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南京城內的清涼山雖然“個頭”不高,但大有來頭

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有一座山名叫清涼山,山高190米,方圓約4公里。山上巨木參天、竹林茂密,十分涼爽宜人。每到盛夏時節,當地人好似趕集一般湧上清涼山,只為躲避酷暑。

清涼山,最初名叫“石頭山”。別看山不高,來頭可不小。

南京城內的清涼山雖然“個頭”不高,但大有來頭

清涼山入口

話說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欲借長江天塹圖謀天下,所以就在峭立江邊的石頭山建城,設立了金陵邑。從這個時候開始,南京才有了“金陵”之名

如今,金陵邑故址,就在古望山(今八字山)與石頭山之間。

石頭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楚威王在此設立金陵邑,一定是看中了此地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到了三國時期,以石頭山為據點的金陵邑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抵抗曹操的大計。據說諸葛亮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面,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好似猛虎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評價此地:“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城內的清涼山雖然“個頭”不高,但大有來頭

清涼山的景色宜人

現在,山上還有一處名叫“駐馬坡”的遺址,便是諸葛亮登臨石頭山時留下來的。山下有“虎踞關”“龍蟠裡”等地名,也向我們表明了那段久遠的歷史與石頭山之間有著不可磨滅的聯繫。

南京的別名“石頭城”的得來亦和石頭山有關。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孫權將都城遷到秣陵縣(秦始皇二十四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當時,長江繞石頭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日積月累將山崖沖刷成了峭壁,山下南側是水陸碼頭,渡江而來的人登岸後首先入目的便是石頭山。

孫權為了拱衛都城,次年以石頭山西坡的天然峭壁為城基,環山築造了城牆,周長有七里又一百步取名“石頭城”。因地理位置險要,石頭城的軍事地位非常突出,孫吳一直將此地作為水軍基地。

南京城內的清涼山雖然“個頭”不高,但大有來頭

通往山頂的石徑

此後的數百年間,這裡都是軍隊佔守的軍事重鎮。若有戰爭,敵我雙方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如今,在清涼山西麓,自清涼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一段雄偉的城牆,飽經風霜而雄姿宛在,這就是石頭城遺址。

那麼,石頭山又是從什麼時候起改叫“清涼山”的呢?

五代時期,長江逐漸西移,至南唐時,石頭山的地理位置已沒有那麼險要了,其軍事地位漸弱。南唐後主李煜將石頭山下的興教寺擴建為“石城清涼大道場”,即今天的清涼寺,從此,石頭山也跟著改叫清涼山。李煜還在寺內建德慶堂作為避暑離宮,命人在山上廣植翠竹,使其更具“清涼”之感。南唐古建築現已毀損無遺,僅存古井一口,為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所掘,故名保大泉。

南京城內的清涼山雖然“個頭”不高,但大有來頭

清涼山上的銀杏谷

清朝康熙年間,被譽為“金陵八大家”之首的畫家龔賢,在清涼山西麓置地半畝,建屋數間房屋,取名“半畝園”,相傳今清涼山上的“掃葉樓”即龔賢的故居。原建築毀於太平天國年間,清光緒十五年重建,現經維修,保存尚好。

此後,清涼山一直作為公園對外開放。山上有清涼寺、掃葉樓、還陽井、崇正書院、翠微亭、駐馬坡等古蹟,還有一座中華奇石陳列館。

邁進清涼山的大門,你將看到四條上山的路。其中三條路是石階小路,迂迴曲折,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林子下,走起來頗有野趣,兩條直通山頂,另一條通往清涼寺;最後一條上山的路是較為寬闊的環山路,機動車和自行車均可通行,極為便捷。

不管選擇哪條路上山,一入清涼山,便深感山幽、林靜、風清。

若是金秋時節來到清涼山,山上的“銀杏谷”已是一片金黃。筆直的銀杏樹一排連著一排,在萬從綠樹中格外顯眼。

可以說,清涼山一年四季皆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