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卯時,被李自成大軍所圍困的北京城黃沙漫天,箭矢如大雨般向城內傾瀉,嚇得守軍膽顫心驚,不填鉛彈,以空炮向外鳴放。士兵甚至向城外大順軍揮手致意,等大順軍稍稍退去,才將空炮射出,唯聞空響。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午時時分,李自成此時出人意料的派來了投降的太監杜勳來到城下喊話,提出大順軍要求“割地講和”的方案。此時的崇禎皇帝正在奉先殿坐立不安,聽說杜勳前來談判,立即秘密召見了他,內閣首輔魏藻德隨侍在旁。《甲申傳信錄》記載了當時的情景:杜勳恢復太監本色,跪倒在崇禎腳下,奏道:“臣奉秦、晉二王令旨前來拜見陛下,尚乞陛下赦臣死罪。”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首先打著兩位投降了李自成王爺的旗號,接著傳達了李自成的三項談判條件,此三項條件也被記錄在《甲申傳信錄》內:“是日,賊遣叛監杜勳縋城入講和,盛言李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並犒賞軍銀百萬,退守河南。勳具以事白上,且言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制遼瀋,但不奉詔與覲耳。”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意思就是: 一,請崇禎帝封李自成為王,割西北地歸大順軍管轄;二,發給大順軍犒賞銀百萬兩,大順軍隨即退守河南;三,大順不受朝廷節制,不奉皇帝召見,但是可為朝廷平定內亂,並以強兵勁旅阻止清軍南下。杜勳希望崇禎接受李自成的提議:“闖賊既封必然內可遏制各地起而造反的草寇,外可以強兵阻撓遼東強藩的入侵”。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事實上如果此一方案得以實施,明末清初的歷史必將改寫。可當最後的機會在崇禎面前出現的時候。崇禎卻還是沒有把握住。作為一個面子比命重要的皇帝,哪怕崇禎知道此刻已危在旦夕,卻依然不願意自己去承擔罵名,於是他下令新上任的內閣首輔魏藻德去主持議和,想把“黑鍋”甩給他,結果魏藻德此時卻一言不發,氣得崇禎當場寫下一句話“文臣皆可殺”。然後一腳踢翻了龍椅,甩手退朝。魏藻德等人也退出。而杜勳出宮後,到處散佈流言,城內人心更加浮動。就這樣,一個可以挽救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次機會就這麼又一次被崇禎錯過了。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北京城各城門圖

傍晚,李自成下達了全線總攻的命令。當劉宗敏率大軍掩殺過來時,發現久攻西直門不下,便轉攻彰義門(也稱廣寧門)。此時守城大太監曹化淳(此人有爭議)已經密謀準備獻城了,正巧碰見了前來談判的太監杜勳,兩位太監一拍即合,已經達成默契,準備出賣王朝出賣主子,於是曹化淳開啟外城彰義門(也稱廣寧門),迎接大順軍入城。不久,平則(阜城門)、德勝門因守城大太監王則堯等人為內應,也隨之而破。李自成親率大軍疾馳蜂擁而入,一路直撲紫禁城而來,官軍獲悉望風披靡,皆做鳥獸散,內城被佔領。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深夜,崇禎和大明王朝的最後時刻來臨了。大喊著“諸臣誤朕,朕非亡國之君”的崇禎來到了坤寧宮親手殺死了眾多嬪妃並命令周皇后自我了斷,最後甚至連親生女兒都想殺。發了瘋似的崇禎在十九日的清晨,自己去敲響了景陽鍾。自明朝開國以來,這口大鐘曾召喚歷史文武百官上朝,200多年以來紫禁城每天都會聽到景陽鐘的54聲響鐘,但這天已經是最後一次了。終於,下著雨的萬壽山成了崇禎最後的歸宿,在這座山的一株梅花樹旁他留下了這樣的遺言:“朕德薄匪躬,上幹天怒。登極十有七年逆賊直逼北京城。雖朕之不明所致,亦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列祖列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可也,切勿傷百姓一人!”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從他的遺言我們不難看出處死誤國的大臣成了崇禎最後的遺願。大明王朝雖然體制腐朽,但是在1644這一年曾經不止一次出現過可以扭轉歷史的機遇,然而卻被崇禎自己一再錯過,調兵一再延誤,遷都計劃也付諸東流。崇禎多次錯失了扭轉局勢的歷史機遇,大明王朝的國運已經無可挽回。關鍵時刻,關鍵人物的優柔寡斷讓1644年初還只能說是風雨飄搖中的大明江山最終只能走向了滅亡。

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崇禎自縊處(今北京景山公園,樹為移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