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孩子閱讀行為比閱讀能力更重要,孩子持續的學習才能走的更遠!

“老師,請你幫幫我,我的孩子在閱讀能力上和他的同學比起來差遠了!”類似這樣的焦慮和困惑,甚至帶著家長無限期待的諮詢,隔三差五我就能遇到一批(不是一個,是一批)。

“具體差在哪裡呢?”我經常會把問題再拋回去。

1.孩子的同學已經開始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的孩子還在看《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是一位三年級男孩的家長。

2.孩子的同學已經開始讀英文原版的《神奇樹屋》,我們才讀中文版的,這差距不是一星半點。這是五年級孩子的家長。

3.我的孩子也喜歡看書,但是看書的速度很慢,磨磨蹭蹭的,看得我急死了。

4.我推薦給孩子看的書,甚至老師推薦的書她從來不看,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本,愁死了。

……

還有很多答案,但是歸納起來這幾年遇到的各種焦慮家長,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1.焦慮的家長孩子其實表現都不錯,孩子也很愛讀書。

2.焦慮的家長都是眼裡盯著“別人家的小孩”,無限放大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3.家長焦慮不安,孩子也感覺到“恐懼和被威脅的力量”,而那些閱讀能力真的需要提升的家長,好像各種“無動於衷”。

孩子閱讀行為比閱讀能力更重要,孩子持續的學習才能走的更遠!

回想自己的閱讀成長之路,我是從我的父母那裡確切的知道閱讀的重要性,父母是老師,隔三差五從學校圖書室借回來很多雜誌、書籍給我和弟弟讀。大概在30年前五六歲的時候我的舅舅送給我一本《窗邊的小女孩》(後來改名叫《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 ,更是激發了我對於有趣的故事書的“狂熱的追求”。

對於我而言,這麼多年閱讀是一個我可以全身心投入,放鬆,一旦沉浸其中就不想離開的世界。但是如今對孩子來說,閱讀似乎變成了一種新的“壓力”,家長們新的PK的戰場,閱讀速度、閱讀理解的壓力、一味追求“高深”的能力PK,不僅僅給孩子和老師,其實給家長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我不喜歡這樣的狀態,但是又不得不考慮現實的很多因素,在找我諮詢和各種溝通的朋友中,很大一部分的焦慮和壓力都是來自於這種“閱讀能力PK”。家長有壓力可以理解,如今的大環境家長也在被裹挾著前行,但是有一些事實我真的特別希望家長能夠早點清醒的認識到,要幫助孩子,但是也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現狀,才能針對性的給出各種有效的幫助。

1.有的書你的孩子讀起來真的挺難的。

閱讀絕對不是簡單的去認識一個個的漢字(或者英文單詞),識別漢字/單詞的準確度我們是能夠輕而易舉就看到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能夠認識很多漢字之後,我們認為他們的閱讀就應該是輕鬆的,無障礙的,但這真的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假設罷了。

我們作為成年人在閱讀時,如果遇到各種問題,各種令我們困惑的內容,我們有很多的方法來幫助自己“理解”,比如:重新再讀一遍、減慢閱讀的速度、尋找更多的外部信息來幫助理解、尋求各種途徑的幫助來加深理解。

這些能力我們的孩子還不具備,他們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來積累這種能力,這種能力也是我們所說的“自主學習能力”。

所以,我們看到的孩子在讀書,有時候真的只是表面現象,所以要理解你的孩子,並挖掘出你的孩子在哪個維度上能力還有所欠缺,然後去加深這些欠缺能力值的訓練。

孩子閱讀行為比閱讀能力更重要,孩子持續的學習才能走的更遠!

2.閱讀的行為比閱讀的深度更重要

閱讀的書多就一定成績最好嗎?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我所讀的書大概是全班最多的,或許比很多人加起來都多,但是在應試的表現上,我從來都是排在班級10名左右的孩子。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因為我讀書多卻沒有得班級第一名而教訓我,甚至覺得我所讀的那些課外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江蘇方言,就是讀的書都浪費了,一點也沒有價值的意思)。反而在各種升學壓力很大的二十年前,他們依舊鼓勵和支持我有空多看書。

真的不要擔心孩子不聽你的話,擔心孩子的成績太差,擔心孩子讀書不如別人多而焦躁,擔心孩子讀書多成績卻不好而壓抑,人生中很多事情都不能錯過,讀書是一件,孩子的足球、游泳、戶外、博物館、鋼琴、畫畫都是重要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閱讀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儘可能的把閱讀的優先級調高,讓孩子知道閱讀的價值,在友好的氛圍中,在多年的堅持下,你的孩子一定會獲得超強的自學能力(這一點是我上學乃至大學畢業十幾年之後感慨最深的一部分)。

當進入大學見到很多同學不知道怎麼學習,當工作之後見到很多朋友在遇到問題時不知道如何處理時,我總感覺是我在閱讀中獲得的自學能力在幫我前進,約束我/要求我/提醒我/督促我/鼓勵我,挑戰各種不可能。

所以,閱讀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會更重要,這是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是這過程中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閱讀能力的建設上,如果家長能夠使用一些系統的方法,有一些能力值的訓練,孩子從量變到質變的時間就會縮短一些。

3.孩子上初中還會讀繪本,有什麼不可以?

有很多家長特別希望孩子儘快、儘早的進入各種“高深”圖書的閱讀中,這樣孩子的閱讀能力是“拔尖”的,在各種能力的PK中孩子就能夠佔據優勢地位,所以很多家長絕對不允許孩子在進入三四年級之後再讀一些繪本,認為孩子的這些行為是能力低下的表現。

請家長們停止這種“粉飾太平”的幻想吧,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多個維度的,孩子在讀一些有圖片的故事時,對他們的理解能力是有幫助的,如果孩子熱愛,為什麼不呢?

孩子在閱讀=孩子在思考。

有時候孩子偶爾讀一些看起來很“幼稚”的書,為什麼不可以呢?這是孩子很享受的放鬆方式啊!

孩子閱讀行為比閱讀能力更重要,孩子持續的學習才能走的更遠!

文字的閱讀會更具有挑戰性,對孩子的精力投入也有很高的要求,要知道不管你的孩子多大,他們在某個瞬間永遠都像個孩子一樣,他們永遠都喜歡窩在父母的身邊讀一本他們喜歡的書。

閱讀的能力建設是需要慢慢積累的,需要訓練的,需要學習的,需要不斷的重複性訓練的,而閱讀的快樂,閱讀中獲得的思考能力卻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所以為什麼要那麼焦慮呢?

放輕鬆,和你的孩子一起閱讀,你想要的時間都會給你。

我想,如果現在有人去問我的父親和母親,當年那麼鼓勵孩子閱讀一些課外書,你想要的“成功”孩子給你了嗎?目標達成了嗎?

而我的父母一定會說:達成了!孩子能夠獨立、快樂、健康的生活,能夠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些足夠了!

是啊,這些足夠了!這不就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高的“境界”嗎?

至今,我依然為生活奔波,在北京依然只是個普通人,有很多生活的苦惱和壓力,也沒有獲得所謂的物質上的成功,但是我能夠安頓好自己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在三十多歲依然像年輕人一樣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不就是父母想要的/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樣子嗎?

所以啊,年輕的父母們,放輕鬆,你的孩子最終都只會是這個世界上某個普通人,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人生不是一場競賽,不是賭局,慢慢來!閱讀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比能力更為重要,持續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路琰,是《生活是最好的教養》《要孩子愛上閱讀,家長該怎麼做》等暢銷書作者,國家科學育兒示範區策劃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