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馬志明不贊成師徒制 相聲泰斗與相聲大師意見不一 相互“別苗頭”

在上一篇文章裡,蕭陶說到青年相聲演員馬軍的師承。馬軍的師父不是馬志明之子馬六甲,馬軍更不是馬志明的再傳弟子,那他的師父究竟是誰呢?

馬志明不贊成師徒制 相聲泰斗與相聲大師意見不一 相互“別苗頭”

馬志明與馬軍

馬軍曾就讀於天津的北方曲校,科班出身。畢業後,他一直在天津說相聲,但拜的卻是北京的靳佩良。靳佩良,您或許沒聽說過,但靳佩良的親師爺,您一定聽說過。他的親師爺就是侯寶林的老搭檔郭啟儒。這裡蕭陶多說一句,馬季的《打電話》家喻戶曉,給馬季量活的也是郭啟儒。郭啟儒有個徒弟於連仲,於連仲是靳佩良的師父。靳佩良還是侯寶林的學生,曾跟隨侯寶林學習過。

侯寶林有很多學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他的徒弟。當年能進侯門的不僅業務上出類拔萃,人品也得好,當然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靳佩良沒能成為侯寶林的徒弟,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運氣差了點。不過,到了侯耀文這一輩,徒弟的“成色”有所下降,人情徒弟多了起來,給人的感覺是一代不如一代。

馬志明不贊成師徒制 相聲泰斗與相聲大師意見不一 相互“別苗頭”

師徒二人同時收徒,前排左起:馬軍、靳佩良和王玥波

​在天津衛視所辦的《笑禮相迎》上,馬志明語出驚人,對相聲界拜師這一習俗婉轉地提出批評。他說:“我贊成師生,不贊成師徒”。其實,馬志明的父親、相聲泰斗馬三立也曾有過類似的表示。當年收常寶豐為徒時,馬三立就曾當著所有的來賓的面說過這麼一番話:“我主張不要叫師父、師叔這類稱呼,這是江湖氣,不利於藝術交流和互相學習。乾脆叫老師和同志更合適!”

馬氏父子不贊成師徒制,那侯寶林是什麼態度呢?對於拜師這件事,侯寶林生前也曾多次公開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同樣是在常寶豐拜師儀式上,他明確表示:“至於拜師學習,這是促進藝術進步的一個辦法。但藝術不主張論資排輩,誰有長處向誰學習,這樣相聲藝術才能發展。”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侯寶林是贊成師徒制的,跟馬三立相互“別苗頭”。

馬志明不贊成師徒制 相聲泰斗與相聲大師意見不一 相互“別苗頭”

馬三立與侯寶林

​過去的相聲演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傳統相聲得以傳承下來靠的是口口相傳,也就是師父給徒弟說活。這裡的“活”指的就是相聲段子。傳統相聲被整理成冊是後來的事,出版發行就更晚。即便“四大本”變成了一套五卷的《中國傳統相聲大全》,要是師父不教,徒弟還真駕馭不了這些老活。事實證明,師徒制更有利於相聲的傳承,但也要看到師徒關係的變化和變革。

馬志明不贊成師徒制 相聲泰斗與相聲大師意見不一 相互“別苗頭”

這套書,蕭陶看過,既背不下來,更說不了

​馬三立拜周德山為師時,不僅要磕頭,還要簽字畫押,言明“滿師以後,給師父效力一年。授業期間,衣、食、住、行概由師父承擔,出師後自理。三節兩壽,拜望師父,禮有厚薄,各憑天良...授業期間,死走逃亡,業師概不負責。中途輟學,賠償三年膳費”。到了蘇文茂拜常寶堃為師時,已經不讓籤“賣身契”了,常寶堃甚至連“為師父效力半年”這句話都不讓寫,改為口頭約定,出師後搞個謝師會就行了。田立禾拜張壽臣為師時,張壽臣還特地在證明師徒關係的《字據》加上“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語句。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與時俱進。

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相聲界拜師一度被叫停,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恢復,但起初師父不許徒弟磕頭,以鞠躬代替。第一個給師父磕頭的應該是陳湧泉的徒弟陳慶升。陳慶升是臺灣相聲演員,拜師儀式是在臺北舉辦的。

馬志明不贊成師徒制 相聲泰斗與相聲大師意見不一 相互“別苗頭”

磕過頭的是徒弟,沒磕頭的是學生

儘管馬氏父子不贊成師徒制,但相聲界的師徒制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更有人把收徒提高到“替祖師爺傳道”的高度。於是乎,不贊成師徒制的人一樣也得拜師收徒。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與師生相比,師徒之間的關係明顯要更進一步,師父所承擔的責任也比老師大。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這句老話擺在今天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過去兒徒多,現如今帶藝投師的多。即便是兒徒,也不能再搞人身依附那一套了。拜師本身是繼承傳統。既是如此,就有一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問題。只有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徒關係,才更利於相聲的傳承和發展。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這一題材的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