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不說,是一種修養

“不說”的人,總是沉默不語,在別人的眼裡是一個“怪人”,並且感覺是得了“怪病”,因為他和常人不一樣,能忍、能包容、能把握大局、能控制心情,當然,總是能成大事。

其實,“不說”的人,雖然看起來得了“怪病”,其實是真正的智者......

不說,是一種修養

不說,是一種修養。是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不喜形於色,不悲觀厭世,不埋怨社會。

不說,是一種智慧。是學會了用旁觀者的角度,看萬事萬物,多少事,換一個角度,就大不一樣。

不說,不是不懂,恰好相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是讓一些不值一提的事情,慢慢消失,大家都別爭執,別傳播謠言。

不說,不是軟弱,是一顆堅強的心,承擔社會的假惡,崇尚美麗和善良。寧願自己承擔,也不把壓力傳遞給身邊的人。

不說,是一種修養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被誤解,與其爭論不休,不如閉嘴,保持沉默寡言的狀態。要相信,事情都有水落石出的時候,等真相大白,不說的人,後令人自覺尊重。

不說,是我們在用心觀察世界的變化,是關鍵時候,用真誠的語言,讓別人信服於自己。

你看那些喋喋不休的,其實都是“半桶水”,是一知半解的人,在誇誇其談。當然,這樣的話,我們只是一笑而過,不能當真。就像喝酒的人,說了很多話,但過後,誰都不計較,也不會踐行。

不說,不說因為我們害怕,不是“做賊心虛”。是我們讓事實說話,用行動證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們做的越一切,都會冥冥之中回到自己身上。就像那些作惡多端的人,現在不得到報應,過後天也會報應他,這是因果循環的表現。

不說,是一種修養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不說”:看清楚一個人,不說,給人留面子;看透一件事,不說,不擴大事態;受委屈的時候,不說,是忍辱負重;被誤解的時候,不說,是內心寬廣;自己的心情,不說,因為沒有人真正懂得。

不說的人,其實是另一種語言——此次無聲勝有聲。是在表明沉默的態度,是認可了一些事情,是反對了一些事情,聰明的人,總是可以從“沉默寡言”的人眼神裡讀懂答案。

不說,是一種修養

不說的人,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得罪人;是有禮讓三分,和諧相處;是不無理取鬧,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奮鬥。

不說的人,成熟穩重,即便人生起起落落,在高處的時候,不沾沾自喜;在低處的時候,不唉聲嘆氣。

身正不怕影子斜,多少事情,多少時候,不說也罷。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