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何蘇德戰爭到了後期,蘇軍傷亡依然居高不下?

隨你神采


實際上從1944年開始,在大部分戰役當中,德軍的損失都超過了蘇軍。

在1944年,東線波瀾壯闊的蘇軍十大突擊當中,蘇軍殲滅了德國136個師,基本解放了整個蘇聯。在這十大打擊當中,蘇軍的損失就低於德軍。就是在最後的柏林戰役,蘇軍損失30萬人,但是也取得了全殲柏林100萬守軍的輝煌戰績。

在1945年4月,德軍在東線還有135個師,在西線則有77個師。這些部隊還有大量有經驗的軍官和士官,大批量的武器裝備。德國宣傳機器故意給各地衛戍部隊傳播假新聞。士兵和居民們堅信,佈雷斯勞象一座堡壘或是海洋中的防波堤,並堅信援兵終將到來,他們擊退了所有的進攻。

有些人仍寄希望於元首,有些人則寄希望於希特勒正在矚望的新式神奇武器。謠言四起。有的守軍期望德軍前來援救,有的期望一旦敵人的聯盟瓦解了就會如何如何。

而且,隨著德軍的失敗,德軍的防禦陣地卻越來越集中,兵力也越來越集中。反而提高了抵抗強度。在東線的托爾格洛、什切青、加爾茨、巴茨洛、澤洛、法蘭克福、古本、科特布斯、福斯特、穆斯考、措森和施普倫貝格等地被構築成要塞或是堅固據點。希特勒命令東線士兵說,如果他們打了敗仗,如果蘇軍蹂躪了德國,等待他們家庭的將是什麼樣的命運。老人和孩子將遭殘殺,婦女和姑娘將成為軍妓,其餘所有的人將被驅往西伯利亞。

兵力集中,害怕蘇軍蹂躪德國,堅強工事,還有擁有大批量武器,這幾點。是德軍在戰爭後期,還能對蘇軍造成一定程度傷亡的主要原因。但是,1944年以後,蘇軍在大部分戰役的損失已經低於德軍和德國僕從軍。


深度軍事


先看這個數字吧。西線盟軍(不含意大利戰場)自6月6日登陸到9月11日損失22萬,到戰爭結束共計76萬,大部分54萬的傷亡是在普通人認為德國日薄西山兵敗如山倒情況下發生的。德軍最後階段頑抗程度沒常人想象的那麼弱!



東線的戰役規模、殘酷慘烈程度遠超西線,無論對蘇軍還是德軍而言,傷亡數字巨大。44年後蘇軍大部分進攻戰役傷亡數都大過德軍,也有遠低於的情況發生如敖德薩—克里木戰役、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維斯瓦河一奧得河行動等等。但重要一點,蘇軍的不可彌補損失(死亡、失蹤)從1944年起低於德軍:44年蘇軍141萬、德軍190萬;45年蘇軍63萬、德軍270萬。也就是說蘇軍的技戰術水平比前期有所提升,開始超越德軍。



具體分析下提到的巴格拉季昂行動,蘇軍死亡失蹤18萬、傷病59萬,沒什麼百萬之說。要知道白俄羅斯遍佈森林沼澤,道路稀少,不適合大規模坦克進攻,蘇軍前期的傷亡集中在維捷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博布魯伊斯克德軍主要的築壘地域,明斯克、考納斯、維爾紐斯傷亡都不大。再看德軍死亡23萬,被俘17萬,傷14萬,不可彌補損失完敗於蘇軍。僅僅看雙方的傷亡數字是得不出事實真相的。

世人更常嘲笑蘇軍柏林戰役的死亡8.1萬、傷28萬的數字驚人。德軍呢?德國人自己統計第9集團軍和柏林衛戍部隊死亡9.2萬,算上第3、4裝甲集團軍、第12、 17集團軍的數字應超過10萬,受傷者不僅僅包括在48萬俘虜中,另一部分如6000傷員被第12集團軍救走,第3、4裝甲集團軍、第12、17集團軍根本沒傷員統計數流出。這真值得沒眼力的愚人鄙視嗎?作為納粹德國的首都,一場城市攻堅戰,蘇軍的傷亡數還說得過去。



