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專家、運營、資本!民營皮膚科打出組合拳|獨家專訪蜜膚醫療羅勇

專家、運營、資本!民營皮膚科打出組合拳|獨家專訪蜜膚醫療羅勇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固化了民營皮膚科治性病的刻板印象,碩大的市場需求等待被規範處理、科學經營。醫生集團的“東風”給了羅勇的全盤大局一個合理的契機,資本湧來、醫生價值亟待釋放,加之商業邏輯的嵌入,拓寬了蜜膚醫療的市場邊際。

作者 |楊慧林

採訪 |嚴睿 楊慧林

首次見蜜膚醫療創始人羅勇是在重山資本的辦公室,羅勇介紹,其實在創辦蜜膚之前做移動醫療時就與重山結下了不解之緣。《四百味》之前採訪重山資本,深知其創始人魯東成心血管醫學專業的背景決定了重山資本由醫生倒推的投資生態模式,而羅勇也直言重山投資蜜膚醫療正是看中了蜜膚的醫生們。羅勇也坦言,陣地打法之後建立基地,正是重山資本給出的戰略建議。

一路走來,從醫藥代表、省區經理、大區經理、全國營銷總監到轉型創業,羅勇始終聚焦在皮膚科領域。“我在皮膚科耕耘了20多年,其中15年都是跟皮膚科醫生打交道。”除了多年的資源積累和專業思維,羅勇能把專家級醫生“從客戶變成合夥人”,商業思維的作用舉足輕重。

羅勇分析,目前市場上拿到投資的醫生集團尚不算多。要做好醫生集團除了依託資本,還需要具備清晰的商業邏輯、打法;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現代化管理模式、獨立的管理邏輯以及強大的執行力。

皮膚科市場大有可為

說起皮膚科與民營醫院的淵源,羅勇說從電線杆上的小廣告起,皮膚與性病的綁定形成了很多人的固化印象,事實上,掉頭髮、過敏等都屬於皮膚科,醫美也跟皮膚科有莫大的關係。

追根溯源,最初推動醫美行業發展的群體是整形外科的醫生,而很多整形醫生其實對皮膚的認知還是有侷限,所以會有整形後再到皮膚科就診的案例發生。後來,各大皮膚科開始重視並發展醫美。

“皮膚是人類最大的器官,皮膚科的常見病從頭到腳,我們現在說的皮膚科是一個大皮膚的概念。”遍地都是醫學美容,羅勇看到皮膚科蘊含著的巨大藍海市場。

羅勇深知醫生集團的形式要生存,模式要“輕”,皮膚科無須配備大型檢查設備,且可租賃設備的特點,正合羅勇的意。總體來說,投資相對較低。

很多人認為皮膚科是小科室,羅勇用跑到各大醫院皮膚科去做調查的數據告訴你並不是這樣!上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皮膚科一年150萬的門診量,北京空軍總醫院皮膚科80萬的門診量,大連市皮膚病醫院一年60萬的門診量,成都二院皮膚科一年也有50多萬門診量。

在調查中還發現不同醫院就診情況有天壤之別,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協和醫院、301醫院等三甲醫院就診的皮膚病患者不在少數,而基層醫院去看皮膚的患者卻少之又少。“中國的皮膚科醫生有2萬2千多名,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市,如果專家醫生下沉到基層,大有可為。”羅勇說。

城鄉醫療的差異加之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政府鼓勵民營醫院的發展、提倡多點執業等政策,使羅勇篤定皮膚科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從集團雛形到集團2.0

2013年在之前,羅勇做純線上醫療,發現皮膚科是最好的影像學載體,但無法形成一個體系。“互聯網必須要依託線下實體的醫院醫療機構,沒有線下連不起來。”羅勇說。

2013年底,羅勇開始籌建蜜膚醫療。商業化需要商業夥伴,要找到理念一致的合作伙伴。正巧時任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張建中教授在全國推出皮膚科規範化診療基層大講堂,羅勇與北京基層醫院專家聯合成立北京皮膚醫師沙龍,建立北京專家與北京基層醫院交流平臺,正是有北京皮膚醫師沙龍與基層大講堂的基礎,張建中教授支持鼓勵羅勇開展基層事業發展。

2014年,蜜膚醫療逐步落地。組織北京醫生們帶著技術和管理經驗下沉河北基層,以幫扶共建的形式合作,“當時還沒有醫生集團這個概念”,當張強第一個喊出醫生集團的名稱時,羅勇說“這和我們的模式如出一轍。”可以說,這是皮膚科醫生集團的雛形。

2015年11月,蜜膚醫療、張建中教授與國內皮膚科30多位專家在北京發起國內首個皮膚科醫生集團——秀中皮膚科醫生集團。這是皮膚科醫生集團的1.0階段。

在推動過程中,羅勇發現,要想真正地把技術、管理做好,一定要標準化。從“粗”到“精”逐步針對性地把面部皮炎、溼疹、痤瘡、銀屑病等適合在基層集中開展的病種突出為重點診療項目。不同地方、不同程度都有不同的綜合性治療方法。換而言之,要形成一個整體化標準解決方案,才有可能實現複製。

蜜膚醫療根據基層醫療的特點,把水療和光療作為主要治療模式,之後確定了中醫特色治療中心、皮膚外科中心、激光治療中心,水療光療中心四大治療中心作為核心特色中心。

2016年,找到專業方向、做通商業模式後,羅勇著手探索擴展模式,也正是這個階段獲得重山資本注資,給出陣地打法的建議。於是,蜜膚醫療先後在河北、湖南、河南、江西、貴州成立子公司。

