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再給諸葛亮20年的命,他能統一三國嗎?

手機用戶52738168961


諸葛亮再活二十年的話,可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裡曾有一句等“天下有變”時才北伐,可惜他活著的時候沒等到,但是他的北伐卻促成了天下有變,司馬懿權力增加了。

如果諸葛亮不死,即使第五次北伐還是無功而返,那也不會損失什麼實力,蜀漢還是魏國的威脅。雖然諸葛亮很難打敗下定決心當烏龜的司馬懿,但是曹睿死以後司馬懿的烏龜戰術就有麻煩了。

首先,曹睿一死,魏國此時還能作為戰略統帥的只有司馬懿一人,歷史上諸葛亮和曹睿死後,蜀漢暫時未發動大規模攻勢,司馬懿得以全力應對吳國的攻勢,在正始二年和四年兩次擊敗吳軍。但是如果諸葛亮還活著,司馬懿分身乏術,而魏國另一個輔政曹爽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廢物,無論對蜀漢還是東吳都是連吃敗仗,無論司馬懿守哪邊,在另一條戰線上肯定會出岔子,魏國麻煩就大了,所以司馬懿拖不起。

其次,曹爽不僅軍事無能,政治也是低能,還愛奪權。司馬懿和曹爽一起輔政,勢必在政治上會受到排擠,軍事上也會受到掣肘。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再用烏龜戰術很可能會受到政治上的攻擊,而和蜀軍野戰嘛,但凡司馬懿有點信心又何必當縮頭烏龜。所以司馬懿的日子肯定會不好過。

第三,司馬懿和曹爽的矛盾衝突最終會演變成歷史上你死我活的局面,司馬懿無論輸贏,魏國政局都將進入動盪期。諸葛亮活著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此時魏國可謂內憂外患,極可能遭到重創。

當然,蜀漢過於強大的話東吳可能會和魏國聯手,不過吳軍陸戰能力太差,歷史上蜀漢滅亡以後吳國進攻蜀漢,結果在孤城下還是無功而返,所以能給蜀漢製造的麻煩也有限。

當然,這一切也只是假設而已,也可能曹爽在諸葛亮活著的情況下當個聽話的乖寶寶,而司馬懿也不敢輕舉妄動,兩個人相安無事也有可能。所以只能說諸葛亮有機會統一三國而已。





不沉的經遠


不要說給他20年壽命,就是再給他50年的壽命,他也無法統一天下。

笫一,蜀國的國力弱小,地窮民貧。再加上諸葛亮連年征戰,皆無功而返,使得國內早己民怨沸騰。此為失了地利天時。

第二,是孔明自身的原因。作為丞相,孔明事無鉅細,事必躬行,看起來這樣做是對國家盡職盡責,卻嚴重地阻礙了人才的使用和發掘,以至於最後竟成了"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再者孔明作為政治家,卻缺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用人法則。失察用馬謖導致街亨失守,而人家魏延本可是獨當一面的大將,卻僅僅因為莫名的“腦後有反骨"而逼反人家。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能征善戰的武將,沒有能謀善斷的文臣,你諸葛亮縱有天大的能耐,也是無法北定中原的。此為失了人和。

:第三個原因,孔明作為相父,劉備的託孤首輔,只顧對外征戰,卻沒有覺察到後主身邊的宦官已然坐大,並已經開始干涉朝政,陷害忠良了。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聽信佞臣,其朝綱必然敗壞,不能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那統一大業就不過是個美麗的夢想而已。

所以我說諸葛亮是不可能完成統一大業的。


童146569245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吳三分天下,最後誰能統一天下,關鍵看哪政治集團整體實力,不是一個人能力所能決定一個時代的政治走向的。諸葛亮六出岐山,並沒有改變蜀國的政治軍事劣勢,魏國以逸待勞,反而使蜀國元氣大傷,就是再給諸葛亮20年壽命,也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魏最後統一天下,是歷史大趨勢。


李同民


好果再給諸葛亮20年,蜀漢也不會一統三國。

諸葛亮是公元234年去逝,蜀漢是公元263年亡國,歷經29年。諸葛亮去逝後,魏延楊儀爭丞相之位,楊儀公報私仇,派馬岱殺了魏延,滅三族,劉禪心裡明白,痛失大將對極缺人材的蜀漢有多大的傷害,所以諸葛亮死後,不再設丞相一職,而是以大司馬,尚書令掌握軍政大權,實際上防止蔣琬、費禕與姜維再次上演魏延″事件″,雖說未設丞相之職,但實際上姜維是丞相繼認者,這充分表明劉禪並不是″樂不思蜀的傻子″,而是權衡利弊最合理的安排。也是最智慧的表現,歷經29年打了11次仗,勝多敗少,打平幾次,可以說姜維的業績並不低於諸葛亮。姜維的綜合能力與諸葛亮相差不大,很好的展示了姜維的實際作戰和卓越的指揮才能。蜀漢戰略物質和兵源很少,姜維每次出戰領兵不超過萬人,戰爭是國與囯實力的較量,可見蜀漢所儲備戰略物質有多少,可徵調的兵丁又有多少。這29年,也是姜維頂替諸葛亮29年,也算與曹魏熬戰的29年,還是沒能一統三國。