可以這樣說只要進攻德軍堅固預設陣地,蘇軍傷亡數都大過德軍,但不可彌補數都低於德軍,這才能保證44年後蘇軍不因缺乏人力失去勝利。

從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到1945年5月戰爭結束,蘇德軍人死亡數對比:

1941年蘇299萬、德30萬、9.9:1

1942年蘇299萬、德50萬、5.91:1

1943年蘇197萬、德70萬、2.82:1

1944年蘇141萬、德123萬、1.15:1

1945年蘇63萬、德142萬、1:2.26

蘇聯人真正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歷史扒糞機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其實不光是到了戰爭後期,自從德國閃擊蘇聯開始,蘇聯的傷亡永遠都是高於德國的,戰爭後期也是如此,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原因呢?我給你看一組數據你就明白了!據不完全統計德軍在東線投入了1180萬兵力,死亡或者失蹤達380萬、傷病約700萬。蘇聯紅軍2960萬,死亡及失蹤915萬、傷病1832萬。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人數差別呢?就是德軍的軍事素質高於蘇軍,就算是戰爭後期德軍的軍事素養也比蘇軍強。

首先,德軍的綜合國力很強,無論是戰爭前後,國家發展都比較健全,無論是經濟文化建設還是教育軍事都領先世界,就比如說教育,德國人很注重教育建設,國家政府鼓勵普通人上學認字,也就是咱們所說的義務教育。這是不花錢的,所以每一個人都能有機會學到文化。這麼一看,直接就拉開了差距。而蘇聯的前身是俄國,俄國有著很極端的政策,比如說是農奴制,所以俄國只有有錢人或者貴族才能上得起學。普通人連飯都吃不上了還上學?這點就直接將德國和蘇聯拉開差距。

還有就是德國有著先進的軍事理念,他們更助於先進的科技理念,並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所以在某方面上來說領先於舊時代的軍事訓練,對於德國本身有著很大的幫助也就是相對於體育精神,德國對於青少年的鍛鍊很注重,會定期地對他們進行訓練體能素質考核,極大提升了國力人員建設。而蘇聯前期由於底子太差,所導致發展失衡。隨後又爆發了戰爭根本就沒有時間來調節和補充,所以導致傷亡始終高於德國。


鵬正


(二戰前齊柏林高速列車,德國)


說到底還是人口素質的問題,德軍從將軍到士兵文化素質和受教育程度要遠遠高於同一戰場的蘇軍將軍和士兵。


我先說德軍受教育程度高到什麼地步。


最遲在1872年,德國已經全面普及了義務教育,德國規定每一個德國公民必須從6歲到14歲強制接受8年義務教育,教學內容涵蓋歷史、地理、自然科學、德文名著、民族詩人主要詩篇,外語選修課(一般都是法文)、繪畫、歌詠、體操、縫紉、家庭工藝等,數學課不僅講授小學、分數,對數、二次方程,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也包含在內。


德國義務教育使得德軍文盲率從1875年2.37%降低到1910年的0.02%。


而蘇聯在這方面比德國落後太多。


十月革命以前,俄國文盲率高達70%,也就是說有70%的俄國人不識字。


即使十月革命後,蘇聯也是一直到“一五計劃”時期(1928年-1932年)才開始推廣全民四年制義務教育,此時德國已經實行8年制義務教育足足有半個世紀了。


不要覺得人口素質和打戰沒關係,事實上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武器裝備越來越複雜和精細,戰爭不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沒有文化就會吃虧。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能夠熟練使用並且懂得保養重機槍的士兵不但會優先提拔,而且還會多領一份技術津貼,並且被直接納入後備軍官儲備。


