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是大學生不“吃香”的原因嗎?

老張談三農


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是大學生不“吃香”的原因嗎?

出現這種情況的我個人認為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高校擴招

簡單來說即是自1999年開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學本科、研究生)不斷擴大招生人數的教育改革政策,1978年的大學生數量統計數據是228萬,而2017年的統計數據已經攀升至3778萬,導致上大學越來越容易沒有70-80年代那麼難考上。

二、“包分配”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大學生畢業分配十分重視——1951年10月1日,當時的政務院決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大學生身份成為了令人豔羨的“金牌”。這個原因也是農村家長執意讓自己家小孩考大學的原因,以前的年代考上大學你就可以說是準幹部了,但是現在的本科遍地走的年代,包分配?少做夢把!和當兵是一樣的,以前當個兩年兵可以去公安局上班,現在8年10年都不一定有。“包分配”,終成往事

三、信息傳遞便利

現在的傳遞信息多方便啊,手機電話,視頻,語言通話等等等,導致很多農村上了大學的孩子畢業之後的就業情況和薪資狀況大家都瞭解,現在普通大學畢業的人也很難找工作,混的也沒有家長想的那麼好,所以很多農村的家長對於上大學沒有那麼偏執,不認為上大學才是唯一有的出路。


雖然農村家長對孩子上大學沒有那麼偏執 但是隻要還孩子可以上的大學,大部分都會讓孩子去上大學的,現在社會學歷一樣也可以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上大學雖然不可以提高你的上線,但是可以決定你的下線!


純色CZQ


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是大學生不“吃香”的原因嗎?

如今,很多農村的家長對於孩子讀不讀大學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發生的改變,多數以消極為主變。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老農說出了幾點原因,句句都是大實話,很讓人心酸。

(1)投入和產出明顯低於期望值。

在以前,上中專、大專都是有工作分配的,如果大學生更是香餑餑,不僅不用為工作發愁,甚至結婚、戶口這些都能解決。誰家有孩子考上了大學生,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以讓全家人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可是現在大學生滿大街都是,畢業之後不僅就業難,而且所找到的工作工資也不高。而在農村裡很多的家庭本來收入不高,上大學一年就得萬把塊,這讓家裡確實壓力很大。何況近些年有些農大學生,畢業以後又回到了農村,甚至還有些在一些工地、工廠幹活,和一些沒上大學的沒什麼兩樣。所以他們認為投入沒有產出,或者是投入遠遠高於產出,明顯低於了期望值,是白白浪費錢的事情。

(2)高不成低不就,娶媳婦更加棘手。

在以前,誰家如果出了一個大學生,那就是“雞窩裡飛出金鳳凰”,說“一家有大學生百家求”是一點不為過的。可是現在大學生一畢業就差不多20多歲左右了,如果還讀研至少25歲了。而且還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他們的擇偶標準自然要高一些,這樣的話農村裡的女孩子本來少,讀大學的女孩子更是少之又少,而城裡的大學生又不願意嫁到農村裡來。再加上本來讀大學就已經讓家裡拉饑荒了,自身又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這樣娶媳婦成親就更難了。讀大學卻找不到媳婦,這讓很多的父母心灰意冷。

(3)家長思想也開放了,不把考大學當成唯一出路。

在以前,農村的孩子要想擺脫貧窮,考大學是唯一的出路。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農村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是與時俱進。很多的家長也明白了,考大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頭腦靈活,那一樣可以有大作為。近些年在農村裡就有不少的年輕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卻在外面發展很不錯,這些成功案例也讓這些家長們是非常的羨慕。而一些農村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就進入到大城市打拼,可是工資不高又想要在城裡買房,最後只有依靠父母!

不過,雖然現在大學生不再像過去吃香了,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老話是永遠不會過時的,雖然暫時農村的大學生混得是不理想,可對於他們以後的人生路還是會有幫助的,這也會成為他們人生中的寶貴經歷。所以,如果家裡有條件,孩子成績也不錯,並且也積極上進,那還是儘量讓孩子讀完大學吧,這樣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農夫也瘋狂


現在隨著適應學生人數的減少,農村大學生數量相對於往年少了很多,農村的家長也對於自己孩子,考不考大學,不那麼積極了,那麼為什麼現在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考大學呢?

一、投入與產出.

