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茶生之妙——茶具

中國茶具在唐代以前是與食器混用,作為品茗專用的茶具草創於唐代,陸羽功不可沒。宋承唐制,為適應鬥茶遊戲有所損益。明清趨於完善。

茶生之妙——茶具

茶具發展總趨勢是由繁趨簡、由粗趨精,歷古樸、富麗、淡稚三個階段。茶具的發展與文化同步、與茶道同步。西漢末年,王褒的《僮約》有"烹茶盡具"之說,是否有專用茶具?不得其詳。《廣陵耆老傳》內雲:"晉元帝時,有老嫗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yù)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老嫗所賣為茶粥,非飲料而是食品,那器大概是食器兼用作茶具。說明晉代已有飲茶時尚,但承茶之具是瓦盂,即盛飯菜的土碗。

事實上,茶具專用始於唐代,陸羽應得此項發明專利。《茶經》詳述28種茶具,這套茶具以其實用價值而備受茶人歡迎。《封氏聞見記》中"飲茶"一節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

飲茶既已等同吃飯,茶具與食器混用時代也告結束,茶功不再以祭祀、藥用、食用為主,成為正宗飲料。茶作為國飲後來併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地位自唐代奠定。陸羽的茶具頗具文化特色,南宋審安老人還覺不雅,繪《茶具圖》12幅,並以官稱和職銜命名茶具,茶事摻入人事,形象高雅,妙趣橫生。

茶生之妙——茶具

宋承唐制,變化不大,飲茶用具改碗作盞,唐代茶碗尚青色,因當時餅茶湯色多為淡紅,青瓷襯托,"半甌青泛綠",色澤自然明麗。宋代茶盞尚黑,以通體施黑釉的"建盞"為上品。當時宋徽宗將白茶也即是福鼎白茶評為第一。宋代習飲末茶,茶湯泛白沫,黑色襯托便於看水痕,並區分茶質優劣。建盞在燒製過程中通過窯變形成美麗異形的花紋,以兔毫斑和鷓鴣斑最珍貴。此外,宋代茶具還多了茶筅,即竹帚,用於鬥茶時攪茶湯用。

顯然,宋代茶具的損益以"鬥茶"為中心,這反映了市井文化的繁榮。宋代的經濟較為發達,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其寫照。因其繁榮而文恬武嬉,世風日靡,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以"鬥茶"為樂,茶道不再有嚴肅之主題。

明清世風漸變,特別是明中葉以後,整個社會審美情趣力避浮華,主張迴歸自然,重自然、重逸、重神,文藝界的最新創意是以"淡"為宗。於是茶具不再崇金貴銀,以陶質瓷質為尚。為適應由飲末茶到散茶的變化,茶盞尚白。在我國茶具發展史上,明清登峰造極。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在江西景德鎮設立工場,專造皇室茶具。清乾隆時景德鎮瓷工技巧已達高峰。景德鎮瓷茶杯造型小巧,胎質細膩,色澤鮮豔,畫意生動,馳名於世。《帝京景物略》有"成杯一雙,值十萬錢"之說。瓷茶具潔白光亮,泡茶葉片舒展,色澤悅目,其味甘醇,不失茶之真味,又助品飲雅興。此後陽羨(宜興)茗壺異軍突起,尤其是以五色土燒成的紫砂壺與景德鎮瓷器爭名於天下,並有"景瓷宜陶"之說。明人周高起於崇禎十三年(1640)著《陽羨茗壺系》中說:近百年中,壺黜於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明清時福鼎白茶茶商吳氏家族就十分有名。

茶生之妙——茶具


中國茶具發展的總趨勢是由粗趨精,由繁趨簡,材料的使用和造型的變化反映了不同時代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和審美心理的差異。茶具的功用不僅僅是盛茶,還涵蓋同時代的文化,提供審美對象,增進茶趣,以助茶興。中國茶具草創於唐代,以古樸為審美趣向;損益於宋代,以富麗為審美趣向;完善於明清,以淡雅為審美趣向。這不僅和中國茶道的發展同步,也與中國文化的發展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