之所以待遇這麼好,就是因為以一戰時期士兵普遍受教育程度而言,重機槍的保養和維護顯得非常複雜,而重機槍又是一種一旦保養和維護不當,性能和威力都會大大降低的武器。


當然,不是說文盲士兵就完全學不會保養和維護複雜武器,只不過文化程度越低的士兵培訓時間成本就會越高。


舉一個最簡單例子,一款新式機槍,如果士兵有文化,那麼完全可以先下發操作維護手冊,然士兵自學,然後再結合實物講解;但要是士兵都是文盲,那麼就只能結合實物講解,士兵自學也就無從談起。這個學習過程就拉長了,新裝備形成戰鬥力的時間也變長了。


(SVT-40半自動步槍)


事實上二戰時蘇聯自己製造的SVT-40半自動步槍10發的火力要勝過美製8發子彈的M1半自動步槍,但是由於此槍結構複雜,保養難度大,擦拭也很麻煩,結果二戰時前線蘇聯士兵並不願意使用,他們寧願用結構簡單的莫辛·納甘步槍也不願意使用SVT-40半自動步槍。


僅這一點,就讓二戰時蘇軍士兵在與德軍士兵交火中吃虧極大,德軍G43半自動步槍在火力、精度和威力上都要遠勝莫辛·納甘步槍,而G43半自動步槍保養複雜的缺點對於普遍完成中學教育的德軍士兵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與此同時,受教育程度接近德國陸軍的蘇聯海軍士兵就很喜歡使用SVT-40半自動步槍。


這一點在解放戰爭時期也有體現,陳毅元帥就曾經說過因為美式裝備操作複雜,華野軍官由於文化素質不高,很難掌握,更做不到“靈活機動”,所以儘管美式裝備可以使部隊“火力增強”,但是由於掌握不好,反而削弱野戰能力,對於當時普遍文化程度比較低的華野來說,“美械化害多利少”。


(德國G43半自動步槍)


另外,士兵受教育程度低的缺點還不僅僅在裝備層面,更多也反映在技戰術等各個方面。


蘇聯軍隊在蘇德戰爭後期依然酷愛使用“密集衝鋒”,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這種戰術簡單直接,對於文化程度不高的士兵來說更易於接受。而使用這種戰術自然會造成傷亡率奇高。


1943年的庫圖佐夫行動,蘇軍為攻克奧廖爾,傷亡43萬人。


1943年9—10月的斯摩稜斯克戰役,蘇軍僅為收復斯摩稜斯克就傷亡45萬人。


柏林戰役,蘇軍面對只有56裝甲軍以及其他亂七八糟武裝4萬正規軍+4萬各色武裝雜燴,也出現了36萬傷亡。


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蘇軍每季度傷亡150萬人。(包含傷、亡、失蹤)


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蘇聯人口素質遠遠遜色於德國的緣故。


蘭臺


困獸猶鬥這個詞估計能較好地詮釋為何已經到了戰爭後期,蘇軍傷亡卻依然居高不下的原因。

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徹底喪失了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從此德軍開始實行戰略撤退,而蘇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收復國土進而攻入德國及其僕從國。同時,英美加大了對德國本土的戰略轟炸,摧毀德國戰爭潛力,隨著諾曼底登陸,盟軍第二戰線的開闢,德國的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然而,東西方向的蘇軍和英美盟軍在隨後的進攻中都遭受了較大傷亡。究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幾個方面:

德軍是撤退,遠未達到潰退的程度

蘇軍和德軍都是善於進攻的軍隊,不論是戰爭前期蘇軍的撤退還是後期德軍的撤退,雙方表現都不是很好。也難怪,在敵前撤退本就是最複雜最難的軍事行動。

撤退中的德軍



在蘇德戰爭中,雖然在局部戰役中雙方都發生過戰術上的潰敗,但是從整體上說,戰略上都是有組織的撤退。德軍在後期並沒有潰散,而是按照計劃堅守要點,交叉掩護向後撤退,從而保持了戰線完整。面對德軍的防線,蘇軍並不能暢通無阻的前進,而是得組織一次次進攻戰役(如十次打擊)用以撕裂德軍防線,分塊圍殲德軍。