在前幾十年的時候,如果一個家庭能夠供養出一箇中專生或者大學生的話,那簡直是一個光宗耀祖的事情,畢竟那個時候的中專生或者是大學生往往能夠被安置工作,可以說考上中專或者是大學的話,基本上就是端了一個鐵飯碗。

現如今的農村家庭想要供養一個大學生的話,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先不論小學中學期間的花費,他說大學4年期間的學費生活費就可能耗掉一個家庭的所有積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家庭來說,送自己的孩子去讀大學相當於是一場賭局。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大學生畢業以後,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工資水平也很低,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失業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農村家長投資讓自己的孩子讀大學相當於是賭博失敗了,所以就有很多農村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讀大學。


二、娶媳婦難.

對於很多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本科畢業以後已經是23 、24的年齡了,如果他們在上研究生的話年齡可能就更大了。往往這些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需要面對很大的就業壓力和生存壓力,但是他們又到了婚嫁的年齡,身上沒有什麼存款、沒有房子、沒有車子,剛剛踏入職場,在這樣的條件下,娶媳婦就變得更難了。

三、非唯一出路

現如今的農村家長的思想也慢慢的開放了,他們也認識到上大學並不是自己孩子將來的唯一出路。

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但是他們在進入社會的時候學到了一技之長,也能夠養家餬口;有的人能說會道,在社會上也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饕餮視聽


講真的,我就是這樣的父母,不必刻意讓孩子得第一,不必刻意讓孩子學習好,也不必刻意讓孩子上大學,讓孩子學自己喜歡的事。

我小時候其實就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從小學習好,聽話,也愛學習,但學出來以後,發現也並沒有什麼,相反還沒有那些上學時不好好學的孩子有出息,能掙錢。

從學校畢業後,也找不到好工作,東奔西跑,同齡人孩子都開始學走路了,自己還沒有對象,現在同齡人的孩子有的都上大學,而自己孩子還小,更可怕的是我發現最近幾年自己變老了,心也老了,再也找不到從前的朝氣了,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了。或許這就是成熟吧!

對於自己的孩子,我不再強求,不上大學照樣可以過的有意義,我覺得上不上大學孩子應該有自己的主意,尊重孩子的選擇。

今年,我好幾個老表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學,當然,考的分數高的自然選擇繼續上學,但還有些孩子考的不怎麼樣,只能上三本院校,而且現在學校畢業出來還不包分配,都是自己應聘上班。

但是大學生畢業後工作也不好找,有的孩子在大學還學不到真正的本領,這樣無異於讓孩子荒廢了幾年,而且學費也很多,不是一般農村人可以負擔的起的。我老表就讓孩子上技校,真正的學一門手藝。

所以,對於農村人的孩子來說,如果孩子考的好,還是會讓孩子繼續上大學的,如果考的不怎麼樣,家長也不會強求,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

其實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農民們在心裡也默默的算了一筆帳,一個孩子上大學,一年2萬(一般的大學,學費,生活費等)上四年就是8萬元,出來之後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到時候孩子的年齡也大了,也該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又是一大筆開銷。思來想去,孩子上不上大學也不是那麼必要了。

一點膚淺的看法,不到之處還望多多指點,歡迎留言!


鄉村小二哥


我就沒讓女兒上大學,農村女孩22歲上4年大學26歲也就結婚了,4年花去10萬元,大學生工作沒有,4年上班也能掙10萬塊錢,結婚買輛十幾萬的車多好,4年大學拿張廢紙有嗎?大學1分錢沒有,不上大學就有20萬,買輛車開上路別人說生活幸福,大學生拿張廢紙頂在頭上是人都說腦子壞了!這是我的看法和想法,當今社會掙不到沒事,千萬別花沒有用的錢,上大學花的錢有啥意思?現在好多企業是個人和個人承包的,老闆的是技術,能生產出產品的人,大學生文憑啥用?你有口才,沒技術生產不出產品!老扳養你?你做幾天小三吧!


