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阿里“打新”賺的小錢,我加購了份保險

阿里“打新”賺的小錢,我加購了份保險

阿里港股配售結束,80%的一手中籤率。

我在暗盤賣掉了。

調查下,大家中了麼?賣了麼?

1、

上週末,最大的新聞是網易患重病的員工被裁,

“這名網易員工,自從2014年從上海交大畢業後,就進入到網易工作,經歷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威脅,甚至被保安趕出公司”,

看了這個新聞,默默地,我又給自己加了一份定期壽險。

PS:其它類型保險我已經都配齊了,定壽其實也有,是又加了一份。

今天的內容,是一篇製造焦慮的文章。

上一篇文章文末提到了胡潤百富榜給中國中產的定義,一線城市是家庭年收入至少30萬。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也定義過美國的中產,範圍在家庭收入25萬至74萬人民幣的區間,按最低線算,和中國一線城市差不多。

阿里“打新”赚的小钱,我加购了份保险

(數據來源:Business Insider,東方財富網,2016年)

不是一捧一踩,確實一些制度不完善的現狀下,

同樣是家庭收入30萬,我們得到的安全感,會遠遠不夠。

上海交大畢業、在網易的遊戲事業部工作,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是天之驕子,

生病後,依然是一地雞毛,甚至需要通過媒體公開維權

活著的安全感,名校給不了,名企給不了。

2、

當下,大部分安全感是房子和保險給的。

房子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

保險方面,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最好是標配。

內地定期壽險,在各家互聯網保險的競爭之下,已經壓縮得很低。

雖然中國人不喜歡談論死亡,但它真的挺重要,尤其是對家庭支柱。

以下非廣告,只舉例,不涉及具體產品。

30歲左右的男士,買一份100萬保額,保30年,30年繳費的定壽,一年1100多人民幣,

阿里“打新”赚的小钱,我加购了份保险

女士更便宜,只要600多塊錢。

被保險人身故或者全殘了,受益人會拿到保額,

房子不會因為沒交貸款被銀行收走,家人的生活不至於一落千丈……

說難聽一些,降低死亡成本。

每年1000人民幣左右,給家人100萬的保障,這個槓桿買來的安全感,挺值了。

算了一下,打新阿里賺的錢,夠買幾份定壽了……

香港也有挺多不錯的壽險產品,但鑑於當前形勢,就不說了。

前幾個月寫過美國的一類功能比較多的壽險產品,

高淨值家庭可以考慮——買它,能留筆鉅款,還管養老和治病。

3、

既然都說到保險了,還是順便也講講年金險吧。

幾年前,很多人看不上年金險的收益率,

即便寫到了收益相對高的香港儲蓄險,也一樣是嗤之以鼻——

30年5.5%的美元年化收益率,不如買P2P,

20年5%的美元年化收益率,不如存貨幣基金。

這兩年,這類論調可能稍微扭轉過來了的一些,是因為這兩年出問題的金融產品太多。

回頭看,相比本金不保,流動性差的年金險,反而更安全。

幾個關於年金險的觀點,稍微提一下。

a、年金險收益太低。

年金險or儲蓄險,本質是“保險”,收益率是安全的基礎上,錦上添花。

存的年限越長,收益率越高,是靠長期複利。

當然,有些年金險的實際收益率,存幾十年才2點幾,貨幣也是不抗通脹的人民幣,

真沒太有誠意,沒必要去買(當前內地的年金險要求預定幾率不能超過4.025%),

內地的年金險,還是能挑到年化複利在3.5%以上的產品。

b、年金險退出來要虧一大筆錢。

對,年金險的流動性很差,尤其前期購買,如果退保,就是會損失一大筆錢。

至少有做個持有10年的準備吧,才不至於虧損本金,之後時間越長,收益會越高。

壞處是流動性差,好處是錢被鎖住了,不會被“瞎作”掉。

有些錢,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作掉的呀~

比如小孩的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

這類產品的設計規則就是這樣,

關鍵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去買,是以什麼樣的目的去買。

想要高收益、高流動性,很顯然,非常不適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