面對戰線穩固,佔據防守地形,編制沒有混亂的德軍,蘇軍往往只能通過強攻。

這圖能看出德軍是在撤退嗎



一般對於擁有較好地形,裝備優良的部隊發動的攻擊,防守方與進攻方傷亡比達到1:3是比較正常的。後期的德軍雖然戰鬥力與以前相比有較大的削弱,但是仍然是一支強大的部隊,雖然不能達到1:3這樣高的交換比,但是依然能給進攻中的蘇軍以較大殺傷。

戰線收縮,蘇軍大縱深突破難度增加

德軍在向後撤退的同時,戰線自然相應的收縮,部隊自然越聚越多,防禦縱深加大。

蘇軍的大縱深突破理論其實可以這麼理解:

1.面對完整的敵軍防線,在選定的突破口集結強大的空軍、炮兵、坦克等突擊力量,以絕對的兵力兵器發起攻擊,撕開敵軍防線。



2.打開突破口後,一路向敵深遠後方突擊,適時將預備隊投入戰鬥。

3.隨著突入敵方縱深,必然會威脅到整個戰線敵方的後勤供應補給線。如敵方不撤退或者撤退不及時,被切斷後路和補給線的敵重兵集團將陷入無糧無彈被合圍的境地,最終被分割成一個個小塊殲滅掉。

大縱深突破的蘇軍坦克部隊



作為防守方,最關鍵的就是要在後方遲滯蘇軍向縱深的突破,同時快速封閉蘇軍的突破口。一旦掩護突破口的蘇軍被擊敗,突破口被封閉,那麼前期向德軍縱深突破的蘇軍反而會陷入德軍的合圍。

在蘇德戰爭中特別是中前期,蘇軍經常發動這樣的突破攻擊,但是由於突擊集團集中的力量不夠強大,往往遭受突擊部隊被德軍封閉突破口後被圍殲的戰例。

到戰爭後期,蘇軍已經無比強大,大縱深突擊玩得非常嫻熟。但是,德軍隨著戰線收縮,可以在縱深配置更多部隊。而且,對於蘇軍的這套大縱深戰術德軍已經多次領教,因此,每當蘇軍發起進攻時,德軍都會瘋狂的與蘇軍展開突破口的爭奪,同時在後方調派大量部隊阻隔蘇軍向縱深突破,為主力部隊的後撤爭取時間和空間。

因此,在後期蘇軍的多次戰役中,最後經過艱苦戰鬥,往往只合圍了德軍留下來負責掩護的部隊和撤退不及的部隊。不過由於蘇軍的戰役規模大,就是這種部隊也常常達到數萬人。

德軍的東頂西放

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德軍高層幾乎都意識到德國的失敗不可避免。由於對蘇維埃根深蒂固的恐懼以及在蘇聯所犯的罪行,德國上下對於向英美盟軍求和,選擇所謂更體面的投降從而逃脫蘇聯的懲罰都心照不宣。對於德軍高層來說,他們寧願讓盟軍佔領德國也不願意讓蘇軍佔領德國。

衝擊柏林



於是,雖然英美盟軍登陸後集結了強大的力量,但是在西面用來防守的德軍除了幾隻主力部隊外大多是二流師,而在東方,蘇軍面對的依然是德軍最精銳最強大的部隊。

作為二戰對德軍戰鬥的絕對第一主力,作為犧牲最大殲敵最多的蘇聯,是不能接受英美這種摘桃子的行為。

蘇軍步兵進攻



於是,對於德軍在西面放水,美英軍隊默契的高歌猛進的行為,蘇軍採取了對當面德軍堅決打擊,堅決強攻的方式。這樣剛好與德軍的東頂西放迎頭相撞。兩強相遇勇者勝,蘇軍在大量殲滅德國大量有生力量的同時,自然免不了付出自身巨大傷亡。

