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擔心固態硬盤壽命?別瞎操心了!

很多小夥伴在買固態硬盤的時候,總擔心它的壽命問題(然鵝,小編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荷包問題......),因為無論是硬盤廠商還是芯片廠商,都不斷強調,SSD的寫入數據是有限的,達到一定程度基本就宣佈死亡了。

擔心固態硬盤壽命?別瞎操心了!

但是根據最新的測試來看,不管是哪種閃存的SSD,廉價的TLC也好,強悍的MLC也好,或者是搞鬼的SLC也好,大家大可以放心使用,因為它們的壽命都比官方宣稱的要久。基本上,就算是我們自己掛了,固態硬盤掛沒掛都很難說……

固態硬盤怎麼存儲?

同機械硬盤原理區別很大,固態硬盤是用NAND Flash來存儲數據。NAND Flash在物理結構上是由一個一個的“塊”組成。每個塊都有一定的擦除壽命(P/E),當擦除壽命達到時,這個塊就會損壞了。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現在的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不同,容量都是120GB、240GB、480GB、960GB,而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128GB、256GB、512GB、960GB。近似規格的容量,其實都是用來校驗數據和備份冗餘這些“塊”的。

擔心固態硬盤壽命?別瞎操心了!

固態硬盤能寫多少?

根據NAND Flash的類型不同,擦除壽命P/E也不相同,目前存在的NAND Flash分為SLC、MLC、TLC三種類型,加上即將出現的QLC一共是四種。三種類型的閃存P/E分別為SLC 5000~10000次,MLC 1000~3000次,TLC 500~1000次。QLC有多少呢?根據現在的說法,QLC結構的閃存P/E只有150次。what?150次,那不是完全不能用嗎?別擔心,技術在進步,這只是初期的技術驗證產物,後續肯定會改良。別忘了TLC剛剛上市的時候,P/E不過500次而已。

擔心固態硬盤壽命?別瞎操心了!

在這裡,小編還要給大家解除一個誤區,很多人說寫入次數太少了肯定壽命短,但是這個長短的概念可真不是單純字面理解的1000次、3000次神馬的。舉個實際點的例子吧,小編的120GB固態硬盤是TLC的,按照1000次的P/E寫入次數計算,這塊硬盤的寫入總量應該是120×1000=120000GB,如果是每天寫滿120GB,那麼他的壽命理論是2.7年。是不是感覺很少呢?

擔心固態硬盤壽命?別瞎操心了!

SSD的壽命並不分高中低檔,因為整體產品的都要比官方宣稱壽命長。廠商對硬盤壽命以TBW寫入數據量為考核指標,而250GB容量的SSD通常在60-150TBW。

固態硬盤壽命殺手究竟是誰?

與其擔心寫入量的問題會影響固態硬盤壽命,不如擔心一下固態硬盤壽命的真正殺手——過熱和突然斷電。因為固態硬盤是用電信號擦除寫入數據,所以突然斷電對固態硬盤來說非常嚴重的事情,頻繁的突然斷電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包括已寫入保存的數據!這和機械硬盤是有本質區別的。所謂突然斷電,比如說停電、硬關機這類都屬於斷電範疇。

另一個壽命殺手就是過熱了,固態硬盤其實耐熱能力不如機械硬盤,過熱會極大縮短固態硬盤中閃存顆粒的壽命,這是因為電子芯片會因為過熱產生一種叫做電子遷移的現象,說白一點就是加速老化,從物理結構上造成不可逆的壽命損傷,如果長時間高強度使用固態硬盤,再加上散熱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固態硬盤過熱,就小編的看法,這遠比關心閃存顆粒的擦寫次數更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