油工師付


我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出身,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如果不努力讀書,將來就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所以,在父母親的教誨下,也在父母的辛苦汗滴中,我考上了大學,走出了農村。

但是,有些農村父母不在執意讓孩子上大學,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低,傳統觀念作祟。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上了大學,花不少錢,但是畢業以後也找不到什麼好工作,掙的錢也寥寥無幾,還不如早早參加工作,早掙錢。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慢慢也形成了和父母一樣的學習觀念,也就被父母的這種觀念同化。沒有了學習動力,反而聽從父母的安排,早早輟學打工。父母文化水平低下,不知道讓孩子通過學習來改變人生,卻愚昧的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其次,家庭實在困難。

有的家庭困難也是孩子求學之路的絆腳石。可能大多數認為上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由於沒有錢,而放棄了上學的機會。

記得有一期《少年說》當中,有一個孩子就是在節目中感謝自己的姐姐,因為,家裡實在供不起兩個孩子一起讀書,姐姐放棄了自己的求學機會,自己打工供弟弟上學。

再次,受社會環境的影響。

現在的社會,誘惑很多。孩子們的自我約束力很差,就會被社會中的一些壞習慣影響。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我班裡就有一個女生,受到同村孩子的影響,說是去太原打工可以賺很多錢,父母覺得是個好機會,這個同學就輟學去打工。結果,誤入了傳銷組織,過了好幾年,自己才逃出來。

還有一方面就是父母覺得供一個孩子讀書的花費實在太高,等著孩子將來上完學,還要買房,結婚,生孩子,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和錢掛鉤,就早早打消了供孩子上學的念頭。

不管由於什麼樣的原因,學習都是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在這條求學之路上需要的是家長不遺餘力地支持。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園自己的大學夢!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是一名有一兒一女的寶媽,畢業於教育類專業。喜歡讀書,喜歡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路攜手,共同成長。

餘爭的世界


本人是從農村考大學出來的,當然出來時間比較久了,但還是比較關注農村的發展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農村孩子上好大學的機會是非常少的,這裡夾雜著很多因素,但我個人認為農村孩子還是儘量去上大學,通過一二代的努力去改變家庭的命運。

一、農村孩子成績不夠理想,難以考上理想大學。現在農村家庭很多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留下小孩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鄉下上學。由於老一輩的教育理念不太先進,可以只要孫子們吃好就行,根本不太管也管不了小孩們的學習。而農村的學校師資力量也比較弱,學習條件也不夠好,所以孩子成績普遍比較差。就是那個別天資非常好的孩子,能考上高中,其成績也不拔尖,最後真正能夠考上重點大學的農村孩子少之又少。如果上的是高職專科或者普通的二本大學,畢業後的待遇並不理想,不能大家帶來示範效應。大家對上一個普通的大學的興趣不大,而考重點大學又難上加難,因此不再強求孩子去上大學。

二、經濟條件的限制也影響了農村父母送孩子上大學。人人都會去算一本賬,如果一個孩子高中考大學,等到畢業下來,少說也要花費10萬元以上,這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相反如果是初中畢業上技校再去工作,上學花費少,早幾年開始賺錢,可以說從15歲到23歲這段時間裡,上大學的比不上大學的在經濟上投入多10萬以上,而收入不上大學的會至少有10萬元的結餘。再相比較,上大學的比不上大學的家庭普遍家庭更貧窮。由於經濟條件的考慮,家長也不強求孩子去上大學了。

三、大學生就業不理想也是家長不強求孩子上大學重要原因。由於經濟轉型,每年800萬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很大,特別是農村家庭在沒有人脈,沒有社會背景的情況下,就業情況更差。花了十多萬元金錢,又花四年的時間上大學,到頭來的工作工資不高,甚至找不到工作,很讓家長傷心。早知如此,還不如直接學技術好就業,賺錢多。

四、農村父母的眼光不夠遠,格局不夠高。雖說有不少農村父母願意砸鍋賣鐵送子女上學的,但還是有很多家庭侷限於眼前利益,覺得上大學並不划算。但是我想說,上大學絕對是划算的投資,我們不要只看眼前五年十年,把時間拉長點,二十年三十年後,看這項投資的收益是多麼划算。上了大學的農村孩子有了更強的學習能力,有了更強的判斷力和活動能力,也有了專業的知識,遲早會在今後的人生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就單從賺錢能力來看,上過大學的比沒上大學的一輩子收入絕對高得多,這就是教育投資的作用。


如果是我,我還是願意讓孩子去上大學的,你們會選擇讓孩子上大學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我是農村人,我最關心的是農村事!

關於農村有些父母不想讓子女上大學,並非大學生吃香不吃香,而是供不起!

