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打造“湛江民俗文化大觀園”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海之濱,享“天南重地”之美譽,為嶺南古代百越先民聚居之地。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澱,孕育了種類繁多,風格各異的民俗風情藝術,民俗文化底蘊豐富深厚。湛江雖然是一個地級市,但是卻可以說是山花獎的得獎大戶,細數下來,湛江的民俗文化節目已經代表廣東省衝進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和本次十四屆共8屆(次)山花獎,並且已經奪得4個山花獎、7個金獎、5個銀獎的可喜成績。那麼如此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湛江如何整合、盤活?能否將他們共冶一爐,做成一桌民俗文化的大餐,成為湛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力載體?在隨行採訪湛江遂溪龍灣獅龍藝術團衝擊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山花獎的時候,記者邀請了湛江的民俗文化專家共議此事。

打造“湛江民俗文化大观园”
打造“湛江民俗文化大观园”

湛江遂溪龍灣獅龍藝術團日前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山花獎評獎活動上的精彩表演。

盤點——

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

僅從山花獎的領域而言,2005年遂溪高樁醒獅《南粵雄獅展英姿》獲第七屆山花獎、金獎;2008年在的第八屆山花獎評獎活動上,吳川飄色《遊湖借傘》《八仙過海》,以及《奧運健兒》《梁祝化蝶》《廣東音樂》《醒獅賀喜》分別獲金獎和銀獎;2009年第九屆山花獎評獎,吳川飄色《六國封相》獲金獎,《奧運英雄》獲銀獎;2011年第十屆山花獎評獎,遂溪高樁醒獅《雄獅鬥毒蠍,穿火展英姿》獲山花獎、金獎;2013年湛江東海人龍舞《人龍氣貫長虹》獲第十一屆山花獎、金獎,龍灣、北坡的龍獅魚燈獲銀獎。2014年廉江竹園舞鷹雄藝術團的《鷹雄相鬥競風流》榮獲第十二屆山花獎、金獎。

著名民俗專家、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朱衛國說:作為一個地級市,湛江可以參加山花獎的次數這麼多,並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在全省乃至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我們湛江要珍惜榮譽、總結寶貴經驗,將湛江豐富多姿的民俗文化發掘弘揚光大。

他潛心研究湛江民俗文化幾十年,將湛江民俗文化事項用了一組數據進行了總結梳理:“一門儺氏,二劇爭輝,三獅鼎立,四絕稱雄,五戲同臺,六色繽紛,七歌頌唱,八音共鳴,九龍騰飛,十舞呈祥。”其中,一門儺氏就是指儺戲、儺舞、儺祭、儺樂和儺技。二劇爭輝是指粵劇南派,雷劇。三獅鼎立為傳統地獅、登樁南獅、高樁醒獅。四絕稱雄包括爬刀梯、過火海、穿令箭和滾刺床。五戲同臺自然是指木偶粵劇、白戲、黎戲、 戲和單人鬼兒戲。六色繽紛包括飄色、水色、地色、車色、馬色和肩色。七歌頌唱分別是雷州歌、姑娘歌、哭嫁歌、 歌、木魚歌、鹹水歌和山水歌。八音共鳴則包涵了吳川十番八音、雷州鑼鼓八音、安鋪民樂八音和硇洲女子八音。九龍騰飛就是指人龍、網龍、草龍、簕古龍、高蹺龍、公母龍、香火龍、彩布龍和競技龍。十舞呈祥涵蓋了鷹雄舞、貔貅舞、燕獅舞、功班舞、散花舞、屯兵舞、草雞舞、逢茶舞、水鬼舞和木蓮舞。此外,湛江還有豐富的年俗祭祀文化、多神崇拜文化、水神信仰文化、雷祖石狗文化、祠堂廟宇文化和道教佛教文化,以及有雷州換鼓,龍舟博藝,冼太媽祖等文化。

現狀——

大多數團隊生存困難

除了朱衛國,記者還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國際級龍獅教練、裁判李榮仔,市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黎明,海洋大學的胡東生博士等進行了交流。他們認為一方面是湛江豐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和資源,一方面是大部分民俗文化團隊也處於生存困難的境況。不僅存在著缺乏經費支持,演出市場需求不大導致的生存困難,還存在後繼無人、人員老化,青黃不接,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是缺乏平臺與機遇和包裝,加上經費問題導致自身訓練不足,技藝提高不足,大多數民俗文化團隊處於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所以他們呼籲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如何傳承發展湛江的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說是刻不容緩。

獻策——

打造“湛江民俗文化大觀園”

朱衛國等民俗專家對於當前民間團隊現狀深感憂慮,呼籲要居安思危。他提出一方面我們要儘快運用音像、圖文去記錄、保存,建立湛江民俗文化數據庫,確保本源的活態真實性。今後可以再融入多元的藝術元素,從主題理念,難度技巧,演藝特色去充實提升,創作出適應新時期的多層次、多品位的文化審美需求的創新民俗節目。

朱衛國等民俗專家特別建議,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弘揚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湛江也應由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參與,將湛江眾多的民俗文化精品共冶一爐,創新成一個類似《印象劉三姐》《雲南映象》的原生態綜藝旅遊項目,“湛江民俗文化大觀園”週末、節假日定期演出湛江原生態的民俗文化節目,讓遊客通過這臺節目可以瞭解湛江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而在這個湛江民俗文化大觀園裡,各大優秀民俗文化團隊既有表演的舞臺與機遇,又有政府的資金、政策扶持和演出收入,可以組成演藝公司對外經營,辦民俗藝術學校專注於團員培訓、招生培養和藝術提升;另一方面在大觀園設置展覽館、體驗館和旅遊產品商店、雷州半島美食區等,在這個綜合性“湛江民俗文化大觀園”,市民、遊客可以一站式、全感官體驗湛江全部的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信這是湛江人期待已久的。

至於選址,大家認為可以是在湖光巖,或者在市區的南國熱帶花園,或者是遂溪的孔聖山旅遊景區等地方。至於融資等其他方面,可以政府搭臺,吸引其他資本進入。

山花爛漫,湛江生輝!大家非常期待湛江可以以“湛江民俗文化大觀園”為契機和平臺,將湛江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在發展創新中保護,並通過先進的市場運營使其舞起湛江文化產業、旅遊產業發展的龍頭,讓湛江也可以承辦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