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生活中,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槿藍推書


有人喜歡時不時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有的人從來不更新自己的朋友圈。

更新朋友圈的內容往往有以下幾種:曬美食、曬旅遊、分享心靈雞湯、發廣告、積贊轉發送禮品等等。如果你時常更新朋友圈,那肯定有朋友留言或點贊,你看到後也會一一回復,這些都比較佔時間,要時不時想著朋友圈的動態。

不更新朋友圈的人,有空閒時間了就進去看看,看看朋友們有什麼新的動態。但是如果沒空,那一天不進朋友圈也是很正常的,畢竟看朋友圈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現在的我,也是一個從不更新朋友圈的人。


最先接觸朋友圈是2013年(我是2013年12月才換成智能手機),開始接觸到“朋友圈”的,那時我的手機卡還沒有流量,只能在家、在單位時才能連WIFI,玩智能手機,看朋友圈。

2013年12月至2015年年底,在這兩年時間裡,可以說每天朋友圈的每一要動態我都要看看,那兩年最流行的話是“早上醒來後,第一件事是看手機,批閱奏章,就是朋友圈更新的內容都要看一遍”。那兩年我也愛轉發心靈雞湯,分享旅遊圖片,曬美食等等。

2016年起,群聊興起,轉發、點贊送禮品更是瘋狂,我也參加過,有真有假。最主要的是:從這時開始,我的微信好友中開始出現不認識的人了,他們基本上都是微商。也就是從這一年起,我的朋友圈開始出現各種“廣告”。

2017年朋友圈廣告是最瘋狂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我刪除或拉黑了好多微信好友(他們是微商,朋友圈發廣告太頻繁)。這一年裡,身邊認識的朋友也不怎麼更新朋友圈了。在這一年的12月,我和朋友圈說“再見”了,也就是再也不看朋友圈了,竟是廣告,有啥看的,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看朋友圈,哪天心血來潮了就偶爾進去看一次。在這兩年裡,我只偶爾更新朋友圈,內容也是家人、單位、朋友們要求的轉發。


經常更新朋友圈的人,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認識的人都可以看出來他(她)在哪裡在做什麼、此刻是什麼心情等等。

從來不更新朋友圈的人,你永遠不可能從朋友圈得到他(她)的任何動態!

我是一個從來不更新朋友圈的人(除非單位、家人、朋友有要求),並且微信還是“信息免打擾”,有空了進微信看信息,沒有空時一天都不進微信!

看看,真的是好久沒有更新過朋友圈了!


人在風上走


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怎樣的人呢?作為一個幾乎不發朋友圈的人,我主要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沒時間

其實就我自己來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沒時間。

作為一個80後二胎寶媽,白天上班單位管得嚴,不敢玩手機,根本沒時間刷朋友圈。

下班回家,兩個調皮鬼就會一直纏著我,為了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我從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真正屬於我的時間,是孩子睡覺以後。想瀏覽瀏覽新聞,還要堅持寫點東西。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飛過去了。

看看時間,十一點多了,人到中年,經不起折騰,不敢熬夜,不敢任性,所以乖乖地去洗洗睡了。

瞧!一天的時間就這樣溜走了,哪有時間發朋友圈?

第二,沒必要

有時候,自己突然多出一點意外時間,對著朋友圈會發愣,因為不知道發什麼。

曬老公,有點酸。曬孩子,不情願。曬自己,沒勇氣。曬成功,招人嫌。曬失落,討人厭。

細想之後,覺得發朋友圈根本沒必要。

一箇中年老母親,還有什麼是挺不過去的?還有什麼能讓自己大驚小怪的?還有什麼能讓自己矯情起來的?

