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風水師為吳三桂家選墳地時,曾預言吳家三代將亡,血脈從此中斷?

風水師為吳三桂家選墳地時,曾預言吳家三代將亡,血脈從此中斷?

(電影《投名狀》)

清軍對昆明與外界的水陸通道進行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城內的糧餉來源。自1681年11月起,昆明城內糧食便已基本斷絕,一酒杯米價高達一兩白銀,平民餓死了很多人,已經開始人吃人。軍民一片慌亂,紛紛藉機逃出城外,向清軍投降。彰泰等人乘勢督率各路大軍從四面向昆明城發起猛攻,其中趙良棟軍一軍就將從南壩到城下的吳軍堡壘、橋樑全部掃清,大軍直逼近城。

彰泰擔心趙良棟獨擅其功,不僅不派兵助戰,還強令趙良棟退軍,對他說:“你的兵進攻之後已經很勞累了,應該暫時退下,我會令總督蔡毓榮代你守住陣地。”

趙良棟不是不知道彰泰的用意,但他有著西北人的率直,他所真心佩服的滿將只有賴塔、穆佔,如果要他撤退的命令來自於那兩名滿將,他或許還會給對方面子。彰泰,從拒絕他的提議起,就被他看扁了,你算是哪根蔥,我要聽你的?

趙良棟憤憤地對彰泰說:“我的兵通過死戰才奪取的陣地,為什麼我要讓其他人來守?”見趙良棟不肯退讓,彰泰只得指揮服從其調遣的其他將領,一齊從原駐防地搶進,把趙軍壓擠於一隅,以免趙良棟獲得全功。

風水師為吳三桂家選墳地時,曾預言吳家三代將亡,血脈從此中斷?

(電影《投名狀》)

趙良棟對此不屑一顧,他決定再次夜攻昆明。當天晚上,他親率勇士,冒死攻佔玉皇閣,指揮全隊進逼至新橋,而吳軍亦拼死頑抗,致使趙軍受阻於橋外。為此,趙良棟連夜重新制定了作戰方案,他親持大刀督陣,將騎兵埋伏於南壩兩岸,步兵則分成三隊,在敵壕牆外悄悄集結,於晚上二更時分,一起向新橋發起總攻。吳軍在大將郭北圖的指揮下也誓死搏戰,趙軍三次攻進壕牆,但三次都被打了回來。

根據戰場形勢的即時變化隨時調整部署,是善戰者的本能。在總攻失利的情況下,趙良棟再次巧布迷陣,命官兵高舉火把,放炮攻城,在成功吸引敵方注意力的同時,他另派一支小隊乘船從護城河接近吳軍,一舉攻奪新橋。

吳軍一退再退,人心動搖,這時彰泰令諸軍齊進,又再次大敗吳軍。在此期間,彰泰命人向城內連續射出一封封勸降書,並密派吳三桂舊部持敕潛入城內招撫,也加速了吳軍的瓦解。1681年12月7日夜,吳軍諸將線域等人聚在一起密謀,意欲擒吳世璠、郭壯圖以獻。吳世璠聞變,穿著龍袍戴著冕冠走進大殿,然後舉刀自刎,因為用力不足,沒能馬上死去,他又拿刀割自己的喉管,這才得以氣絕。

線域等人見吳世璠已死,便擁兵至郭壯圖府第,郭壯圖知道難逃一死,亦與其子一同自殺。次日,線域等率眾出城投降,清軍進入昆明,雲南隨之蕩平。

風水師為吳三桂家選墳地時,曾預言吳家三代將亡,血脈從此中斷?

(電影《投名狀》)

清軍進入昆明後,到處搜尋挖掘吳三桂的墳墓屍骨,有時甚至一天內挖得十三具屍骨,都說是吳三桂的,於是全被下令焚燒成灰,但其實都跟吳三桂無關。當時只有吳世璠、郭壯圖等極少數人知道吳三桂的葬身之處,而吳、郭已死,這個秘密也就被他們帶走了。後來還是吳三桂的一個侄兒出來自首,供認說吳三桂的屍骨已經焚化,骨灰盒藏在一座石橋水底。清軍用戽汲水,果然找到一盒灰匣,於是彰泰等人便將吳世璠的首級和灰匣一併送往京師。

清廷通過議政大臣會議做出決定,將吳世璠首級交刑部懸掛於城門示眾,吳三桂的骨灰分發各省,傳示天下。

當年不遺餘力地追殺南明永曆帝時,吳三桂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的下場比永曆還要不堪,永曆尚能留下全屍並供人憑弔,他卻連化成灰後都還要被拿去示眾,更慘的是,子孫也都遭到了滅頂之災——據說風水師在為吳家選擇家族墳地時,曾經預言:“此處在地理上貴不可言,所惜者一脈三斷節。”吳三桂自父親吳襄以下,除吳三桂病死外,其餘全都死於非命,而且血脈也至此中斷,有人認為這正是應了“一脈三斷節”之說。

風水師為吳三桂家選墳地時,曾預言吳家三代將亡,血脈從此中斷?

(電影《投名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