠離車馬喧囂,遠離城市的車水馬龍,一切發展,經濟,國際國內事情無關,只關心時間怎麼打發了。

可以想象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給大眾描繪了多麼美好的一副藍圖,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老少,怡然自樂。這是一種悠閒的生活方式,相信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人與心的交流,尋找寧心的寧靜。

過早的進入老年生活,也是一部分人看透了時間,沒有什麼壓力,也不想給自己壓力了。有壓力就有動力,這句話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謊言。他們被動的剩下了,在熟悉的地方是失敗的,是要遭受人們的指指點點,只有在陌生的地方,才能找到一絲存在感。希望他們能永遠這樣下去,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被俗世牽扯,很難有這樣的“任性”行為,不是一個人,背後還有父母,家人。只能抗壓堅持下去。

生活多姿多彩,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年輕人的“老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