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二戰中美國為什麼援助蘇聯,不援助德國?

白楊樹下談歷史


本質上這個問題涉及到木叔常說的一個話題:

國際關係和人際關係在某些程度上,確實是有些類似的,當中存在很多利益關係。

當共同利益大於分歧的時候,彼此之間就是朋友;

而分歧大於共同利益之際,彼此就是對手或者敵人。

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共同利益,要大於彼此之間的分歧。

德國和美國之間的分歧,要大於彼此之間的利益。

因此就造成了美國要援助蘇聯,打擊德國的這個局面。

木叔可以就此來具體說說:

第一,德國對西歐的打擊,讓美國人認識到法西斯很可怕。

德國在1939年閃擊波蘭,隨後對法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大規模入侵,讓美國意識到,希特勒的納粹政策不是簡單地要佔領某些國家和利益,而是要摧毀已經建立起來的西方文明秩序。

換句話說,德國是要用一種新的全球秩序來打破英法美等國家樹立起來的新秩序。

而英國和法國在當時也是美國的意識形態盟友,這兩個國家遭到了德國的侵略和打擊,意味著英美法所建立的秩序要被打破,這個文明架構就要重建。

美國遠在大洋彼岸也感受到了德國人這種情緒的可怕,因此雖然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情緒濃郁,但美國政府還是對德國實施了武器禁運,並且對英法實際上進行全面支持。

第二,蘇聯雖然和美國意識形態不一樣,但是蘇聯是對抗德國的重要堡壘。一旦蘇聯失敗,德國下一個對手一定是美國。

和德國表現出來的氣勢洶洶不同,當時的蘇聯無論在整體實力還是在意識形態上都還處於相對弱勢。

雖然西方很擔心蘇聯的擴張,不過畢竟蘇聯距離他們太遙遠,而德國的突然行動,讓西方人想把德國禍水東引的這個綏靖主義政策遭到了破產。

美國人也意識到,如果蘇聯出現問題,整個歐洲可能就都會被德國人佔據。

屆時英國也難以抵抗德國的入侵,德國反而會利用蘇聯的腹地,對亞洲和美洲進行入侵,美國將成為德國下一個目標。

蘇聯的威脅雖然存在,但蘇聯不會一下子侵略美國,而德國則已經是一杆上膛的火槍,隨時可以對美國發動類似的襲擊。

從這個角度講,意識形態的分歧和國家安全相比就無關痛癢了。

這就是美國支持蘇聯而不援助德國的重要原因。


木春山談天下


其實這個問題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名言:兩害相權取其輕。

蘇德戰爭爆發時,美國正走在取代英法成為新的世界文化經濟中心的路上。而美國不可能在美洲大陸憑空建造一個強大的帝國,它的經濟文化根基是來自以英法為代表的歐洲1840工業革命以來的文明和經濟秩序。英法等國和美國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更不要說他們還是意識形態的潛在盟友。

希特勒打著為德國拓展生存空間的旗號開始了侵略擴張,開始美國和西歐國家一樣希望德國向東擴張去抵制蘇聯所以有了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下的東歐淪陷。

但是戰爭的進程脫離了西歐英美的控制。希特勒展現出了為一戰復仇建立世界新秩序成為世界新霸主的狂妄野心。而日耳曼普魯士在歷史上的好戰能打是歐洲人心知肚明的。希特勒對西歐英倫的侵略嚴重動搖了躲在美洲悶聲發大財的美國的文化經濟基礎,如果德國統治了歐洲,佔領了蘇聯,沿著白令海峽進入美洲那就是勢如破竹不可抵擋了。

再有,希特勒殘酷迫害虐殺猶太人,而美國的猶太人在美國的經濟文化和政治體系中擁有強大的影響。

蘇聯是擋在美德之間最後的盾牌,所以……


大冰古玩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蘇聯軍民經過頑強奮戰,終於贏得了戰爭勝利,併成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轉折點。大多數人認為德軍輸在了對手廣袤的戰略縱深和冬季的嚴寒,但很少有人關注到盟國的支援,是蘇聯贏得戰爭的關鍵。

戰爭伊始,德軍很快吞噬了蘇聯大片領土。在隨後的半年戰爭中,近300萬蘇軍陣亡,20000多輛坦克被擊毀,戰機損失17900架,原本550萬的常備軍,基本消耗殆盡。也就是說,單靠蘇聯自己很難再有作為,必須依靠強有力的外援。

“北極熊”的示好,遭到西方社會的拒絕。

早在納粹德國橫掃歐洲,準備入侵波蘭時,“北極熊”並沒有做好應付戰爭的準備。他們剛剛脫離一戰的煎熬,又忙於複雜的國內鬥爭,再加上百年不遇的經濟大蕭條。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很難與德國抗衡。

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同在歐洲的英法等國,頻頻伸出“橄欖枝”,試圖結為同盟,抱團取暖。然而,東、西方價值觀的不同和矛盾,以及西方社會的“禍水東引”政策,讓雙方的談判成為了“各懷鬼胎”的鬧劇。