戰鬥意志頑強

蘇軍攻入德國本土後,德軍的抵抗意志更加頑強。受法西斯思想毒害,很多德國青少年加入到對蘇軍的抵抗。



看二戰蘇軍回憶錄,經常能看到正在向前行進中的蘇軍,遭受附近樹叢或者哪個房屋窗口的火力打擊,可是等蘇軍攻下後,卻發現造成一個排蘇軍陣亡的往往是幾個十五六歲的德國少年。

而在面對德軍據守的陣地時,雖然蘇軍發動一輪又一輪攻擊,但是防守的德軍往往死戰不退,堅持打到最後一人。



就在德國最後投降前,在蘇軍攻擊柏林的時候,那些明知德國已經徹底失敗的德軍,在未接到投降命令前仍然負隅頑抗。蘇軍攻克德國國會大廈時,需要與防守的德軍展開逐層爭奪,逐屋爭奪。這雖然體現了德軍的頑強戰鬥意志和德軍的紀律性,但是也體現出受法西斯思想毒害的悲哀。

德國人民自己選擇了希特勒,選擇了法西斯,給世界各國造成了巨大傷害,同時也使得德國人自己遭受災難,讓自己步入滅亡的境地。這怨不得別人。

蘇軍在二戰中為了消滅法西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犧牲的蘇軍是值得我們後人深深地敬仰。


我淡如菊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依然傷亡居高不下,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蘇軍喜歡人海戰術,為了取得勝利不再乎傷亡;其二、德軍抵抗十分頑強,而德軍是一支善戰的軍隊,戰鬥力還在蘇軍之上;其三、盟軍隔岸觀火,坐享其成,沒有及時支援蘇軍的行動。

蘇德戰爭中,蘇聯投入1700萬軍隊,其中陣亡509.75萬餘人,受傷的人數更多;當時蘇聯由15個國家組成,人口約2.86億,因此蘇軍具有人口數量上的優勢。德國當時全國只有9000千萬人,進攻蘇聯的軍隊(包括僕從國的軍隊)數量高達900萬人。戰爭初期德軍採用閃電戰兵分三路攻入蘇聯,不到半年蘇軍百萬大軍或死或降;很快蘇聯又武裝了數百萬軍隊,雙方戰於斯大林格勒與莫斯科一線,在付出巨大犧牲後,蘇軍取得勝利,開始反攻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傷亡113萬人,德軍損失84.1萬人;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傷亡128萬人,德軍損失58.2萬人。

德軍在蘇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而蘇聯紅軍打出國界以後對東歐、巴爾幹諸國的平民進行肆意的掠奪、搶劫甚至強姦,對德國民眾更是任意劫掠殺害。德國與蘇聯仇深似海,加上政治制度的不一樣,德軍對蘇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可以說是殊死抵抗;而德軍對於盟軍則是能打則打,打不過就投降。柏林會戰時,蘇軍與盟軍都在柏林附近,最終由蘇軍單獨完成對柏林的進攻,盟軍則隔岸觀戰。柏林會戰蘇軍集結了250萬大軍,德國則是收縮了附近的所有兵力100萬人進行最後的抵抗;此戰跟斯大林格勒戰役一樣慘烈,蘇軍傷亡了33萬人,德軍傷亡48萬人。

蘇聯跟英美法盟軍雖然在共同攻擊德軍,但是兩者依然有矛盾,也就是戰後利益均分的問題。在英美等國看來,納粹德國敗亡後,歐洲最大的威脅就是蘇聯,因此削弱蘇聯的實力,甚至消滅蘇聯成為盟軍的下步計劃。德國投降後,大部分精英都去了美國,這導致美國的科技實力大幅度上升,原子彈就是在德軍科學家的協助下造出來的。英美法三國的德佔區合併成了西德,蘇佔區則成立了東德,後來世界冷戰,北約通常和平演變讓蘇聯解體了,東西二德也再度統一。蘇聯的偉大時代一去不復返,他的繼承者俄羅斯跟西方世界還是格格不入,雙方仍然在對抗。


大秦鐵鷹劍士


二戰後期,蘇軍打已強弩之末的德軍,卻為何依舊傷亡慘重?