眾所周知,上大學不是想上就上,就算你考上了,父母的經濟來源跟不上,那做父母的只有給子女安慰:別讀了,東村那小孩讀完大學,照樣回家養豬,西村那小孩小學畢業去打工,現當上了老闆!父母臉上笑著說,心中淌著血!

為了生活,父母帶著中學畢業的孩子進城打工,他們不求富貴榮華,只求有吃有住就行了。結果,晚了!

總的來說,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父母,都沒有不想讓孩子上大學的心裡!

好了,我是天涯,歡迎評論,多多關注!謝謝!


椰島農事


不能這樣說,這樣說是不對的!

我兒子二十二歲本科畢業,因畢業那年報的太高,碩士研究生沒被錄取,又複習了半年接著考,在等通知期間去洛陽銀行招工,一個月培訓完畢,直接讓他做對公戶的工作,後來要轉正式了,去讀研究生了。研究生畢業,在報考博士期間又找了個大學研究院工作,通知書下來了,他不想讀了,我因此和他冷戰了一個月。現在馬上博三了,他現在認為我逼他是對的。

我兒子還不是死讀書的那種學生,:

以前找工作別人挑彵,現在是他挑工作!

我認為普通的老百姓想改變命運只能靠知識!所以說孩子們還是多讀書才行!!!


愛我中華3849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只針對問題本身不做過度解讀。

因為我個人也是讀完大學畢業以後參加考試,然後呢,成為了公務員,我個人認為我的學習成績還算是可以的,所以我站在一個通過正規考試然後,通過高考上完大學,一路走過來的人,談一下對這個現象的看法。

我學了這麼多年下來,我認為能不能讀書或者能不能讀出來?關鍵看一個個人的天賦,或者說是一個人的悟性。我個人認為我的悟性算是可以的,所以我適合於走高考這條路,但同時看到了我和一些天賦非常好的同學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能有多大呢?我就說一下具體,事情吧。比如說我在大學的時候,我為了通過六級考試,我在大半年的時間裡面每天都堅持學習英語,十個小時以上,好不容易才過了六級,但是對於某些英語非常好的同學來說,他竟然只是在考前一個月稍微複習了一下就過了,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距。另外,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比如說一道數學題,有七個步驟,那麼對於我來說,我必須要從第一個步驟開始,然後進入到第二個第三個步驟,直到最後一個步驟,中間我絕對不能跳過去,但是有些數學非常好的同學,他竟然可以從第一部直接得出結果,而且結果竟然還是對的,不得不說,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距。

我認為其實幹什麼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適不適合幹這個?在我的時候,社會主流價值觀就是所有的人都必須要讀書,然後通過讀書這條路,考上大學,找一個正經的工作,這就是實現人生的理想,事實上,切身體會能夠走這條路的人,其實並不多,淘汰率實在是太高了。

也總不能說一個人不適合讀書,他的人生就沒有價值吧。所以我認為關鍵來說就是一個人一定要認識自己,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自己合幹什麼就去幹什麼。

如果農村的學生適合讀書,那就讓他去讀書,如果不適合讀書,就讓她多嘗試著做一些事情,看他適合做什麼?最重要的並不是他能有多麼大的成就,而是最起碼的要能夠自食其力。

當然,我也不同意讀書無用論這種說法,現在社會上很流行的讀書無用論,無非只是看到少數讀書人生活的不理想,而一部分沒有讀書的人生活的很瀟灑,很自在,甚至很有錢就認為讀書無用,實際上,按照概率來說,讀書能讀出來的人,在他們當中活的不好的人的概率其實並不高,而沒有讀書的人,他們活的不好的概率其實是很大的,只不過有些人這種,大概率和那種小概率去進行比較,從而得出了一個並不正確的結論。

很多農村同學來說,確實要想讀書,一路走下去,成本確實是非常高的,一旦讀不下去,放棄這條路,一個家庭來說,這種損失可能是無法彌補的。

所以根據這道問題來說,我認為個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認識自己,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整個社會要學會寬容,任何行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那就是對社會有貢獻還是沒有貢獻。

我只瞧不起對社會沒有貢獻,但是又發財的人,他們是靠著害人害社會來發財,這樣的人我是瞧不起的,其他的哪怕是民工,我也尊敬他們,因為她們為我們這個社會做出了貢獻,他們得到的是自己應得的。只要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他就是賺再多的錢,我也絕對不會眼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