羅勇告訴《四百味》:“專家是分層次的”,以各子公司為標的建立省級專家、運營合夥制,與北京的模式同樣,子公司的合夥人也是是管理和專家醫生兩部分。

從合作對象來看,公立醫院採用幫扶共建模式,民營專科採用併購與創建模式,羅勇也發現,儘管有了一定公立醫院發展的經驗,但在醫療體系培訓及標準執行力上大打折扣,於是羅勇擴大蜜膚的版圖,以省公司為中心,著手建立省會旗艦及縣域標杆基地,由自己的醫生、護士和技術來形成完整的一套系統。一方面可以用以培訓,另一方面這是連鎖的雛形。羅勇表示,目前河南鄭州秀中門診、長沙秀中門診、南昌秀中門診等地市已啟動籌備建設,在湖南慈利縣併購完成慈利秀中皮膚病醫院,做成湘西北基地。

2018年初,蜜膚醫療獲得民營醫療上市企業愛爾醫療投資集團注資。 愛爾眼科的模式就是分級連鎖以及合夥人制,從省級到市級、從市級到縣級,一層一層把培訓、醫療管理做起來,患者逐級往上輸送,實現了醫療和業務兩條線的管理。“愛爾眼科成功模式讓我們信心百倍。”因為蜜膚醫療亦是省、市、縣分級連鎖建立合夥人制,這是秀中皮膚科醫生集團的2.0階段。

此外,2018年4月蜜膚醫療還成立了秀中皮膚學院,由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的前任主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建中教授擔任皮膚學院的院長。整合行業內有臨床及管理經驗的專家負責四大治療中心,制定醫療標準,規範佈局、培訓,引進學術人才以及做學術研究,旨在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來帶動發展。

雙管齊下的商業模式

目前,與蜜膚醫療合夥的專家有近20多位,參與基層幫扶的專家有100多位,主要形式是中心城市專家定期到地方出診,會診、查房、培訓,來幫扶基層皮膚科的發展。

“我們的醫生集團確實跟一般的不同,先有蜜膚醫療後有專家加入”。運營團隊與專家磨合後,專家從蜜膚醫療的客戶到成為合夥人,聯手成立醫生集團後,再往各個省擴展。這是在發展過程中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不間斷調整戰略戰術探索出來的路子。

蜜膚醫療的人員配置分為兩條線:一類是專家團隊負責醫療,一類是運營管理團隊,負責市場、客服、財務、採購、品牌、法務等。“蜜膚醫療的合夥人就是股東。”羅勇說。

每個省都有相對應的運營及醫生合夥人,省公司由總部控股。“現在的這樣一個模式有主委掛帥,專家吸附力強,各個省的專家參與度很高。醫生為主導,醫生不是工具,醫生是創業的主動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市場化領域裡需要強運營。但羅勇認為:“如果強運營忽視了醫療的本身,就屬於過度醫療,醫療就是醫療,技術本身很重要。”

運營和技術齊頭並進,在醫療的基礎上去運營。羅勇說專家、項目、患者、品牌和醫療管理五個方面的運營不可忽略。民營醫院要生存,醫療安全要保證,服務要更好,收費又不比別人高,怎麼辦?羅勇認為現在的醫療一定是專業化、規模化。前期加大投入擴張,在積累了各方面的資源後,再通過治療後的增值服務並開發患者用戶個性化需求來盈利。

一般醫院要最少3~5年才能盈利,羅勇告訴《四百味》,他們幫扶的河北一家中醫院皮膚科用三個月就實現盈虧平衡。原來每天的平均門診量很少,用蜜膚醫療幫扶的形式,通過專家每週出診、幫助建立了病房、針對當地銀屑病人多的特點聽從專家建議建立了銀屑病患者俱樂部,醫院每天的門診量成倍提升。

通過多年的摸索,蜜膚醫療在幫扶共建的醫院通常在半年內能實現盈虧平衡,併購創建獨立運營的門診基本做到開業後一年能達到盈虧平衡。

可預期的未來

規模化的擴張,對於醫生資源的需求量呈現幾何級變化,如何降低醫療運營成本,從現在構想的機制上讓更多的醫生加入進來?

羅勇告訴《四百味》,未來的模式設置是通過不同的層級解決皮膚病的不同問題。縣裡的基地大約在200平米左右,設置一個檢測中心、一個水療光療中心和一箇中醫特色治療中心。在地級市基地設置在500平米左右,多加一個激光治療中心。到省份城市設置到1000平米左右,再多加一個皮膚外科中心,共四個中心。

從目前的進度來看,遵循合夥人體系,保持醫療、運營兩條線管理,堅持深化分級連鎖模式,是蜜膚醫療由點及面的全局發展觀,先專注做好一件事,再慢慢向持續向上下游延伸形成系統,外延擴張大步向前。今年,蜜膚醫療還將進一步探索遠程醫療以及人工智能應用與線下結合,目前已在湖南試點。

羅勇告訴《四百味》,由蜜膚醫療專家團隊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研發的皮膚外用製劑也已陸續上市,先後與醫學護膚產品、醫療激光領域品牌達成戰略合作,這樣皮膚科生態系統基本成形。

在羅勇看來,皮膚科的市場前景巨大,隨著消費醫療的進一步升級,未來會有更多創業者、資本加入,皮膚大健康生態需要更多創業者們去建設。“未來的3-5年內在中國的縣城、地市、省會會見到更多的‘秀中皮膚’。”這是羅勇的壯志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