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奪取益州後,劉備把漢中看的比荊州更重要,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劉備是214年取得益州的,然後215年發生了第一次荊州危機(孫權要求劉備還荊州),當時曹操對漢中張魯用兵,劉備怕益州有失,被迫同意和東吳重新分割荊州,將主力撤回漢中。217年,劉備發動漢中之戰,219年擊敗夏侯淵,奪得漢中。

從劉備的戰略取捨看,漢中的優先級排序比荊州高。如果劉備取得益州後,在益州採取守勢,不急著攻取漢中,而是積極發展荊州,集中力量從荊州出擊曹魏,會不會對蜀漢是更好的選擇?

奪取益州後,劉備把漢中看的比荊州更重要,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劉備為什麼更重視漢中?

劉備更重視漢中,有兩個原因,一是劉備處處以漢高祖劉邦為學習楷模,當年劉邦就是從漢中出發,爭得整個天下的,所以劉備也希望自己的千秋大業從漢中開始。這一點從劉備在漢中登壇自稱漢中王,而不是在成都自稱蜀王,可見一斑。

二是劉備受諸葛亮《隆中對》的影響,諸葛亮的規劃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取得漢中顯然是上述規劃的第一步。

奪取益州後,劉備把漢中看的比荊州更重要,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漢中優先,對劉備集團的負面影響

把漢中的優先級放在荊州之前,至少有兩個負面作用。

第一,迫使劉備放棄了一部分荊州給孫權(除了東吳原有的江夏郡,又劃給東吳長沙郡、桂陽郡),而劉備千辛萬苦取得的漢中,卻是被曹魏移民一空的漢中(大約移走八萬人口),兩者此消彼長,對劉備集團的實力增強並沒有幫助,反而是削弱了。

第二,為了奪取漢中,從215年荊州撤兵,到219年打敗夏侯淵,這段時間是劉備軍容最強大、最齊整的時期,法正(220年去世)、黃忠(220年去世)、馬超(222年去世),雷銅、吳蘭也都未戰死。如果此時蜀漢集中力量在荊州方向撕開一個口子,會比後來關羽身單影只地發起襄樊之戰,取得勝果的可能性要大。

諸葛亮《隆中對》兩路出擊的戰略,對於弱勢一方來說,本來就不是一個好戰略,沒有實現“集中優勢兵力”的軍事常識。

奪取益州後,劉備把漢中看的比荊州更重要,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不取漢中,對劉備集團有什麼壞處嗎?

不取漢中的壞處主要有兩個,第一是不可能再進攻關中,這個剛才已經說了,沒啥大不了的,反而可以集中力量從荊州進攻。

第二是,沒有漢中,曹魏比較容易對蜀漢發起進攻。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為崇山峻嶺的秦嶺對漢中、關中兩邊幾乎是平等的,但從漢中(東川)對蜀地(西川)發起進攻,對漢中這一方面更有利一些,至少可以解決糧食長途運輸、軍隊長途跋涉的難題,把漢中變成進一步攻擊蜀地的橋頭堡。

但是,這並不是說蜀地面對漢中無險可守,劍閣雄關(姜維)、巴西宕渠(張飛)都曾經讓曹魏寸步難行或者鎩羽而歸。因此不取漢中,雖然對蜀漢來說更難從西線進攻曹魏,但防守並不成問題。

奪取益州後,劉備把漢中看的比荊州更重要,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摸金校尉曰:

劉備取得益州後,如果不急著取得漢中,在益州一路採取守勢,集中力量在荊州發展壯大,把關羽的襄樊之戰提升為蜀漢全軍戰略,突破襄樊,進攻許昌,直搗洛陽,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戰果。而且因為劉備主力在荊州,孫權可能也不敢對荊州有非分之想。

可惜劉備太想學高祖劉邦,也太聽諸葛亮的話,反而犯了分兵的大錯,錯失了蜀漢最好的發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