經過1940年1月-1942年12月你死我活的空中角逐,美國牽頭的盟軍空軍,逐漸掌握了西歐的制空權,德國空軍從主動攻擊對手,淪為只能被動挨打。

1943年1月為了能夠加大打擊德國勢力圈的力度,英國、美國在討論二戰後期對德國戰鬥該如何打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確定了盟軍對德戰略轟炸的總方針。

該方針簡而言之為“削弱德國的軍事、經濟和工業實力,摧毀德國人的鬥志,使其喪失軍事抵抗能力”。

然而在該如何進行轟炸的實操中,英國、美國出現了較大的分歧,英國考慮到避開德國主要防空力量的需要,主張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的轟炸。

美國則想著每一次轟炸一定要解決一個增加德國戰鬥力的核心物件,所以強調日間進行精準轟炸,因而英美在轟炸的實操中幾乎很難有大規模的合作。

但也“因不和而得福”,美國、英國的差異化轟炸方式,無意間做到了“面面俱到”,迫使德國防空力量無時無刻都得繃緊一根弦,摧殘德國上下繼續戰鬥下去的鬥志。

戰後統計截止1945年歐洲戰場基本結束,英美在自1940年開始的對德國勢力轟炸中,共出動轟炸機144萬餘架次,戰鬥機268萬餘架次,投彈270萬噸。

正是因為英美的這一轟炸,直接促使德國人無法開足馬力造飛機大炮,軍需陷入匱乏狀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德國一下子損失80餘萬。

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一時間讓德國軍需生產部門難以補上損失的軍備,部分新招募的士兵,甚至不能第一時間拿到自己標配主戰武器,德國軍隊開始向強弩之末狀態滑行。

按理說打已經快“強弩之末”的德軍,此時在美國、英國協助下正風頭正勁的蘇聯,完全可以打出“秋風掃落葉”的狀態。

但是蘇聯人的反攻並不輕鬆,尤其是在傷亡上居高不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44年的巴格拉季昂行動,蘇聯人為了收復白俄羅斯“故土”而發動的攻擊。

6月22日約240萬蘇軍向白俄羅斯方向的約100萬德國駐軍發起猛攻,戰後統計雖然蘇聯人打贏了,但是付出的代價是約80萬人的傷亡。

至於為什麼德國在自己快要完了的時刻,依舊能讓蘇聯付出如此巨大的傷亡。小袁總結起來就2個點,第一點是德國人有抵抗意志。

此時的德國人跟1941年的蘇聯人一樣,當對手坦克開進自己家園之時,在保家衛國的民族情緒渲染之下,打到底的決心越發堅定,每個士兵在戰場上都玩命拼。

第二點則為蘇聯人太著急,由於為了搶奪滅掉德國的政治地位,蘇聯人在戰場上放棄了最小傷亡的“圍而不打”,逼迫對手投降的上上策。

選擇用成千上萬的士兵、鋪天蓋地的炮彈“橫衝直撞”,在硬碰硬的狀態下,傷亡不得不直線上升。

袁載譽,知名文史撰稿人,專注世界歷史。瞭望智庫特約歷史觀察員、今日頭條付費內容評測專家團成員、澎湃新聞湃客欄目特約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被評為百度動態2018年年度紅人、百度動態歷史領域最具人氣作者、騰訊自媒體年度新銳作者


袁載譽


這個問題讓斯大林相當尷尬。

作為迄今為止影響最深遠,傷亡最慘重的戰爭,人類在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長達6年的時間裡,共付出了超過7000萬人死傷的巨大代價。而作為二戰中人員傷亡最慘重的國家,蘇聯的軍隊和平民傷亡達到空前的4200多萬人,其中蘇聯紅軍陣亡和失蹤人口超過916多萬人,負傷人數達到1520多萬人。

