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兩隻板凳,丈量著這位“無腿村醫”的十七年行醫路!

重慶合川區瓦店村的衛生室,

和別處沒什麼不同。

不起眼的農家小樓,

兩間門面,

略微隔斷後,

成了衛生室。

後屋和樓上,

是醫生一家人的住處。

村民頭疼腦熱了,

就來拿幾盒藥。

有人上門,

玻璃藥櫃後面的女醫生就“走”了出來。

她的白大褂下的兩條褲腿打了個結,

她一手執一個棗木小板凳,

兩個板凳交替,

支撐著她前行。

她卻一臉熱情地笑,

跟人打招呼,

“你好,我是李菊洪。”

兩隻板凳,丈量著這位“無腿村醫”的十七年行醫路!


父母的後背,是家與學校之間的“渡輪”


腿,李菊洪有過,

在4歲以前。

一輛呼嘯而過的大車,

把她的人生碾成了兩截。

命保住了,

腿卻沒了。

從此,小板凳成了她的“腿”。

就要第二次學走路。”

李菊洪想了想說,

“挺難的。”

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

也不知道摔了幾百次,

她重新學會了“站”——

兩手撐在小板凳上,

支起幼小的身軀。

也不記得是哪一天,

小女孩抓起板凳,

顫顫巍巍地邁出了一小步,

她又學會了“走”。

這一小步,

花了4年。

即使能手執板凳,

她也只能在家裡短距離走走,

稍微遠點,

體力就難以支撐。

該上小學了,

別的孩子蹦蹦跳跳的上學路,

對她卻是“天塹”。

父母沒有過多言語,

把自己並不寬闊的後背,

當成她在家與學校之間的“渡輪”。

“那時候,

村裡還挺重男輕女的。”

李菊洪回憶說,

“看著爸媽天天揹我上下學,

挺多人說閒話,

有人背後說,

也有人當面說。”

“女娃兒始終是別家的,

你們這麼用心做啥子?”

“都這個樣子了,

讀書還有啥用?”

“別折騰了,

養大了嫁出去,

你們就算仁至義盡。”

……

李菊洪的父母是普通農民,

文化程度不高,

也不善言辭,

反駁不了人家。

他們只是反覆跟李菊洪說,

“女子啊,

沒來頭,

你讀得了,

就一直讀下去,

我們背得動。”

從小學背到中學,

從合川背到江津。

2001年,

李菊洪結束了求學生涯。

考慮到自己的身體,

仔細思量之後,

她選擇回到家鄉。

那年起,

重慶合川清平鎮瓦店村的衛生室裡,

多了一名總是樂呵呵的女村醫。

兩隻板凳,丈量著這位“無腿村醫”的十七年行醫路!


走遍了村裡的山間小道,“走”壞了26個木板凳


當村醫,

入戶體檢和走訪村民,

是主要任務之一。

瓦店村是個小山村,

老年村民多,

許多人家住在山坡上。

但住的再遠再偏,

都是她的服務對象。

她試過坐輪椅走山路。

上坡上到一半,

沒了力氣,

攥輪椅鋼圈的手都攥紅了,

輪椅還是一點點倒退回去。

下坡更危險,

在寂靜無人的山路上,

輪椅不斷加速,

她止不住,

也無處呼救。

“還是板凳好,

慢點就慢點吧。”

李菊洪說。

一個板凳4斤多,

兩個板凳9斤重。

許多乘車到不了的地方,

李菊洪就揹著藥箱,

撐著板凳,

爬坡上坎,

越過溝渠。

“走”上四五百米,

就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兩隻板凳,丈量著這位“無腿村醫”的十七年行醫路!

這些年,

不管落雨還是天晴,

她都得“走”,

走遍了山間的小道,

“走”壞了26個木板凳。

出診不容易,

李菊洪坐診,

也有難處。

兩個低矮的玻璃櫃,

放西藥和中成藥。

一個鐵皮櫃存放中藥藥材,

一個木櫃存放備用藥品,

都挺高。

四個櫃子圍成的方寸之地,

就是李菊洪的主要工作場所。

櫃子裡的藥,

一般人隨手能拿,

至多踮踮腳能拿到的位置,

於她,

卻難以觸及。

怎麼辦?

她想到了一個辦法:

四個藥櫃的中間,

有一個2米多長的長板凳,

和一個1米多高的高板凳。

李菊洪撐著小板凳走近長板凳,

手一撐,

跳上去。

再把高板凳套在長板凳上,

移動到放藥櫃子的下方,

再跳上去。

板凳套板凳,

是她向上的三級“臺階”。

“試過其他的辦法,

還是板凳最方便。”

李菊洪說,

但稍有疏忽,

還是可能出事,

前幾天,

她撐板凳時手一滑,

整個人就從高處摔了下來。

身上青了好幾塊。

“摔到手和身子也就算了,

正好摔到腿這個地方,

疼得鑽心。”

李菊洪有些懊惱地說。

但有付出就有回報,

李菊洪靠自己的的敬業和用心,

贏得了村裡人的信任和尊敬。

“李妹仔自己都照顧不來自己,

還能看病?”的質疑,

很快煙消雲散。

17年間,

她成了村裡人最信任的醫生。

但凡村裡人聚到一起說笑,

大家老愛誇她,

“李妹仔醫術高喲,

藥到病除,

我頭立刻就不疼了。”

李菊洪說,

聽到這樣的話,

是她最高興的時候。

兩隻板凳,丈量著這位“無腿村醫”的十七年行醫路!


丈夫和兒子,是她行醫路上的後盾


李菊洪很樂觀,

一說話就笑,

但她也常常難過。

“別的孩子2歲,

在媽媽懷裡撒嬌。

我的孩子2歲多就會說,

爸爸背媽媽,

我來抱板凳。

別的孩子有媽媽照顧,

我的孩子早早學會做飯,

要照顧我。”

李菊洪說,

自己對兒子虧欠太多。

丈夫和兒子,

都是李菊洪行醫路上的的堅強後盾。

在家裡,

李菊洪身體不便,

所有家務都由丈夫包攬,

他後來甚至辭掉了工作,

當起了妻子的專職助理。

只要時間允許,

他都會揹著李菊洪出診。

兒子長大以後,

也分擔了很多家務。

靠著家裡兩個男子漢,

李菊洪才能一心撲在工作上,

業務水平不斷提升。

兩隻板凳,丈量著這位“無腿村醫”的十七年行醫路!

兩年前,

李菊洪被評選為“中國好人”,

還專門被請到北京,

照理說,

換個更好的崗位,

不是不可能。

但李菊洪還是留在自己的小衛生室,

就像這些榮譽從未存在一樣,

一門心思給鄉親們看病。

“我就能幹村醫,

當然要盡力幹好啊。”

李菊洪笑了。

去年,

李菊洪通過了職業藥師的考試,

今年,

英漢大詞典一樣厚的教材,

已經被她翻地脫了頁、捲了邊。

幾十個小時的視頻授課,

她反反覆覆地看,

反反覆覆地學。

她的認真專注,

和平常也沒什麼不一樣。

午後的陽光穿過樹梢,

灑落在衛生室的地上。

李菊洪坐在桌子後面,

等待著自己的下一個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