好像沒有了。

第三,沒這愛好

時間長了,才發現,發朋友圈?已沒這愛好了。

因為自己的生活自己體會就好了,想幹的事情去幹就好了。別人知道與否,真的不重要了。

總結,個人覺得,真正的人生,從不在朋友圈裡。所以,發不發朋友圈,真的說明不了什麼。



尋覓煙火


我很少發朋友圈,也很少看朋友圈,在這裡偷著說一句,我給朋友們設置了權限,不看別人的朋友圈。

有的朋友圈很無聊,穿件新衣服也發,有的吃點東西也發,出去旅遊也發,我最不喜歡看有關保險業務的朋友圈。

我初中的同學喜歡發朋友圈,有好文章我也看,高中的同學極少有人發朋友圈,可能是工作忙吧。

我的朋友圈很安靜,沒有那麼多的提示,我討厭打開手機,都是無聊的朋友圈的信息。

生活中的我,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勤勞,樂於助人,不計較得失,有點風趣也不失幽默的人。

我有點不自量力,😊我覺得同學們都願意跟我在一起。

以前我的同學們每天早晨都去群裡報道,從我病了,不去群裡了,群裡已經默默無語了。

以前晚上大家都去群裡鬧一會兒,現在都各忙各的了。

以前作詩的浪潮已經不見了,以前我經常給同學庭作首打油詩打趣兒,群裡特別熱鬧,庭美的不知姓什麼了。

雨中思緒萬千/綿綿情絲不斷/祝福一片/清茶一盞/待我還。😄

昨日依稀去齊魯/同學情意一如初/舉杯共飲言無盡/醒時方知不在魯😄。

庭以前有時發小圖片,經常把大家樂的合不攏嘴,上次他來長春,跟同學們聚會,我沒有見到,這幾天看他們在群裡說又要聚會了,庭又要來了。

庭是威海市工商局的領導,這次是出差還是專程來呢?

從畢業後,就沒有看見過他,同學情意是最真摯無私的感情,庭說了,歡迎我們都去威海做客,所有費用全部報銷,庭,我的醫藥費能不能報銷呢?😄


玉芳話情感


我想大概就像我一樣的人吧。我就是不發朋友。最近幾年不再發了。以前就算我不發,我也會去關注別人發的,最近幾年漸漸的發現,除了微商就是廣告,要麼就是一些毒雞湯。以前還能知道,朋友們最近在做什麼,發生了什麼。。。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幾十條朋友圈刷下來,不是衣服,化妝品之類的東西,就是保險理財產品,著實是讓人失去了對朋友圈的興趣。於是我索性就關了朋友圈。

關了朋友圈最開始的時候,還蠻不習慣的,偶爾還是會想知道,自己關心的朋友,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新的動態,可是點進去之後仍然是一些讓人覺得變了味道的東西。所以漸漸的漸漸的。就真的再也,嗯,不會去點開朋友圈了。久而久之,我也自己不怎麼發朋友圈了。

想知道朋友們都在幹什麼?打電話,直接發語音,發微信會更直接一點,好像朋友圈就變的,沒有什麼必要了,嗯,更多的體會是覺得。朋友圈發與不發,好像對日常的生活影響不大,但是自從不發了以後,我會覺得我更專注了,嗯,不會每天在朋友圈這樣的地方浪費一兩個小時,去看一些並不是很重要的東西。現在這一兩個小時我可以去看看書,或者看一部電影,再或者與一個朋友一起去浪大街。總之,不發朋友圈也挺好的。


尋找樹洞的大果莉


有人是土鱉一個 所以 沒什麼可以發;有的事隱忍不發 比如 我開的是保時捷但朋友圈看不到 我去了歐洲 北美自由行 沒有自拍 我去了演唱會 你也看不到他 他去參加了什麼會議 你看到的是圖片 也看不到本人 也就是有思想的人


客我哦哦恩


現在的朋友圈,太過於熱鬧了,我周圍很多人都不喜歡髮圈了。我就是其中一個,不想髮圈。

第一是太忙了,工作上很忙,好不容易忙完工作了,下班回到家,還得管孩子學習,生活等,還得陪陪孩子看看書,等忙完這些,孩子睡覺了,至少都10點半了。然後自己再收拾收拾家裡,收拾收拾自己,一般都到11點了,實在沒那個精力來發圈;