從1941年6月22日軸心國閃擊蘇聯開始,蘇軍就在蘇德戰爭中承受著巨大的傷亡,戰爭開始後的前四個月,蘇軍損失軍隊超過300萬人,其中基輔會戰被俘人數超過66萬,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被俘人數的最高紀錄。

在蘇德戰爭前期,蘇德雙方士兵的戰損交換比達到了空前的5:1以上,也就是說德軍每陣亡一人,蘇軍至少要付出五個士兵的生命。

幸虧戰前的蘇聯人口已經達到1.9億的龐大規模,這使得蘇聯在戰爭前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後,最終頂住了德軍的進攻鋒芒,並展開了艱苦的反攻。

不過蘇軍的反攻並不順利,從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勝利,到1945年殺進柏林,蘇軍在反攻的道路上,雖然軍隊素質不斷成長,將戰損比下降到1:1甚至更低,但相比於美英等國盟軍,蘇軍的傷亡仍然慘重。

反攻的兩年時間裡,蘇軍平均每天陣亡2500多人,其中解放波蘭陣亡60萬人,解放匈牙利陣亡14萬人,最後的柏林戰役則陣亡8.1萬人、負傷28萬多人。

那麼,為何蘇軍在戰爭後期的傷亡仍然居高不下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蘇軍的指揮藝術

一直以來,蘇軍不重視生命的指揮藝術一直廣受詬病。

雖然是傳統的歐洲國家,但蘇聯作為共產主義國家,有著東方文明“戰死光榮,投降可恥”的傳統思維,這似乎從本質上就決定了蘇軍軍隊比美英等國軍隊更不注重傷亡。

在蘇德戰爭期間,無論是前期的防禦還是後期的反擊,集體主義永遠高於個人主義,戰略目標和整體的戰役部署永遠超出士兵的傷亡數量,因此,蘇軍很多時候的進攻幾乎是不計傷亡的。

再加上由於30年代的大清洗,使得蘇軍整體素質斷崖式下降,在面對裝備精良的德軍時,蘇軍一潰千里,損失慘重,蘇聯不得不徵兆大量少受或者根本未受訓練的新兵上陣。而這些新兵最大的作用就是以傷亡遲滯敵人的進攻鋒芒,其傷亡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獨特的體制決定了蘇軍無論是防禦還是反擊,傷亡都非常慘重。

2、德國的至死不渝

作為德國的頭號敵人,東線自二戰開始以來就是德國的主攻方向,這一點直到柏林戰役都從未改變,整個二戰期間,德軍的80%以上軍隊都被佈置在東線戰場,蘇軍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雖然美英盟軍不斷支援蘇聯,並轟炸德國的工業基地進行牽制,甚至在1944年在諾曼底開闢了第二戰場,但德軍始終沒有改變東線優先的既定戰略,雙方在東歐是真正的殺紅了眼。

因為意識形態的水火不容,加上對蘇聯人的蔑視,德國對蘇軍的殘酷程度遠超對美英等國,這使得蘇德雙方即便戰爭形勢逆轉,也依然進行著異常慘烈的廝殺。

到了戰爭後期,德軍明知戰敗,但懼怕蘇軍報復的他們為了生存,也不得不選擇拼死抗爭,這也對蘇軍造成了異常慘重的傷亡。

3、蘇聯的臭名昭著

作為法西斯國家,德國毫無疑問是無恥的侵略者,但作為“解放者”的蘇聯,對東歐人民而言也好不到哪裡去。

1929年8月23日,蘇德秘密締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確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隨後兩國於1939年9月瓜分了波蘭,隨後德國橫掃西歐,蘇聯則趁機在東歐瘋狂擴張,締造所謂的“東方戰線”。