蜀漢的滅亡,主要是地域狹小,資源貧泛,人材儲備不夠,兵源補給困難,派系內訌嚴重,諸葛亮管事太多,力不從心,姜維資歷欠缺,劉禪主事不力。雖說與吳聯盟,也是消極聯盟,蜀漢借荊州長期不還,失禮在先,以至東吳反臉殺關羽奪荊州,各有各的小算盤,真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失莉州,對蜀漢來說匡扶漢室永遠沒有希望。曹魏實力越來越雄厚,統一北方的日子越來越臨近,蜀漢與東吳滅亡的日子就進入倒計時,這個道理劉禪、諸葛亮清楚,孫權也明白,只不過東吳想自保。假如孫權暫不奪荊州,還調兵和糧草支助蜀漢,東吳與蜀漢滅亡的時間還將延後,歷史沒有假設,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用戶夏天


即使諸葛亮再活二十年也很難統一天下,這是由當時的客觀歷史條件所決定的。諸葛亮在世時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都無功而返。這也給後人留下了諸多遺憾。後來的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曾九伐中原也是無甚成效,倒空耗了蜀國許多錢糧。一是魏國強大不可憾動。二是魏國的人才輩出,領兵打仗不乏將才。三是吳國的實力也在蜀國之上。鑑於三條不可逾越,因此諸葛亮再活二十年也休想統一三國。


天山月3


10年就夠了,諸葛亮已經打的司馬懿聞風喪膽,如果五丈原諸葛亮不病倒,肯定會消滅司馬懿和曹魏政權。接下來用三年時間消滅東吳。


顏東


根本沒有可能。

諸葛亮絕非秦皇漢武康熙乾隆這種層次的人物,他的 “雄才大略” 只適合螺螄殼裡做道場。

用現在的認知來評價的話--這是一個盡其所能維護舊體制的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也是一個悲劇人物。

僅此而已!


幸福美麗中國人


不要二十年,只需十年憑諸葛亮的天文和地理,才能和智慧,神機與妙算,加上根基深厚,有充裕的時間培養和指點優秀的接班人,必能統一三國。


用戶52027046667


諸葛亮頂多算是一個理論家,他不是實幹家。所以,即使再給他20年的時間,他也統一不了三國。

你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基本上就沒有擴大多少蜀漢的地盤吧,尤其是在針對曹魏和東吳之間的。而他想統一天下的對手,恰恰就是曹魏和東吳。

可以說諸葛亮在輔佐劉禪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

說實話並不是諸葛亮不想擴展地盤,統一三國。實在是他的能力有限,國家實力有限呀。你看他一心都想北伐,就是想像當年的劉邦和韓信一樣,殺出漢中,佔領關中,然後和曹魏逐鹿中原,最後在統一天下。

可惜的是,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永遠都是一個夢了。這個夢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就在做了,可惜的是進展的一直都不是很順利。

到了他臨死的時候,這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已。

為什麼統一天下,對於蜀漢,對於諸葛亮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呢?

因為他手下沒有像韓信那樣的軍事奇才,沒有張良,沒有蕭何那樣的王佐之才。

再就是他的對手不是項羽,相反他的對手是文武雙全的司馬懿。司馬懿的能力和諸葛亮是差不多的,甚至是在他之上。

更何況諸葛亮死在了司馬懿的前面,即使諸葛亮多活二十年,他僅憑自己的一己之力,也改變不了這種局勢。

恰恰正是這些因素,造就了諸葛亮每每北伐的時候都是無功而返的。

當然了以上我們說的這些大部分都是外力的作用。

還有更加重要的是,就是內因。諸葛亮僅僅是一個臣子,他的上面還有一個老大,也就是後主劉禪。

劉禪的話,諸葛亮不得不聽。

這也就意味著,諸葛亮有的時候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

畢竟他是臣子,萬一有人在背後給劉禪參諸葛亮一本,給諸葛亮穿小鞋。

不管諸葛亮在做什麼,他都要顧及影響,給劉禪一個合理的解釋。可以說這是諸葛亮背的最大的一個包袱。

要知道蜀漢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人員組成的政權,他們這個朝廷班子一直分為了兩股來自不同的力量。

一股就是跟隨劉備來到蜀國打江山的外來戶,還有一股就是原蜀國投降給劉備來的本地土著居民。

這兩股力量是水火不容的,他們的利益是相互衝突的。

當初劉備死的時候,為了防止一方的力量過大,就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你看他把丞相之位給了諸葛亮,把宰相之位,給了李嚴。

李嚴就是蜀國原土著居民的代表。

後來諸葛亮找了個理由把李嚴給廢成為了平民,他才算是好了點,做事不用太縛手縛腳了。但是,李嚴的廢黜,並不代表他們這一夥土著居民的力量不存在。

還有在諸葛亮死後,把蜀國給說亡國的譙周,他也是蜀國原土著臣子。

總之,諸葛亮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國內外局勢,這種複雜的局勢註定他不可能統一三國的。


史學達人


再給諸葛亮20年,他也統一不了三國?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都已不在諸葛亮一邊?

他不過是個保守,愚忠,愚信走狗級的人物,雖善於陰謀論,玩詭計,弄權術,但嫉賢妒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儒家思想極其嚴重,排斥,打壓,誅殺異己,導致眾叛親離?

這樣一個懷疑一切,打擊一切的主帥,焉能領導民心,掌控時局,安邦定國,又何以成其偉業統一三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