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仁者愛人、民貴君輕的治國理念,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追求,溫、良、恭、儉、讓的人生態度,千百年來,這些豐厚的思想和東方智慧滋養著祖祖輩輩的華夏兒女。在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錯綜複雜的時代,保護好、詮釋好、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覺,是當代中國人的歷史責任。文化傳承,離不開創造、創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是為創造;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是為創新。“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

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已任,“德慧智”教育以“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備最快樂”為教育目標,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明明德”教育方法,運用現代文化教育語言和科學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闡述,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構建、理法的建立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開發了操作方法簡單易行、教育效果紮實明顯的課程體系,為創辦“更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了開拓性的嘗試。

傳承文化誦讀經典

孔子曰:“誦書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書,與古人謀。”誦讀經典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法寶。而中華傳統文化的承傳,關鍵在於誦讀方法。只有通過科學的誦讀,才能啟動和調用經典內蘊藏的能量,藉助經典內豐富的上善信息和甚深義理不斷昇華自己。“德慧智”教育以經典誦讀為主體,配合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實現真正的全人教育。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世界上的經典成千上萬,但是質量和能量卻相去甚遠,特別是人文道德精神的含量差別更加懸殊。“德慧智”教育在經典誦讀教材的選擇上頗花了一番心思,特別強調“精”與“良”。其中“精”,是指經典誦讀教材的選擇要精明、準確,選擇的教材要富含豐富的道德能量和精神營養,滋養孩子的先天慧性,規範和引領後天智識的健康發展與提升。“良”,則指經典誦讀的教育方案要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特點和發育規律,做到有的放矢,要有良好的計劃與安排以及優良的指導方法。在“德慧智”教育看來,在世界各民族先聖流傳的經典著作中,中國先秦經典無疑是最優秀的,最具有代表性。他們的思想著作中充滿極為豐富的道德能量和智慧營養,能夠超越民族的疆域,故而以《德道經》、《黃帝四經》、《黃帝內經》、《周易》以及《大學》等經典為主,在此基礎上配以其他具有上善屬性的經典。“集體誦讀經典,可以將誦讀的群體效應充分地發揮出來,陶冶誦讀者的道德情操,改變思維習性,實現培養道德心靈和道德品性以及開慧益智的教育功用。”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倡導者“德慧智”教育文化體系創始人熊春錦如是說。

傳統理念科學運用

“經典誦讀,不僅激發了孩子誦讀經典的興趣,同時也加強了她對中華文化精髓的熱愛。孩子四五歲就開始學古箏,以前每天古箏譜曲的練習,是我們母女之間的一個矛盾,孩子總是有牴觸情緒。沒想到一個簡單的誦讀,竟然讓她重新認識了古箏這一中華古老的樂器,現在主動把每天的練習從原來的半小時增加到了一小時,而且不用我監督,這一變化真是讓我驚喜。”一位學生家長說到。

在熊春錦看來,經典教育之於現代教育的意義,不僅在於品行規範和文化薰陶,更能奠定人生道德根基,培養創造力。德、慧、智,三者是完整和諧的整體。“德慧智”教育,以“德”為根本統帥,帶動“慧”與“智”的和諧開發啟動,達到培賢育聖的教育目標,通過樹立道德的心靈意識,培養健全的人格素質,形成慧智的創造力。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德慧智”教育的核心方法,即將仁、義、禮、智、信五德品質滋養教育和五德品格做人教育同步進行,運用經典誦讀關注生命中精神系統的滋養和營養,以聽誦、熟誦、誦行三步驟,逐步深化和落實經典內容。如今,“德慧智”教育專門設計園校教育體系,以配合當前學校和幼兒園教育為基礎而設計“8必”模式,以經典誦讀為核心方法,同時配合行為規範、慧識開發、形體韻律鍛鍊、美育等教學內容。

在貴州畢節、甘肅隴西、湖南益陽、山西古交等地區先後開展的規模化教學實驗表明,“德慧智”教育不僅使校園教育中德育和素質教育成為有次第可遵循、有指標可檢驗、迅速見到實效的優質教育,提升了學校的校風,而且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普遍得到明顯提升,能夠較為輕鬆應對當前學校教育的繁重課業負擔,並有餘力參與其他素質教育的項目。

作為德慧智教育試點校的畢節市第四實驗高中,自2013年引進德慧智教育以來,以優秀的中華傳文化經典塑造學生“品質、品格、品行”的道德教育為核心,以慧識教育與智識教育同步的德慧智教育理念為引領,用最適合學生生命成長的“四階導學”課改新模式,讓學生以誦讀經典、感悟經典,德化心靈為核心,以品格教育為抓手,樹立道德信仰為創新思維注入活力,構築理想,完善人格品行。學校的校風、學風、教風都有明顯提升。可以說,正是德慧智教育理念引領教學,給高效課堂注人了活力,構建了“德慧智+高效課堂”教育新模式,提升了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最終推動實驗四中在高考排名中的連年晉級,也使學校在短短三年內成為以德為先,立德樹人的文化育人示範校。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德慧智”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已有300餘所學校以及各類誦讀班、輔導班等開展了德慧智教育實踐,涉及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和大學。而經過十餘年的學校推廣和教學實踐,也使得德慧智教育在學齡前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高中和大學教育中取得了蔚為可觀的實踐成果,從而也證明了德慧智教育的可操作性以及科學合理性。

不僅如此,“德慧智”教育還強調學生、家長、教師三位一體的教育,根據“正人者先正己”的教育原則在學校教育中首先進行教師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首先進行家長教育,構建了各有側重的教育理論體系。對教師的教育首重師德教育,對家長的教育緊抓品質、品格和品行的“三品”教育,三方相輔相成,有效地保障學校教育的成果,重新建樹高尚師德,構建家園、家校一體的教育機制。

(中國德慧智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