1939年11月,蘇聯入侵芬蘭,雖然慘勝,但仍奪取了貝柴摩、薩拉以及卡累利阿地峽地區;1940年3月,蘇軍開進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迫加入蘇聯;1940年6月,蘇軍奪取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蘇聯此舉直接導致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加入軸心國,成為消滅蘇聯的急先鋒。不僅如此,波羅的海三國以及烏克蘭境內反抗蘇聯的鬥爭從未停止,這些游擊隊有力配合德軍,也是導致蘇軍在戰爭中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

因此,蘇軍在蘇德戰爭後期的巨大傷亡並不奇怪,不過相比於蘇德戰爭前期的窘況,蘇軍在戰爭後期的傷亡已經少了太多。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主要原因如下:

一,雖說敗局已定,納粹政治宣傳依然強勢: 布爾什維克是日爾曼人的宿敵,一定會對德國瘋狂報復,即使投降也會被殺,這種觀念在徳國人心裡根深蒂固,從而增強了德軍拼死不降的決心。除此以外,還有一層拼死抵抗的意義是誓死保衛家園。

二,當戰爭已深入德國境內時,德軍在國內仍有約二百萬裝備齊全的戰鬥部隊。由於先期幾乎不存在運輸補給問題,儘管盟軍大規模的持久空襲,許多軍事工業被摧毀,但對前線的供應基本能滿足,因而可層層防禦,交替掩護,保衛國土,逐步消耗蘇軍兵力。

三,德國熟悉本土地形及山川河流,防禦輕車熟路,防線收縮,集中兵力,再加上對重要橋樑及交通樞紐全部破壞,並拆除許多建築及民房作為雷區、明堡、暗壘及障礙物,給蘇軍以大量殺傷,以滯止蘇軍進攻的速度。而蘇軍障礙叢生,毎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

四,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蘇軍必須儘快攻克柏林,以便獲得戰後更多的補償和利益,因而不惜血本,死拼硬打,造成十分重大的傷亡。此外,被盟軍轟炸過的徳國城市廢墟,不利於大兵團作戰,蘇軍大量重炮、重型坦克的展開受到限制,很多時候只能使用步兵集團攻擊,因此傷亡更大。


楓丹白露211735932


蘇德戰爭中的傷亡,蘇聯基本就沒低於過德軍,也就最後的布拉格之戰中,蘇軍傷亡要小。蘇德戰爭中,傷亡比最低也在1-1.5。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這些傷亡根本就避免不了。開戰之初傷亡大,這沒辦法,畢竟敵軍進攻,而且在那種新式的戰術下,蘇聯人壓根就沒領教過。蘇軍軍官普遍想的是,這是啥,啥是閃電戰,為啥他們坦克會集群突擊?


戰術上,蘇聯和德國之間是有代差的。德軍,550萬人的突襲,裝備齊整,戰術先進,蘇軍前期應付不過來,是應該的。巴甫洛夫在面對德軍的閃電戰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該怎麼打。這是前期蘇軍傷亡大的主要原因。

後期蘇軍傷亡大,主要原因其實就是攻守轉換了。德國打蘇聯的時候,蘇聯措手不及。而蘇聯反攻德國的時候,就變成了正兒八經的攻防了。

自古以來,進攻的一方傷亡大於防守的一方是正常的。按照正常的思路,防守一方是可以做到一敵四,甚至一敵五的這樣一個對比。原因就在於,防守一方,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是準備好了,去迎接敵人的進攻。這會兒敵人傷亡要是再小於防禦一方,這仗也就沒法打了。

後期的蘇軍戰鬥力根本就不低了,後期蘇軍也不是人海戰術了。很多德吹狹隘的認為蘇軍就是靠人海戰術才打贏的,這就是無知。請問,我有10個人,為何要和你1V1決鬥?不可能。明明我坦克飛機遠多於你,為何要放在同一水平線決戰?



後期蘇軍傷亡大,其實就是因為他是進攻的一方了。和前期不同,前期沒準備,前期不瞭解德軍戰術。後期德軍有準備,後期德軍也瞭解蘇軍戰術。這就是蘇軍傷亡大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