第二是不喜歡自己的生活被太多人知曉,現在的微信裡朋友、同事、客戶、領導等各種人都有,很多時候,想發又不好發,乾脆不發了。

第三是,現在刷手機太費時間了,拿起手機到放下手機,半個小時又過去了,其實這半個小時,看下書,寫寫文章,或者學點東西,聽點課,管用多了。所以現在在家,我們都約定,回家能不拿手機儘量不拿手機,手機看的少了,肯定圈也發少了唄。

當然天天發朋友圈的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過自己喜歡的就好。


禹小魚


想起之前上大學的時候,一點小事就要發個朋友圈,吃個飯要髮圈,看個書要髮圈,出去玩要發好幾條,有時候連走路都要發一條朋友圈。

那個時候好像把全部生活都搬到了朋友圈裡,恨不得每天都活在朋友圈裡才好。不僅自己發,還時刻密切的關注其他人的動態,大家似乎都是通過朋友圈在交流。

而如今,再打開朋友圈,能刷到的有關日常生活的動態開始變得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要麼變成了僅三天可見,要麼就是好久都沒有新的動態了。

我們在朋友圈裡似乎開始變得越來越沉默,慢慢地將自己從一個表演者變成一個旁觀者。

有的人說我就是通過朋友圈來關心你最近怎麼樣了。不用這樣,真的關心直接打個電話就好,又何必從朋友圈裡猜測那一絲蛛絲馬跡。

還有人說發朋友圈才能體現生活的儀式感。你連朋友圈都懶得發,還提什麼生活。不發朋友圈不代表著我們喪失了生活。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我們想要好好的擁有自己的生活,才不去發朋友圈。

生活從來不需要別人來指手畫腳。

成長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和朋友見面聊聊要比在朋友圈評論裡聊得要好。沒事打個電話遠比朋友圈點個贊來的真誠。我們不是不發朋友圈了,我們只是把生活過得更真實了。

朋友圈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情感宣洩渠道,但當有一天,這個渠道變得狹窄而擁擠,那麼,我還是不要再發朋友圈了。

朋友圈可以給你,但生活,屬於我自己。


雅籤小生


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經驗,通過觀察和分析,本人認為,生活中,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一、城府很深。這種人一般較為成熟、沉穩,為人平和,個人修養較高,表面看似有一點高冷,神秘難測,獨享其樂,不願意將自己的生活和事情公之於眾,與大家分享,把自己包裹得很嚴,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

二、作風低調。此類人為人謙虛謹慎,尊老愛幼;做事認真負責,細緻周到。一般說到做到,很少誇誇其談|,大話、空話連篇,說話、做事不張揚,給自己和他人都能夠留有足夠的餘地和空間。

三、瞻前顧後。這部分人一般膽小怕事,多疑多慮,顧及太多,做事不果斷利索,不太有個性,遇事沒主見,人云亦云,隨風倒。既想曬,又怕曬;既想讓人知道,又怕別人知道。總之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顧慮和糾結。

四、了無情趣。這類人大多生活單調、沉悶,沒有愛心,不熱愛生活,不懂得欣賞,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對任何事情都漠然視之,提不起熱情和興趣,感覺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活得頹廢,過得孤獨、寂寞、冷。

五、生活枯燥。現實中,也有絕大一部分人生活單調乏味,生活內容單一、太少,沒什麼可發。

六、缺乏體驗。這類人因從來不發,向來不曬,所以從來沒有感受過髮圈被親朋們點贊或評論後被他們認可和與他們互動而帶來的身心愉悅的美好體驗。因為沒有,所以不知;進而更沒有,也因之更不知。如此下去,便固定了已有的行為模式:不發,不發,從來不發!

