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這是知常容想和大家聊的一個話題。

長平之戰,大家都知道,因為趙括的紙上談兵,使得趙國的精銳在這一場大戰中被秦軍坑殺,趙國元氣大傷。

趙括自己戰死,同時也留下一個紙上談兵的成語。趙括吃過虧嗎?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趙括的父親趙奢本來只是田部吏。秦國討伐韓國,趙王想救之,問廉頗能不能救,廉頗說太遠了,救不了。問名將樂乘也說救不了。這個時候趙奢說我行。

於是趙奢就帶兵救韓大破秦軍,一戰成名,後來被趙王封為馬服君。

趙括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他從小就研習兵法,表現十分出色,連趙奢都不是對手。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括的名氣自然在趙國傳揚了。

一路順風順水的趙括根本沒有機會吃虧,因為他太聰明瞭。

長平之戰前,廉頗是趙軍的統帥,穩紮穩打,秦軍沒有辦法。所以他們就開始散播謠言。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什麼這種謠言會起作用呢?因為廉頗這種消耗戰,秦國吃不消,趙國國力也吃不消,所以趙王想速戰速勝。

雖然當時趙括的母親,還有藺相如出言勸阻。自信滿滿的趙王與自信滿滿的趙括自然不會聽從他們的建議。趙括上場後,秦軍偷偷換上名將白起。趙括一生就吃了這麼一次虧,不但自己虧大了,而且趙國也虧大了。

項羽很厲害,很多人都覺得為什麼項羽像戰神一樣的人會敗給像流氓一樣的劉邦呢?

我們來看一看項羽有沒有吃過虧。

老天對項羽不錯,項羽各方面的素質都不錯,天生神力,力能扛鼎,膽氣過人。項羽跟隨叔父項梁一起生活,從小就接受貴族教育,雖然楚國已經滅亡,但是項梁的氣勢還在。所以項羽從小就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學劍,學兵法等等。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後來跟著項梁一起起事,在項梁的保護下,項羽沒有吃過大虧,而且吳中子弟對他也是很敬畏。

項梁死後,不肯吃虧的項羽冒險殺掉自己的頂頭上司宋義,重新拿回被楚王熊心奪走的兵權。

接著項羽一路破竹,殺蘇角,虜王離,降章邯,雖然這中間過程一路險事重重,但就是沒有失敗過,也沒有機會吃大虧。

一路沒有機會吃大虧的項羽自然對自己盲目自信了,他錯過一次最好的機會。

韓生提了這麼一個建議。

“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地肥饒,可都以霸。”——《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一》

結果項羽回了一句話,知常容每每看到這句話就會生出一絲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一》

韓生也是長嘆一口氣,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項羽一聽,你敢嘲笑我,於是這個有著遠大目光的韓生就被項羽煮了。

後來項羽就吃了大虧了,不過沒有機會了,只能不過江東而自刎。

項羽不用韓生之策,但是劉邦卻用了,當然給劉邦提意見的不是韓生而是婁敬。

作為項羽的對手,劉邦吃過虧嗎?

劉邦吃過的虧太多了,沒有發跡的時候,他的嫂子和哥哥聯手掃了他的面子。本來家中有飯,硬說是沒飯,讓劉邦的一幫朋友回去了。

任亭長時,如果不是夏侯嬰幫著頂罪,估計他就要坐牢了。

他被蕭何評價為: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起事之後,他的失敗依舊很多,不說對抗項羽的屢戰屢敗,光他從一開始起事就經歷了雍齒的背叛,讓雍齒守城,結果雍齒把城送給別人了,劉邦沒了老窩只好投靠項梁。

所以劉邦是一路吃虧,吃著吃著到後來就不吃了。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因為虧吃的多了,就知道自己很多不如別人,比如他說帶兵我不如韓信,搞後勤我不如蕭何,作規劃我不如張良。

正因為這個不如,當他聽到別人有用的東西,或者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他的臉就會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比如他罵陸賈你天天說詩書,詩書能奪得天下?

陸賈反問,你馬上得天下,你能馬上治天下嗎?

劉邦馬上變臉了,不是生氣而是慚愧。

“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史記·七十列傳·酈生陸賈列傳》

他對陸賈說你寫點東西給我,每一次陸賈寫好,劉邦看完都很開心,左右高呼萬歲。陸賈寫的內容就是《新語》。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如果項羽聽到這句反問,估計陸賈的命和韓生的命一樣,被煮了。

這就是吃過虧和沒有吃過虧的區別。

諸葛亮的兒子很聰明,他大哥諸葛謹的長子也很聰明。

但是諸葛亮和諸葛謹兩兄弟卻對自己的兒子不是充滿欣喜而是充滿擔心。

與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諸葛瑾對自己的長子諸葛恪也是類似的評價。

然瑾常嫌之,謂非保家之子,每以憂戚。——《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

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道理嗎?從趙括,項羽,諸葛亮子侄聊起

實際上不管是諸葛恪還是諸葛瞻,他們表現都十分令人滿意。諸葛瞻17歲就娶了劉禪的女兒為妻,大家也十分寵愛他。

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書畫水平高,記憶力好,這本來就是非一般人,所以上天對諸葛瞻是很寵愛的。

諸葛恪也是如此,他成了孫權最寵信的大臣之一,孫權臨死託東吳與他,後來大權在握,一度時期受到東吳老百姓的喜愛。

恪更拜太傅。於是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眾莫不悅。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三國志·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

最後結果是諸葛瞻戰死,諸葛恪被夷族。諸葛亮兩兄弟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一切太順利了,沒有機會吃虧,等到了吃虧的時候,那就是吃不起的大虧。

那麼吃虧一定要趁早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你們可以評述一下。

此文贈予家有小孩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