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做爸媽的,不能只考慮孩子的“錢途”

做爸媽的,不能只考慮孩子的“錢途”

其實在爸媽眼裡,孩子都是孩子,可是區別在於,一種爸媽會包容孩子,另一種爸媽會責怪孩子,這兩種家庭長大的孩子,註定不同。

為人父母,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區別又在於,一種爸媽心疼在嘴上,另一種爸媽心疼在心裡。

這世上不乏“粗心”的爸媽,總覺得自己沒錯,什麼都是孩子的錯;走心的爸媽會懂得想辦法糾正孩子的錯,但給孩子留下最起碼的尊嚴,更會誇讚孩子的優點。

粗心爸媽卻不會,他們只知道遷怒於孩子,任何事情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恨不得孩子“錯”了,他們就以錯制錯,孩子有一天長大了都懂得變通、懂得退讓,可執拗的爸媽卻不肯退一步,像個孩子。

我親眼見過這樣的家庭,他們家也不富裕,但也不算太貧窮,爸媽兢兢業業、勤勞儉樸,倆女兒,對小女兒特別偏心。

這是其一,他們偏心二女兒卻永遠不肯承認,大女兒抱怨:“你們就是太偏心我妹妹了,任何事情我都得讓著她,而且你們對誰更心疼,我是能感覺到的。”可她爸媽一聽急了說:“我們咋偏心了?小時候別人爸媽都給孩子一塊零花錢,我們給你五塊!”

做爸媽的,不能只考慮孩子的“錢途”

這樣說話的爸媽,我很少見到,試問,給幾塊錢零花錢與偏心有什麼關係嗎?沒有。

他們偏心二女兒,最終就能換來二女兒的孝順嗎?也沒有。

我看到的是,反而大女兒更渴求爸媽關心,越渴求就越想證明自己,可是大女兒付出了太多也終究無法改變爸媽偏心的心。

二女兒被嬌生慣養,習慣了,脾氣古怪,虛榮心強,不懂得感恩,甚至可以說有點自私自利,長大後,並沒能改掉壞思想,反而覺得自己越來越優秀了,反而瞧不起爸媽了。

另者言,我看她爸媽偏心的原因有幾個,一是望女成鳳,大女兒學習不好,二女兒成績優異;二來,自己過得苦,渴求孩子長大後回饋家裡;三來,虛榮心作祟,越是沒啥的人越希望有啥。

可二女兒上高中後覺得自己見了世面,越發瞧不起爸媽了,別的同學都穿名牌衣服,可爸媽從來不捨得花錢,別的同學的爸媽做什麼的都有,做生意的,當官的,只有她爸媽是普通工人。

做爸媽的,不能只考慮孩子的“錢途”

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她雖然不滿,但也明白這是自己爸媽,有時候莫名其妙發脾氣,可是爸媽根本不理解,惶恐不安,想得很遠,認為這孩子將來一定不孝順,現在都這樣了!

於是轉彎抹角,想讓孩子懂得心疼爸媽,她爸下班回家就說自己一天工作很累,她媽舉例子說,鄰居的孩子多麼多麼懂事兒,孩子從小聽到大,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她不明白,

為什麼爸媽總想給孩子負罪感。

因此孩子不幹了,砸了家裡玻璃,爸媽特別憤怒,斥責孩子越來越混蛋,孩子說:“我怎麼生到這樣的家了,我將來一定要有錢,讓自己過得幸福!”

這是孩子說的話,可爸媽卻認真了,他們怕,怕一直明明偏心的孩子到頭來卻不回報自己,她爸憤怒的說了一句:“你有多少錢,我都和你老死不相往來!”孩子絕望了,爸媽也絕望了……

其實我覺得爸媽錯了,孩子古怪的性格,正是因為他們過分的溺愛導致的,可他們心裡明白卻口是心非,死不承認,這太執拗了。

另者,做爸媽的,從不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一直給孩子很重的負罪感,孩子有一天明白了,看到了別的家庭與自己家庭的差別,自然不服不忿,因為她畢竟是孩子。

慾望太強的爸媽,真的會毀了孩子,一個本該天真活潑的孩子,卻把利益看得也如此重了,可是她對感情以及現實的理解並不深刻,卻變成了一個世俗味道很濃的孩子。

做爸媽的,不要把自己的慾望強加給孩子,卻還美其名曰是為了孩子,做爸媽的,既然覺得孩子是孩子,就得拿出智慧正確引導孩子,別讓孩子有一些這個年齡段不該有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孩子接觸的視野更開闊後,做爸媽的得向善引導孩子,而非一切都圍著錢和所謂的“錢途”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