但希特勒抓住這機會,迅速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即打破了他們的聯盟,挑撥他們之間的矛盾;又避免了兩線作戰,專心入侵波蘭。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做法,最終導致法國投降,英國疲於應付天上的德機,苦苦支撐。

老奸巨猾的丘吉爾一面求援於同宗同族的美國,一面不斷向蘇聯傳遞假情報,挑唆“北極熊”進攻德軍。這種把戲自然遭到斯大林的嗤之以鼻,但對德國的威脅也不得不防,於是進攻芬蘭等國,建立了一條東方戰線,防範可能的入侵。

羅斯福的再平衡戰略。

深謀遠慮的羅斯福敏銳的感到歐洲的戰事,將觸碰到本國的長遠利益。納粹德國的囂張跋扈和不得人心,已經打亂了歐洲的秩序和平衡,唯有“以暴制暴”才能解決。但是,國內的孤立主義讓他舉步維艱,只是通過“租借法案”提供軍援。

然而,只是軍援英國顯然不能遏制德國的勢頭。所以,英美兩國同時將希望寄託於“北極熊”的參戰。斯大林對希特勒這麼快撕毀合約發動戰爭,確實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致使戰爭爆發後,蘇聯遭受了重大損失。

蘇德戰爭爆發後,英美兩國隨即聲援蘇聯。原先一貫反蘇的丘吉爾,自然出於英國自身的安危考慮,早就盼著蘇德兩國打起來,好讓英國擺脫困境。而尚未受到威脅的美國也支持蘇聯,一副積極介入歐洲戰事的樣子,但為什麼不支援德國呢?

首先,再平衡戰略是謀求美國利益最大化的關鍵。其國內所謂“不與任何國家締結糾纏的同盟”的孤立主義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綏靖勢力相當有市場,上上下下都希望藉機從中漁利,發戰爭財。

當然,這種短期利益是羅斯福不屑一顧的,他看著更遠、更大的利益。在他看來,德國稱霸全球的野心一定會給美國帶來威脅,遏制的辦法就是扶持一個和其相當的對手,避免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可以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

其次,德國的崛起引發了不安。上世紀20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中,美國依靠新政擺脫危機,而德國依靠強軍策略在歐洲異軍突起,成為當時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工業生產能力方面,都跟其相媲美,這是羅斯福最不安的事情。

而蘇聯也只是剛剛起步搞經濟建設,各方面的實力與其相距甚遠。也就是說,對“北極熊”的援助,一時半會兒不會構成威脅,更不會發生利益衝突,而德軍在與“北極熊”的拼耗中,一定會走向衰落,華盛頓可以坐享其成。

當然,東、西方的矛盾主要還是價值觀的不同,並沒有想“取而代之”。而德國人是要滅掉除了雅利安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這可是涉及生存的大問題,這是和全世界的人們作對,自然少不了遭到美國人的反對。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要稱霸全球。一戰後作為戰勝國,也試圖在歐洲獲取一定話語權。然而,法國、英國這些老牌的歐洲國家自然看不上這個“後起之秀”。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們插手歐洲事務的建樹並不大。

二戰的爆發,在羅斯福看來,這可是難得的機會。通過援助可以成功對歐洲各國的經濟進行控制,從而使得美國獲得資本市場的霸主地位,繼而稱霸全世界。換句話說,就是要通過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影響,主導和掌握歐洲經濟的命脈,這才是援助背後的根本原因。

當然,美方的援助,“北極熊”不但獲得了勝利,而且迅速崛起。

此時蘇聯可謂是走到了危險的邊緣。主要的工業與農業產區相繼淪陷。截止到41年底,多達71%的鐵、58%的鋼以及63%的煤,伴隨著大量土地淪陷而喪失;糧食也遇到了危機,如:一位普通工人的口糧降至500克/天。

由此可見,他們現在是除了人,要錢沒錢,要槍沒槍。危急時刻,大洋彼岸的美國援助是他們最後的希望。所以,斯大林對英美兩國的聲援和援助表示歡迎。開戰不久,就向美方提出了一份18.4億美元的軍購訂單。

隨後大量的物資從伊朗、北極航線和太平洋三個方向,源源不斷的運往東方。尤其是鋁,它是生產飛機和坦克發動機的重要材料。戰爭期間,美軍共計支援了300多萬噸鋁,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僅飛機就援助了18000架。

令人稱奇的是,既然工業損失很多,為什麼大量的坦克、飛機、卡車源源不斷的冒出來呢?其實,這背後的“功臣”依然是美國的援助,他們提供了近60000臺包括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床等大量機械製造設備。

截止到戰爭結束,英美根據《租借法案》,共向蘇方交付了超過1700萬噸,大約98億美元的物資。因為是有償的援助,所以蘇聯人並沒有對其有個公正的評價,同時還一直淡化《租借法案》的作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有了美國的機械加工、先進的戰機和坦克等物資,讓蘇聯在二戰後,迅速成為了一個軍事強國和工業大國。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評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