七、其他類型。本人沒有發現或發現了但又懶於表達的,或現實存在的其他類型從不髮圈的人。





陌上秋


不發朋友圈的人,從大類上可以分兩種:

一、根本對朋友圈無感,平時看都懶得看,自然也不會發朋友圈了。

這種人又分兩種,一種是事業有成的大忙人,他們的時間很寶貴,沒空。一種是網絡白痴,他們不知道朋友圈是什麼,一斤幾塊錢。

二、平時經常有關注朋友圈,但自己幾乎不發。

這個就比較複雜了,和性格、身份、學識都有較大的關係。我主要來分析這一類。

a,從性格上講,不發朋友圈的人,一般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做事比較謹慎,膽子也比較小的人。

他們性格內向,現實中都不太愛引人注意,更不要說發朋友圈讓大家一起聚焦他們的行為,還點贊評論了。這會引起他們的不安。

也許他們曾經有過發朋友圈的衝動,但是發到一半,想起發出去之後會不會引起什麼不良後果,為了謹慎起見,最後還是把編輯了一半的內容刪除了。

他們中有些比較沒有自信,膽子比較小,比較愛害羞,對自己發朋友圈的後果沒有把握,怕搞不好還被人笑話,想想就算了。

不過這些人其實挺喜歡看別人的朋友圈的,還特別喜歡給人點贊。生活中這種人比較謙虛,對人挺寬容的。

b,從學識來說,我們不能說愛發朋友圈的人學識都比較好,但是很多不愛發朋友圈的人,還是因為學識受限。

遇到有感悟的事,不知道怎麼表達,看到好的文章,轉發時不知道怎麼點評,他們發的朋友圈很少引起關注,沒有點贊沒有互動,慢慢就沒興趣發下去,最後就乾脆不發了,只當觀眾。

c,從地位來說,一般單位的大領導都不太愛發朋友圈。

可能是怕太暴露他們的私生活會失去在下屬心中的威嚴,但他們卻又不會放過朋友圈,因為有時候工作需要,帶目的性地發一些雞湯文,給下屬洗洗腦,比如年輕人都要996之類的。

他們還會經常關注下屬的朋友圈,看到不好的苗頭,有時還要教訓幾句,開導幾句。不過這種人經常會給放到分組可見裡面,下屬不會給他這種機會。

當然也不乏一些有趣的領導,在朋友圈裡可以和你打成一片的,這種領導,應該都有真才實幹,知道自己什麼可以說,什麼可以不做。自己做的事,也勇於承擔後果。

d,最後還有一種人,是心理不太健康的人。

他們自己的生活可能不夠豐富,平時沒啥好發的,也不愛看文章發評論,連轉發都不知道轉啥好,所以他們不發朋友圈。

不過他們不發就算了,又總是愛看朋友圈,然後還愛指責發朋友圈的人虛榮啦,愛顯擺啦,只要有機會就不斷強調自己不髮圈是因為低調。我對這種人只有呵呵了。如果他們真低調,應該連低調這個詞都不會說出來吧。

這種人其實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嫉妒心特別強的人,搞不好會給你穿小鞋的人。如果發現有這種人,建議趕快刪除拉黑為妙。


璇宮主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的是,很多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特別有趣,而且生活極端豐富的人。他們不需要通過朋友圈來炫耀和賣弄。

朋友圈,顧名思義是展示給朋友看的一個生活圈。但是現在我們看的朋友圈,已經變成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樣子。做微商賣面膜的。曬自己娃,剛拉了粑粑的。情人節曬n個男的給自己發了紅包的。包括長輩們轉發各種的網絡養生謠言的。

朋友圈已經不是在給朋友看的。而是像一個巨大的網絡垃圾場。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朋友,沒有生活。

在這其中有些人已經把朋友圈,當成了一個裝逼的重要的場所。買了一個新包包,要曬一下。男朋友送了一個手機,要曬一下。陪著別的男人去吃了一個所謂高端的日料,要曬一下。蹭了某一個富翁的遊艇,要曬一下。參加一個所謂的微商的高端酒會,也要曬一下。各種的曬炫富賣弄。但就是沒有生活,沒有朋友。

於是有很多在現實生活中,已經生活的很好很豐富,生活品質很高的人。他們不屑和這些人混在一起。也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炫耀自己。於是關閉了朋友圈。他們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活品質就行。

所以,現在的朋友圈已經成了裝逼圈,不要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